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現實主義”一詞來自肯尼思·華爾茲1979年出版的《國際政治理論》,該書提出了一種體系層次的理論,認為影響乃至決定國家行為的最重要因素根植於體系層面。為了進一步闡述體系對國家的影響,華爾茲提出了“結構”(Structure)概念。 結構現實主義理論有三個前提假定:無政府狀態、國家是國際體系中最重要的行為體以及單一理性國家說。 結構現實主義認為,國際體系缺乏中央權威,來制定及執行制度或規範,進而維護行為體的利益。所以,國際體系處於無政府狀態,體系邏輯是“自助”(Self-help),即處於國際體系之中的行為體只能依靠自己的實力來維護自己的利益。這也是結構現實主義邏輯的基礎,無政府狀態的存在,使得行為體之間能夠開展近似於自由市場的競爭,才使得結構成為必要。 肯尼思·華爾茲認為,雖然非國家行為體(Non-state actors)在國際政治中的重要性和發揮的作用日益上升,但國家所擁有的權力還是遠遠凌駕於非國家行為體之上。在華爾茲看來,即便過了很長時間,就算像烏干達那樣的國家,存活的可能性也遠遠高於殼牌石油等呼風喚雨的跨國公司。所以,國家依然是國際體系中最重要的行為體。 而單一理性國家說實際包含兩個部分,單一國家和理性國家。單一國家指將國家視為一個整體,忽略國家內部的差異。這種假定簡化了非體系層面的變數,將國家原子化,有助於專注分析體系層面的變數。理性國家假定國家時刻保持有限理性,能恰當地認識自己的國家利益,並能使用恰當的手段追求這些利益。理性國家假設使得國家的目標和政策具有連貫性。從而可以進行分析。 結構現實主義的核心是“結構”。結構與互動的單元共同構成了體系。就結構而言,由三個維度定義:排列原則、單元功能、與能力分配。這三個維度從何而來?從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的類比中來。排列原則指等級制與無政府狀態,這兩者切換時,結構變化;就單元功能而言,國內政治因有中央權威,各行為體有高度的分工,所以有功能差異,當功能變時,結構變,國際政治中單元功能是求生存,所以忽略;能力分配自不必說,無論是在國內政治還是國際政治都是決定結構的因素,但要注意的是,華爾茲強調的是big power的變動,國內政治就是兩黨制與多黨制,國際政治就是“極”的數量(華爾茲強調在多黨制國家中,政黨結成兩個對立聯盟並不是分配變化)。因為國際政治是無政府狀態,所以單元求生存,奉行自助原則,類比於經濟學的市場,當自由競爭時,自利行為能提高社會福利。同樣的,結構作為行為體生存環境,會對行為體施加影響。在形成結構的過程中,也形成了一套“行為模式”,按照此模式行事,行為體就會得到獎勵,反之則受懲罰。因為理性行為體,所以各行為體在體系的壓力下,行為會趨於一致(但華爾茲同時指出,這種一致只是“相似”,而非“相同”)。至於為什麼會趨於一致,華爾茲認為結構有兩種施加影響的方式:社會化與向成功者學習。社會化源於行為體生存環境中既有的規範、制度及慣例。行為體想真正參與到體系中,就必須服從這些規範(除非國家實力膨脹到足以推翻現有體系,但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一種幻覺),結構進而透過這些規範對行為體行為加以限制。而在自助體系中,成功的模式總是有限的,行為體若想生存下去,勢必會像成功者學習,故而體系中行為體的行為會趨同。 結構現實主義開創了體系層次大理論的先河,它以政治結構為自變數來解釋國際政治結果,構建了一種科學的國際政治理論,是國際關係理論中最抽象、簡約的理論體系。同時,結構現實主義的“結構選擇”開創了“選擇理論”,在其之後的新自由制度主義及建構主義皆選取了不同的變數完善自己的選擇理論。 然而,結構現實主義也存在缺陷。其缺陷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缺乏結構選擇的因果機制 華爾茲雖然強調結構的選擇壓力會使行為體的行為趨於一致,但卻對具體的作用機制語焉不詳。而因果關係不明確的理論是很難被證偽的,難以被證偽也就難以說明其是一種科學的,至少是具有很強解釋力的理論體系。 結構屬性與單元屬性簡單化區分 結構現實主義的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要將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隔離開,也就是區分結構(體系)屬性與單元屬性。然而,這種剝離大大限制了結構現實主義的解釋範圍。對於具體國家而言,國內政治環境顯然對其對外政策的制定造成重大影響。結構現實主義將其忽略意味著其很難解釋具體國家的對外政策行為。此外,忽略單元層次變數也使得結構現實主義成為一種缺乏變化的理論,因為在短時間內,體系變數的變化程度微乎其微,導致國際政治呈現出“準靜態”,這與國際政治現實是存在出入的。 先驗性提出無政府狀態的自助假定 結構現實主義認為,國際體系處於無政府狀態,這是其相對於國內社會的重大區別,但這一假定遭到了強烈批判。米爾納認為“無政府”概念本身就存在問題,比如美國國內也不是中央集權,即使沒有中央政府,也有規則體系等。溫特更是直接指出除了奉行自助的霍布斯無政府、還存在以競爭為特徵的洛克無政府和以友誼為特徵的康德無政府。 物質主義本體論 結構現實主義持物質主義本體論,忽視觀念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然而溫特等建構主義學者指出,物質權力需要透過觀念來發揮作用。並且觀念的改變也會改變行為體的行為模式。建構主義揭示並回答了結構現實主義難以回答的身份與利益的來源問題。
