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Y喬木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楚國的三閭大夫屈原,因為當時的楚國國君楚懷王,聽信了奸臣的讒言,不聽屈原的治國良策,把屈原流放,所以屈原投汩羅江而死。楚國的百姓為了紀念屈原對楚國文化所做的貢獻,所以,就在端午節這一天包粽子撒入江中,以保護屈原的身體不被水族所食,所以才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 2 # 草根趙小武

    #尋味端午#題主問到: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介子推還是伍子胥?其實華人端午吃粽子歷史悠久,現在多數人只知道這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但據專家考證,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端午食粽是祭屈原,後人附會形成,是人們心願的表達。實際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忠臣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節吃粽子早的多,現在好多地方仍然有清明前一天吃粽子的風俗。

    端午節吃粽子,到底是為了紀念誰?歷史上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發展到今天,端午節吃粽子演變為紀念屈原,這些說法與地域也有關係,有些地方說為了紀念屈原,有些地方說為了紀念介子推,總之,紀念他人是感恩的一種表現。

    其實端午節吃粽子只不過是為了增添節日氣氛,我認為端午節吃粽子紀念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人必須懂得感恩,教育後人做人要心存感恩,知道感恩才是關鍵。

  • 3 # 逹文

    端午節起源於古代中國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當地崇拜龍圖騰的部族開展龍舟競渡,進行圖騰祭祀,故後來又稱之為“龍舟節”。因此:端午節划龍舟,與生俱來;而端午節吃粽子紀念歷史人物,是後人賦予的含義。

    紀念介子推,發源並流行於晉地的最早習俗——春秋時期,晉國(今山西等地)百姓為紀念忠臣介子推(?-公元前636年)推割股奉君,在清明的前一天禁火吃寒食(即事先以蘆葦葉包裹黍米煮熟,以便是日禁火食用),這便是“寒食節”的由來。而據東漢蔡邕的《琴操》記載:“介子推割其腓股,以啖重耳。重耳復國,子推獨無所得。子推怨恨,乃做龍蛇之歌以感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推抱木而燒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發火”,晉文公一紙令下,吃粽紀念介子推便與端午節有了關係。不過蔡的記載 ,得不到當時文獻佐證,缺乏可信度。

    紀念伍子胥,發源並流行於吳地的較早習俗——相傳當年,伍子胥(前559~前484)輔佐兩代吳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吳人感戴。他“相土嘗水,象天法地”,構築姑蘇古城,因而蘇州又稱“胥城”。而他被蒙冤沉屍之日,正是五月初五,於是端午節就成為吳人紀念他的節日。傳說伍子胥被吳王夫差賜死後,屍身被拋入江中,百姓憐其忠義,用竹筒包米飯投入江中,希望從惡神口中救出伍子胥。

    紀念屈原,發源於楚地卻在華夏大地,乃至整個華人文化圈廣為公認的習俗—— 南朝吳均《續齊諧志》,是現存最早的把端午節、粽子和紀念屈原附會聯絡起來的文獻記載:“陰曆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 。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同時流傳的另一說法是,當地百姓怕屈原的屍體被江裡的魚吃掉,於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

    此外,至今傳說中,與端午節有關,而間接有關粽子的歷史名人,還有兩位女性:東漢時期的孝女曹娥和近代著名革命志士、“鑑湖女俠”秋瑾。

    綜上可見:端午節吃粽子,紀念歷史人物,在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起源和不同的最早紀念物件,並一直傳承延續至今,這些都體現了華夏民族從古至今敬賢崇德的美好心靈和民俗之風(儘管其中有的勉強有關,有的間接有關)。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執意紛爭“到底是為了紀念誰”,沒有更多的意義和價值。

    而紀念屈原的說法之所以能夠廣為傳頌,並在今天得到華人世界的廣泛公認,個見究其原因有三:最“忠君”的特質,而為歷代統治者所推崇;最“愛國”的精神,而為歷代仁人志士和百姓民間所敬仰;最“浪漫”的詩作,而能夠廣為世人代代傳頌,風靡華人文化圈和全世界。

    最後順便介紹下粽子的前世今生,及其與端午節關係的流變

    “包烹”——粽子起源於五十萬年前人類進入熟食階段發明的“包烹”法,即用草、樹葉(泥)包裹食物置火中煨烤成熟,後來進化為挖坑注水,放入包裹樹葉的食物,將燒燙石頭扔入坑中將食物煮熟。這時尚無端午節,故“包烹”與其無關。

    “粽”(zòng)——歷史上關於粽子最早的記載。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說文新附.米部》:“粽,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可見“粽”字本作“粽”。這時的“粽”只是民間普通的食品,與端午節還沒有任何聯絡。

    “角黍”——歷史上最早把“粽子”與端午節聯絡起來的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享用角黍(注云: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更清楚記載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

    “粽子”——最早將“角黍”/“粽”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的在晉代,而此後隨著“粽”的材料和形式不斷演進流變,明清以後,因多以糯米為主,輔之其它多種材料製作,故不再稱之為“角黍”,而單稱“粽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覺得自己現在的工作,沒有目標沒有希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