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普通歐洲基督教國家相比,奧斯曼帝國在鼎盛時期(蘇萊曼大帝時期),一次性投入戰爭的兵力至多可達30萬,讓它的西方鄰居們望塵莫及。但龐大的軍隊人數也帶來了龐大的後勤壓力。不過奧斯曼人睿智地解決了這些難題。作為遊牧民的後代,在行軍中他們總是隨身攜帶著羊群和牛群;作為一項慣例,沿途的居民都有義務提供牲畜、穀物和其他食物,不過和西方某些軍隊相比,令人欣慰的是,土耳其人對民間物資的徵集一般是有償的,因此通常不至於激起民怨。政府也鼓勵民眾在主要行軍道路兩旁種植莊稼,這樣能大大緩解補給的壓力。飼養在魯米利亞(Rumelia)的公牛負責牽引大炮與貨車,來自多瑙河流域的騾子與來自小亞細亞和新月沃土的駱駝一起負擔那些較輕型的貨物。軍隊透過的道路得到了極為細心的整修。在部隊抵達前,會有專人檢查橋樑和通徑的情況。如果道路不通,工兵會以岩石、木樁搭建臨時道路,並留下路標。
當每場戰役揭開序幕的時候,託普卡帕宮(奧斯曼皇宮)的庭院內就會豎起蘇丹的六馬尾旗幟和維齊爾(大臣)的三馬尾旗,隨後大軍就集結、出征。打頭陣的往往是偵察部隊和名為“阿金基”的輕裝襲擊部隊,前鋒、側翼和後衛多由西帕希封建騎兵擔任,軍團一般情況下位於隊伍的中段。他們午時紮營,拂曉開拔,開拔前會先讓軍樂隊敲鑼打鼓地出發。
在作戰中,由於加尼沙裡軍團以遠端攻擊為主,因此他們很少主動出擊。由於軍團從來都是和其他部隊一起行動的,因此筆者也只能把他們放在整個奧斯曼戰術體系裡來描述。奧斯曼軍通常的作戰陣型是這樣的:蘇丹本人親自率領加尼沙裡軍團坐鎮中央,卡皮庫魯騎兵隊護衛著軍團的兩翼。軍團之前為阿扎布部隊(一種強徵而來的非正規步兵部隊)。來自安納托利亞和魯米利亞(奧斯曼帝國的歐洲行省)的西帕希騎兵隊分別擔任全軍的兩翼,最前方為阿金基襲擊者部隊。另一支阿扎布部隊則負責掩護大軍的後方。
奧斯曼軍的戰術帶有很濃的突厥時代味道:由阿金基部隊率先發動進攻,但他們的任務不是殺敵,而是迅速敗退,以將敵軍引向己方陣地的中央。敵人一旦上當,便會先遭到阿扎布部隊的打擊,而後陷入與土軍精銳加尼沙裡軍團和卡皮庫魯部隊的死鬥中,而此時安納托利亞和魯米利亞的封建騎兵則從側後方包抄過去,使敵軍完全陷入包圍之中。
由於阿扎布部隊戰鬥力並不強,所以在這一戰術體系中擔任中堅的無疑是加尼沙裡軍團和卡皮庫魯部隊,他們能否堅持下去,是包圍圈構成的絕對必要條件。軍團基本為步兵,這就決定了他們在面對敵軍騎兵的時候需要用各種防禦工事來保護自己。1396年的尼科堡戰役和1402年的安卡拉戰役中,加尼沙裡們或佔據一座小山,或被佈置在一排削尖的木樁和一道溝渠之後。15世紀中期,奧斯曼人在與匈牙利人的戰爭中見識到了匈牙利人的戰車工事的威力,並加以學習,此後軍團就常被部署在由一輛一輛首尾相連的四輪大車所構成的環形陣之中了。除了大車工事外,有時軍團也會據守線性壕塹作戰,但這種行為被視為懦夫的做法,因而很少發生,軍團甚至派遣低階軍官和老兵、軍士看守壕塹,不讓士兵們進入。
憑藉傑出的築壕技術(奧斯曼人是歐洲最早開挖野戰戰壕的軍隊之一),奧斯曼軍的陣地異常堅固,而且對火器有著良好防禦。大量裝備先進火槍的土耳其新軍和蘇丹的其他私人衛隊駐紮在他和大維齊的周圍,形成奧斯曼軍隊的大腦和心臟。中央兩側緊挨著的是重灌禁衛騎兵“卡皮庫魯蘇瓦裡勒裡”(kapikulu Süvarileri),一般也被稱作西帕赫(Sipâh)。禁衛騎兵軍團包括六支分隊。前兩個稱為烏盧菲西揚(Ulufeciyân,意為“領薪水的人”),分部在左右兩翼,一般由穆斯林組成。接下來是兩支古裡巴(Gureba,意為“外華人”),一般由基督徒充當。最後兩支被稱為希拉赫塔爾(Silahtars,意為“持兵器者”)及西帕希歐古蘭(Sipahi oglan,意為“西帕希之子”),他們是奧斯曼騎兵中最精銳的力量。
