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何家食堂
-
2 # 九月花語
孩子畢業了,願意去一線城市闖闖,我覺得很正常,相反那些畢業了不出去工作,天天宅在家裡無所事事,啃老的孩子,才不正常。女孩子出來工作的也很多呀,現在的社會男女平等,不是過去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了,大部分女的和男的一樣,也需要工作,也需要賺錢養家,在家享清福的太少了。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就是女人很好的例子,沒有工作能力,男人說不定哪天變心了,你會措手不及的。雖然現在沒有結婚,有父母管著,但是父母不能管她一輩子呀。出去工作,自己掙錢養自己是一種能力。我同意女孩子出去一線城市闖蕩的理由有一下幾點:
1、孩子願意出去闖蕩,說明孩子積極向上,心態好,敢於面對生活,敢於面對挑戰,對生活抱有激情和熱情。
2、女孩子去一線城市見見大世面也很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通過出來接觸社會,才能瞭解社會的發展趨勢,才能知道自己的優缺點,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見過大世面的人才能有大格局,有大格局的人才能幹大事。
3、孩子願意出去闖蕩,說明孩子不願意啃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願意用自己的勞動來養活自己是好事,孩子早晚都是要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
4、女孩子趁著沒有成家,沒有家庭和孩子的纏累,出去歷練幾年,投入地工作幾年很好。等結婚成家的時候,也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了,到時候工作、家庭兩頭顧,也不會覺得太累了。
-
3 # 貓咪不吃秋刀魚
我覺得不應該以性別來問,不一定女孩子就要享清福,不能吃苦。
相反,到一線城市打拼過的人對生活的認知才更深刻,女孩更該如此,更能豐富自己的閱歷和見識。
1 自身經歷我也是一名女孩,畢業後跟著朋友到一線城市工作,說實話,真的挺感謝這段經歷的。
找工作時,我也沒考慮過要出省,只想找個離家近點,輕鬆點的工作,收入不太高也行。至少回家方便,朋友也多,環境也熟悉。
如果不是朋友拉著我出來,我想我應該找個朝九晚五的工作就行了。
來到一線城市後,看到大城市繁華和忙於拼命工作生活的人,才知道自己的渺小,自己不親身體驗,是不知道那種感覺的。
找到的工作,工作強度比較大,我覺得這對我是一個很好的磨鍊,讓我在面對困境的時候也能很快調整自己的工作狀態。
2 為什麼不待在舒適的環境,而要自討苦吃,主動吃生活的苦現在很流行一句話: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生活的苦。
學習的苦是自討苦吃,那麼到一線城市工作也是在自討生活的苦吃。
但是如果能夠先吃生活的苦,那麼以後苦難的時候,也能從容面對。
香港首富李嘉誠在談及對孩子的教育秘訣時說到:讓他們吃苦。
而這個苦,正是生活的苦。
所以在兒子李澤楷和李澤鉅十三、十五歲時,便放手讓他們獨立生活,什麼都不管不問,沒用額外的生活費,沒用私家車,只有一輛破舊的單車。
為了養活自己,他們子啊麥當勞當過服務員,也去Golf球場當過球童。為了吃飯,還跟電視上的做菜節目學習燒菜。
生活該吃的苦一定要吃,生活的苦能夠磨鍊心智。
3吃過生活的苦,才能更好的看清生活的本質那些一直待在舒適區的人,很難接受打擊,也很難承受生活突然給的磨難。
以前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家庭,孩子學習成績很好,所以父母讓他安心讀書,什麼都不用做,高中陪讀,大學陪讀,研究生也陪讀,完全喪失了獨自生活的能力。
而選擇到一線城市打工有幾個好處:
1、鍛鍊自己獨立生活能力
去到外面工作,父母就不能跟著出去照顧了,只能靠自己,所有事都必須自己做。
2、增加抗壓能力
想要在一線城市生活下來,壓力是很大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就能讓人喘不過氣。
一線城市工作競爭大,想要保住工作就得好好上班,不斷提升自己。
生活上面,開銷增大,衣食住行都要花錢,有時還要聚餐應酬,如果工資低了在一線城市根本活不下去。
3、增加見識
一線城市的發展比小城鎮快,設施齊全,能夠接觸的人也多,質量也高。
而且還有一個好處,對於先進的理念和條件可以先享受到,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寧願去北上廣睡地下室打拼,也不願意回小城鎮過著一眼望到頭的生活。
4、機會更多
中小城市很多都是靠關係,沒關係的人,在努力也看不到機會。
但是一線城市不一樣,有很多機會,很多人只要努力,就會看到希望。
END
不躺在舒適區享受生活,而是想去多體驗。多去感受不一樣的生活,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筆財富。
回覆列表
我93年來深圳,當時的學歷是技工學校,手上只有一本會計證,有內地5年工作經驗,在華強北深紡人才大廈應聘,當時收到了太平洋保險公司等5家招聘了,深圳十年,從考會計員、助理會計師,自學大學專科、黨校本科,後到事業單位,又考了初級、中級、高階技術工人,十年搬過十次家,租過農民房、住過5家共用一個廚房一個廁所的週轉房。透過打拼,現在我很知足,有房有車,培養了一個優秀的研究生兒子。我想說:年輕人想來深圳就來吧,深圳有廣闊的天地,年輕人在這裡是大有作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