“結構現實主義”一詞來自肯尼思·華爾茲1979年出版的《國際政治理論》,該書提出了一種體系層次的理論,認為影響乃至決定國家行為的最重要因素根植於體系層面。為了進一步闡述體系對國家的影響,華爾茲提出了“結構”(Structure)概念。 結構現實主義理論有三個前提假定:無政府狀態、國家是國際體系中最重要的行為體以及單一理性國家說。 結構現實主義認為,國際體系缺乏中央權威,來制定及執行制度或規範,進而維護行為體的利益。所以,國際體系處於無政府狀態,體系邏輯是“自助”(Self-help),即處於國際體系之中的行為體只能依靠自己的實力來維護自己的利益。這也是結構現實主義邏輯的基礎,無政府狀態的存在,使得行為體之間能夠開展近似於自由市場的競爭,才使得結構成為必要。 肯尼思·華爾茲認為,雖然非國家行為體(Non-state actors)在國際政治中的重要性和發揮的作用日益上升,但國家所擁有的權力還是遠遠凌駕於非國家行為體之上。在華爾茲看來,即便過了很長時間,就算像烏干達那樣的國家,存活的可能性也遠遠高於殼牌石油等呼風喚雨的跨國公司。所以,國家依然是國際體系中最重要的行為體。 而單一理性國家說實際包含兩個部分,單一國家和理性國家。單一國家指將國家視為一個整體,忽略國家內部的差異。這種假定簡化了非體系層面的變數,將國家原子化,有助於專注分析體系層面的變數。理性國家假定國家時刻保持有限理性,能恰當地認識自己的國家利益,並能使用恰當的手段追求這些利益。理性國家假設使得國家的目標和政策具有連貫性。從而可以進行分析。 結構現實主義的核心是“結構”。結構與互動的單元共同構成了體系。就結構而言,由三個維度定義:排列原則、單元功能、與能力分配。這三個維度從何而來?從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的類比中來。排列原則指等級制與無政府狀態,這兩者切換時,結構變化;就單元功能而言,國內政治因有中央權威,各行為體有高度的分工,所以有功能差異,當功能變時,結構變,國際政治中單元功能是求生存,所以忽略;能力分配自不必說,無論是在國內政治還是國際政治都是決定結構的因素,但要注意的是,華爾茲強調的是big power的變動,國內政治就是兩黨制與多黨制,國際政治就是“極”的數量(華爾茲強調在多黨制國家中,政黨結成兩個對立聯盟並不是分配變化)。因為國際政治是無政府狀態,所以單元求生存,奉行自助原則,類比於經濟學的市場,當自由競爭時,自利行為能提高社會福利。同樣的,結構作為行為體生存環境,會對行為體施加影響。在形成結構的過程中,也形成了一套“行為模式”,按照此模式行事,行為體就會得到獎勵,反之則受懲罰。因為理性行為體,所以各行為體在體系的壓力下,行為會趨於一致(但華爾茲同時指出,這種一致只是“相似”,而非“相同”)。至於為什麼會趨於一致,華爾茲認為結構有兩種施加影響的方式:社會化與向成功者學習。社會化源於行為體生存環境中既有的規範、制度及慣例。行為體想真正參與到體系中,就必須服從這些規範(除非國家實力膨脹到足以推翻現有體系,但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一種幻覺),結構進而透過這些規範對行為體行為加以限制。而在自助體系中,成功的模式總是有限的,行為體若想生存下去,勢必會像成功者學習,故而體系中行為體的行為會趨同。 結構現實主義開創了體系層次大理論的先河,它以政治結構為自變數來解釋國際政治結果,構建了一種科學的國際政治理論,是國際關係理論中最抽象、簡約的理論體系。同時,結構現實主義的“結構選擇”開創了“選擇理論”,在其之後的新自由制度主義及建構主義皆選取了不同的變數完善自己的選擇理論。 然而,結構現實主義也存在缺陷。其缺陷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缺乏結構選擇的因果機制 華爾茲雖然強調結構的選擇壓力會使行為體的行為趨於一致,但卻對具體的作用機制語焉不詳。而因果關係不明確的理論是很難被證偽的,難以被證偽也就難以說明其是一種科學的,至少是具有很強解釋力的理論體系。 結構屬性與單元屬性簡單化區分 結構現實主義的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要將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隔離開,也就是區分結構(體系)屬性與單元屬性。然而,這種剝離大大限制了結構現實主義的解釋範圍。對於具體國家而言,國內政治環境顯然對其對外政策的制定造成重大影響。結構現實主義將其忽略意味著其很難解釋具體國家的對外政策行為。此外,忽略單元層次變數也使得結構現實主義成為一種缺乏變化的理論,因為在短時間內,體系變數的變化程度微乎其微,導致國際政治呈現出“準靜態”,這與國際政治現實是存在出入的。 先驗性提出無政府狀態的自助假定 結構現實主義認為,國際體系處於無政府狀態,這是其相對於國內社會的重大區別,但這一假定遭到了強烈批判。米爾納認為“無政府”概念本身就存在問題,比如美國國內也不是中央集權,即使沒有中央政府,也有規則體系等。溫特更是直接指出除了奉行自助的霍布斯無政府、還存在以競爭為特徵的洛克無政府和以友誼為特徵的康德無政府。 物質主義本體論 結構現實主義持物質主義本體論,忽視觀念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然而溫特等建構主義學者指出,物質權力需要透過觀念來發揮作用。並且觀念的改變也會改變行為體的行為模式。建構主義揭示並回答了結構現實主義難以回答的身份與利益的來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