中軍以外,阿贊布步兵團通常在炮團的火炮前列陣防禦,全軍後防及輜重的守衛工作也由他們擔任;軍隊側翼是各省的西帕希騎兵。阿金日輕騎兵在陣地之前靈活遊弋,負責吸引、分散敵軍,他們不會與敵人硬拼,一旦得手,便很快四散開去,讓大炮和土耳其新軍傾瀉火力,最後由西帕希騎兵分割、包圍、消滅敵人。這期間,獨具特色的土耳其軍樂隊會不斷的鼓勵和指揮他們。雖然歐洲人對土耳其新軍的組織紀律性和戰鬥力交口稱讚,不過,從數量上看,西帕希才是奧斯曼軍隊的主力和制勝決定因素。
在抵禦敵人的衝鋒的時候,軍團往往排成擁有數列縱深的橫隊,各列橫隊輪番前進,形成排射的效果。由於他們紀律嚴明,充滿勇氣,經歷過極為嚴格的訓練,因此即使面對擁有重火力的敵人的時候也能保證隊形的完整。但軍團並非一昧地被動等待敵軍來攻,當敵人已然逼近而隊形發生散亂時,他們就會主動發起衝鋒。在進攻時,各團組成的楔形編隊旋即鬆散開來。在身後的軍樂團的吶喊助威下,軍團的衝鋒往往是無堅不摧的。
每一個軍團士兵都經歷過長期、系統、嚴格的箭術或槍術訓練,他們的箭法和槍法都很準,甚至在夜裡也能借助月光做到彈無虛發。但因過於強調個人能力而忽視了集體戰術的威力,軍團始終沒能真正學會排槍戰術,這是17世紀以後他們在於歐洲新式軍隊的交鋒中漸落下風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和普通歐洲基督教國家相比,奧斯曼帝國在鼎盛時期(蘇萊曼大帝時期),一次性投入戰爭的兵力至多可達30萬,讓它的西方鄰居們望塵莫及。但龐大的軍隊人數也帶來了龐大的後勤壓力。不過奧斯曼人睿智地解決了這些難題。作為遊牧民的後代,在行軍中他們總是隨身攜帶著羊群和牛群;作為一項慣例,沿途的居民都有義務提供牲畜、穀物和其他食物,不過和西方某些軍隊相比,令人欣慰的是,土耳其人對民間物資的徵集一般是有償的,因此通常不至於激起民怨。政府也鼓勵民眾在主要行軍道路兩旁種植莊稼,這樣能大大緩解補給的壓力。飼養在魯米利亞(Rumelia)的公牛負責牽引大炮與貨車,來自多瑙河流域的騾子與來自小亞細亞和新月沃土的駱駝一起負擔那些較輕型的貨物。軍隊透過的道路得到了極為細心的整修。在部隊抵達前,會有專人檢查橋樑和通徑的情況。如果道路不通,工兵會以岩石、木樁搭建臨時道路,並留下路標。
當每場戰役揭開序幕的時候,託普卡帕宮(奧斯曼皇宮)的庭院內就會豎起蘇丹的六馬尾旗幟和維齊爾(大臣)的三馬尾旗,隨後大軍就集結、出征。打頭陣的往往是偵察部隊和名為“阿金基”的輕裝襲擊部隊,前鋒、側翼和後衛多由西帕希封建騎兵擔任,軍團一般情況下位於隊伍的中段。他們午時紮營,拂曉開拔,開拔前會先讓軍樂隊敲鑼打鼓地出發。
在作戰中,由於加尼沙裡軍團以遠端攻擊為主,因此他們很少主動出擊。由於軍團從來都是和其他部隊一起行動的,因此筆者也只能把他們放在整個奧斯曼戰術體系裡來描述。奧斯曼軍通常的作戰陣型是這樣的:蘇丹本人親自率領加尼沙裡軍團坐鎮中央,卡皮庫魯騎兵隊護衛著軍團的兩翼。軍團之前為阿扎布部隊(一種強徵而來的非正規步兵部隊)。來自安納托利亞和魯米利亞(奧斯曼帝國的歐洲行省)的西帕希騎兵隊分別擔任全軍的兩翼,最前方為阿金基襲擊者部隊。另一支阿扎布部隊則負責掩護大軍的後方。
