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捲風68
-
2 # 明空奕奕
英國就喜歡折騰,而且是自己折騰自己。從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以來,英國已經為脫歐做了幾年的準備。如今脫歐期限已到,但是脫歐協議難產。英華人由從對脫歐的好奇和期待變成了恐懼和排斥,可是如此重大的事情可不是鬧著玩的,英華人喜歡玩,歐盟可不會由著英華人胡來!
英國脫歐公投以來,專職運作脫歐的英國首相梅姨,已經為脫歐談判筋疲力竭,至今無果。英國議會和歐盟之間始終不能產生一份雙方都能滿意的脫歐協議。
“硬脫歐”可能性越來越大,硬脫歐對歐盟和英國而言,都是難以接受的結果,最終雙方利益都將面臨巨大損失。把脫歐當做遊戲的英國民眾也終於意識到了這一點。出於對脫歐前景悲觀的原因,這才有了重新脫歐選舉的呼聲。
可是政治畢竟不是做遊戲,歐盟可不會再給英國更多選擇。把英國排斥在歐盟之外是老牌歐洲國家由來已久的想法,英國已經透過選舉同意脫歐,怎麼可能再給英國反悔的機會?
英國首相梅姨已經因為脫歐問題,和歐盟高層屢屢唇槍舌戰,雙方之間矛盾重重。梅姨在脫歐到期之前,並沒有折衷方案,讓脫歐協議在英國議會獲得透過。脫歐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沒有得到妥善安排,英華人已經玩脫歐玩的一發不可收拾,玩不起了!
可是歐盟也不會給英國走回頭路的機會。脫歐問題已經徹底撕裂英國社會,並且把英國和歐盟的的關係搞得很僵。脫歐在英國社會,以及英歐關係之間造成的裂痕並不是重新舉行脫歐公投選舉就能彌補的。英華人還是多考慮怎麼妥善脫歐吧,回頭路是走不通的。
-
3 # 東焺
英國民眾遊行示威要求就脫歐事宜重新公投,這實質上是英國國內贊成脫歐和反對脫歐的兩大群體勢均力敵,一部分民眾態度轉變的表現。
當初進行脫歐公投時,支援脫歐的民眾略佔優勢,最終以52%的微弱優勢決定了脫歐與否的方向,推動了脫歐程式的啟動。
然而,在脫歐程式啟動之後,特瑞莎.梅內閣與歐盟所達成的脫歐協議讓英國民眾及政界非常不滿,認為目前的脫歐協議對英國不利。
一部分民眾及政客認為英國應重新與歐盟進行談判,獲得更為有利的脫歐條件。另一部分民眾及其所支援的政客則堅持英國應當留在歐盟體系內,認為脫歐對英國而言是一個災難。
英國首相特瑞莎.梅內閣迫於國內壓力,多次嘗試與歐盟重啟談判,然而歐盟對此持斷然拒絕的態度。特瑞莎.梅在與歐盟的談判嘗試中不斷受挫,導致其所在的保守黨中很多議員也轉而反對脫歐或反對梅為首的內閣,導致脫歐程序更加複雜化。
英國民眾在脫歐一事上的搖擺不定,實際上還是民眾站在切身利益的立場上所做的判斷髮生了變化。
脫歐程序啟動以來,各界對英國脫歐的後果基本上是一邊倒的不看好,悲觀態度佔主導,英國及歐盟的經濟都將因此受到嚴重影響,特別是“硬脫歐”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出於這種悲觀的預期,已經有部分國際性公司把其位於英國的工廠關閉轉移到其它地區,英國民眾的切身利益受損是看得到的,因而更多的民眾態度發生轉變,轉而反對脫歐也就不足為奇了。
-
4 # 江淮聖手
多年前,英國看到歐盟發展如火如荼,便萌生加入之意。入歐後,英國也的確嚐到了甜頭,使得自身發展充滿生機和活力,由此與法德兩國並稱為歐盟“三駕馬車”。
然而,凡事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入歐也有苦惱,諸如自己的主張難以得到歐盟重視和採納、希臘等小國藉著歐盟的利好,紛紛享受優惠待遇、難民問題不考慮英國訴求,直接攤派等,而以前沒有入歐的時候,“我的地盤我做主”,根本不存在這些問題。
於是脫歐傾向早在2013年卡梅倫任首相時就已存在,特蕾莎梅女士走馬上任後更將脫歐擺上議事日程,積極推動脫歐程序。2016年,經過女皇恩准後,英國進行了全民公投,結果大部分人支援脫歐。2018年11月,脫歐協議草案簽署,將從2019年3月起進入過渡期,21個月後將正式生效。
然而,就在脫歐協議簽署過後,英華人又開始反悔了,他們對失去歐盟不知所措,生怕日後經濟發展不起來,政治上沒有歐盟的依靠在世界上影響力下降,安全防衛上離開歐盟的幫助而勢單力薄,於是紛紛走上街頭要求重新舉行脫歐公投。
以首相特蕾莎梅為核心的強硬脫歐派堅持要求脫歐,即便硬脫歐也在所不辭,而一些反對派人士則反對脫歐,並對首相進行威脅。再次脫歐公投顯示,要求繼續留在歐盟的人數明顯多於要求脫歐人數,這樣就陷入兩難境地,估計脫歐要延長至今年6月。
以前,我們每每都會將英華人稱之為“紳士”,充滿自信,不失風度,如今這種風範已蕩然無存,這從脫歐反覆無常便可看出端倪。英華人的自信心哪去了呢?歷史上英國曾出現眾多文學大家、科學巨匠,而今英華人卻變得如此唯唯諾諾毫無底氣,這不能不說是“日不落帝國”的悲哀。
即此而言,英國已成老大帝國、頹廢之國,究其緣由,應該與美國長期的管制不無關係,對美國的極度依賴已造就英華人凡事無所適從、一籌莫展的局面。嗚呼,大英帝國一去不返矣。
回覆列表
脫歐不是得到了大部分英華人同意了嗎!這第二次公投是不是很多英華人後悔了,費人力物力資源的所謂民主公投,其實就是愚民政治,領導之所以跟平民不同,就是要高瞻遠矚,看到平民看不到的東西,而不是為了利益權利,互相爭鬥,起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