-
1 # 劍膽琴心01
-
2 # 觀乎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是來自《三國演義》中一位隱居的高人,複姓司馬,單字名徽,字德操。
他說的這麼一句非常有名的話“臥龍鳳雛得一者,便可安天下”。可事實是劉備二人皆得也沒能成就霸業,只是偏居一隅。其實這後面還有一句“子初孝直亡一人,則漢室難興。”不過這不是今天我們要討論的重點,今天我們這裡要討論的是臥龍、鳳雛他們倆人長短在哪些方面?
1、臥龍
其實是諸葛亮的綽號
諸葛亮,生於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農曆四月十四日)琅邪陽都的一個官吏之家,卒於蜀建興12年(公元234年農曆八月二十八日 )五丈原,字孔明,號臥龍。
他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其最為後人熟知的莫過於“隆中對”三分天下,而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吳抗曹,在赤壁大敗曹操,最終促成三國鼎足之勢。而後殫精竭慮,輔佐劉備,想著一統天下,復興漢室,可惜天不遂人願,白帝城託孤,“帝二代”後主無能,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而返,終因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讓人感嘆,為後世敬仰。
2、鳳雛
則是龐統的綽號。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曾是周瑜的幕僚,赤壁之戰最關鍵的連環計就是龐統所獻。可惜沒有得到重用,後面被臥龍挖到了劉備這邊,開始卻不得不從縣官做起,後來才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
“挑選精兵,晝夜兼行直接偷襲成都,可以一舉而定,此為上計計也;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手下有精銳部隊,而且據守關頭,我們可以裝作要回荊州,引他們輕騎來見,可就此將其擒殺,而後進兵成都,此為中計;退還白帝,連引荊州,慢慢進圖益州,此為下計。如果猶豫不前,將會有大難,不能在此地久留。”·
可嘆劉備只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一節謀士,卻身先士卒,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死後被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
那麼問題來了,臥龍 鳳雛他們倆人長短各在哪些方面呢?
就我個人看三國,所看到的,其實也很簡單。
1、顏值,我們都說現在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其實從古至今,哪個朝代不是看臉的時代呢?只聽說過四大美女,沒聽說過四大丑女吧?
臥龍的顏值,在三國中可是頂級的帥哥
身長八尺,容貌其偉,時人異焉
相比之下,鳳雛雖名為鳳,但其粗眉毛,黑臉短鬍鬚,鼻孔外翻,
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古怪
2、臥龍、鳳雛二人才學應該不相上下,不然也不會有“得一人可得天下”的說法。
3、臥龍 ,狂傲,隆中對三分天下之勢,讓劉備三顧才現身指點,足見其狂傲,當然他也有傲的資本;且其狂傲中透露出天下大事盡在掌控、透著冷靜之感覺。
鳳雛,也有傲氣,但他的狂傲讓他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心中一直存有要和臥龍爭表現的念頭,哎,誰叫劉備先遇到了臥龍,人家還長得儀表人才呢?只能說是沒有遇到對的人吧。最後落得的盧馬上亂箭射死。
當然,這也只是我一家之言,大家可以多多交流,讀史可以明智,歷史教會了我們很多!
回覆列表
諸葛亮和龐統的處事風格大相徑庭,性格的衝突使兩人很難相融。諸葛亮緩,龐統急,諸葛亮柔,龐統剛,諸葛亮擅長戰略佈署,掌控全域性,龐統精通區域性戰術,主動出擊。
諸葛亮的優點很多,比如忠誠、務實、勤勉,他以法治蜀,發展經濟,重視與東吳及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從而使蜀國上下一心,團結一致。他的《隆中對》對時局分析一針見血、入木三分,堪稱十分優秀的戰略家。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諸葛亮也有缺點:
一,用人不當,明明知道關羽驕傲,剛愎自用,卻因為關羽忠義,是嫡系人馬而不調換他,最終導致荊州易手。
參軍馬謖軍事策略還算可以,不過沒有實戰經驗,然而因為諸葛亮和他哥哥馬良交厚,視其為心腹,力排眾議派他去前線,最終導致街亭丟失,這是諸葛亮用人的失誤,馬謖被殺,他也有一定責任。
二,過於謹慎,一生從不弄險,所以軍事上建樹不大。
三,事必躬親,當然工作勤懇是好事,但是諸葛亮把大小一應事務都攬於自身,從而限制了人才的發展,以致後期蜀國少有良將。
龐統最大的優點是敢於冒險,富有進取精神,他在用兵上劍走偏鋒,出手狠辣。
但是龐統在處理人際關係上情商很低,這跟他孤傲固執的性格有關。遠在江東時候,龐統去見孫權,兩人一言不合,氣得孫權發誓終生不用他。龐統又懷揣魯肅和諸葛亮的推薦信去見劉備,但不拿出來,還一點也不謙虛,惹得劉備也不大高興,打發他去做縣令。
龐統之所以不出示信件,是因為他性格上非常倔強,想憑藉自己的實力和諸葛亮分個高低。後來進兵成都,諸葛亮寫信囑託不要急於進兵,他卻非要反著來,明顯是和諸葛亮較勁。最終鬧得箇中箭而亡的結果。
遍觀三國,還沒有軍師親自上前線被殺的,固執的性格使龐統走到了生命盡頭,等到後悔,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