奧斯曼軍的戰術帶有很濃的突厥時代味道:由阿金基部隊率先發動進攻,但他們的任務不是殺敵,而是迅速敗退,以將敵軍引向己方陣地的中央。敵人一旦上當,便會先遭到阿扎布部隊的打擊,而後陷入與土軍精銳加尼沙裡軍團和卡皮庫魯部隊的死鬥中,而此時安納托利亞和魯米利亞的封建騎兵則從側後方包抄過去,使敵軍完全陷入包圍之中。
由於阿扎布部隊戰鬥力並不強,所以在這一戰術體系中擔任中堅的無疑是加尼沙裡軍團和卡皮庫魯部隊,他們能否堅持下去,是包圍圈構成的絕對必要條件。軍團基本為步兵,這就決定了他們在面對敵軍騎兵的時候需要用各種防禦工事來保護自己。1396年的尼科堡戰役和1402年的安卡拉戰役中,加尼沙裡們或佔據一座小山,或被佈置在一排削尖的木樁和一道溝渠之後。15世紀中期,奧斯曼人在與匈牙利人的戰爭中見識到了匈牙利人的戰車工事的威力,並加以學習,此後軍團就常被部署在由一輛一輛首尾相連的四輪大車所構成的環形陣之中了。除了大車工事外,有時軍團也會據守線性壕塹作戰,但這種行為被視為懦夫的做法,因而很少發生,軍團甚至派遣低階軍官和老兵、軍士看守壕塹,不讓士兵們進入。
憑藉傑出的築壕技術(奧斯曼人是歐洲最早開挖野戰戰壕的軍隊之一),奧斯曼軍的陣地異常堅固,而且對火器有著良好防禦。大量裝備先進火槍的土耳其新軍和蘇丹的其他私人衛隊駐紮在他和大維齊的周圍,形成奧斯曼軍隊的大腦和心臟。中央兩側緊挨著的是重灌禁衛騎兵“卡皮庫魯蘇瓦裡勒裡”(kapikulu Süvarileri),一般也被稱作西帕赫(Sipâh)。禁衛騎兵軍團包括六支分隊。前兩個稱為烏盧菲西揚(Ulufeciyân,意為“領薪水的人”),分部在左右兩翼,一般由穆斯林組成。接下來是兩支古裡巴(Gureba,意為“外華人”),一般由基督徒充當。最後兩支被稱為希拉赫塔爾(Silahtars,意為“持兵器者”)及西帕希歐古蘭(Sipahi oglan,意為“西帕希之子”),他們是奧斯曼騎兵中最精銳的力量。
中軍以外,阿贊布步兵團通常在炮團的火炮前列陣防禦,全軍後防及輜重的守衛工作也由他們擔任;軍隊側翼是各省的西帕希騎兵。阿金日輕騎兵在陣地之前靈活遊弋,負責吸引、分散敵軍,他們不會與敵人硬拼,一旦得手,便很快四散開去,讓大炮和土耳其新軍傾瀉火力,最後由西帕希騎兵分割、包圍、消滅敵人。這期間,獨具特色的土耳其軍樂隊會不斷的鼓勵和指揮他們。雖然歐洲人對土耳其新軍的組織紀律性和戰鬥力交口稱讚,不過,從數量上看,西帕希才是奧斯曼軍隊的主力和制勝決定因素。
在抵禦敵人的衝鋒的時候,軍團往往排成擁有數列縱深的橫隊,各列橫隊輪番前進,形成排射的效果。由於他們紀律嚴明,充滿勇氣,經歷過極為嚴格的訓練,因此即使面對擁有重火力的敵人的時候也能保證隊形的完整。但軍團並非一昧地被動等待敵軍來攻,當敵人已然逼近而隊形發生散亂時,他們就會主動發起衝鋒。在進攻時,各團組成的楔形編隊旋即鬆散開來。在身後的軍樂團的吶喊助威下,軍團的衝鋒往往是無堅不摧的。
每一個軍團士兵都經歷過長期、系統、嚴格的箭術或槍術訓練,他們的箭法和槍法都很準,甚至在夜裡也能借助月光做到彈無虛發。但因過於強調個人能力而忽視了集體戰術的威力,軍團始終沒能真正學會排槍戰術,這是17世紀以後他們在於歐洲新式軍隊的交鋒中漸落下風的又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