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朋友圈故事會

    人越老越懷舊,時代變化的確挺快。

    隨著當代科技的發展,周圍發生了許多變化,感慨懷舊的地方也很多,童年的經歷,已載入了回憶!

    小時候有趣的事情很多,記得冬天放寒假,在家閒的時候和小夥伴去野地挖芥菜,到處跑著轉著,無憂無慮,挖完之後就回家用芥菜做飯吃,挺有意思的。還有小時候跳皮筋,丟沙包等等這些遊戲,真的很有感觸。

    歲月變遷,已經過了那個年紀,童年的時光,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過去了,感慨歲月蹉跎,時過境遷,越老越感覺童年是多麼幸福的時候!

  • 2 # 窕冶的信瘋子

    90年代還在上小學,因為村子太小,只能去相隔七八里地的村子讀書。迫於現實,一幫子小孩早早就學會了騎腳踏車,並且還是那種大梁腳踏車,估計一說金鹿牌,好多人就會知道。

    事情發生在冬日的某個大霧瀰漫的清晨。騎車上學的路,要經過一片農村的公墓,就是荒草叢生,間或有幾棵野松樹,遍地是墳包的公墓。此地是我們小學所在那個村,幾代人祖先長眠的地方。

    迷霧讓我們一行三四個小孩小心翼翼,內心裡也有種莫名的忐忑。露珠凝結在每個人的睫毛上,劉海都開始吧嗒吧嗒的滴水。也不知道是誰先發現了一個老奶奶,就在公路旁邊那片墳塋裡。更為恐怖的是,她穿的,是當時在農村也已不多見的大襟的衣服,手裡拄著一個看起來也有些年頭的柺棍,顫顫巍巍的在走在那片墳塋的荒草中。

    初始不覺有什麼,突然大家面面相覷,意識到大清早,在這麼一個地方,出現這麼一個老太太,多麼的不合常理。我們不約而同狂蹬行車,恨不得把恐懼也拋到身後,拋到九霄雲外去。

    曙光越來越近,村子就在眼前。可在這時,本就不寬的土路上,迎面來了一個趕車人,坐在板車上,手裡揚著鞭子,吆喝著拉車的驢,一頭小毛驢,歡快的在車子兩邊跑來跑去。在經過幾次“它左我右,我左它右”的避讓之後,我成功的和小毛驢撞在了一起,我倒地不起,也成功地把小毛驢也撞出去幾米倒地。

    恐怖片裡,經常是剛出狼窩,又去虎穴。剛開始我內心裡也有對方是人是鬼的狐疑,後來,這點狐疑,被趕車人的斥責聲打消了。要知道,那個年代,家裡養頭大牲口,每年產個崽養大賣掉,也是一筆重要的收入。而此時的我,也顧不得埋怨他關心他的驢比一個孩子多,反而有點掩飾不住的愉悅,眼前壯碩的趕車人,是我們的救星。

    後來,趕車人看他的小毛驢沒什麼大礙,當然,我也沒有傷到,就放我們走了。幾個小孩一路歡快的上學了。

  • 3 # 快樂如風

    人越老越懷舊,這是人之常情,時代發展變遷,我們再回不到童真青梅,兩小無猜,也感嘆激情燃燒的歲月成了舊日時光,時光機器碾壓的不僅僅是青春年少,更是推皺了額頭,霜白了兩鬢。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物質生活比較貧乏,和文革打了一個擦邊球,趕上了高考制度的恢復,不過,那時候能考上大學,實屬鳳毛麟角,有個鐵飯碗,在父輩的眼裡就已經足矣。

    看書的習慣從小時候延續到現在,至今還記得一件小學時候的趣事,有一次和媽媽去串門,那時候流行串門,都是比較熟悉的或者一個單位的住在附近,非常方便串門。媽媽知道我,如果沒有什麼吸引我的事情,剛上學的我便會鬧著回家,阿姨說家裡有連環畫,也就是俗稱的“小人書”,阿姨家一樓自己搭出來的院子裡有小哥哥小姐姐的連環畫,字都認不全的我這下可開心了,一頭扎進書中,也忘記了時間,看著看著困了,便倚在犄角旮旯裡蜷縮著身子像個小狗一樣睡著了。媽媽回家時喊了幾聲我的小名,沒人答應,以為我從後門回家去了,就獨自回家了,嗜睡的我這一覺居然睡了幾個小時,迷迷糊糊的我把阿姨家的後門開啟往家裡走去,沒想到全家人都在找我,等看到我的時候,媽媽聽了事情的原委又好氣又好笑,為這,被哥哥嘲笑了好長時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小時候的我並不懂這句話,好在看書的習慣將會一直保持下去。

  • 4 # 粒米成籮

    人越老越懷舊,再正常不過了。

    記得小時候,每回經過市區裡的西城,總會穿過一座有著赤紅城牆的奇特古城樓,心裡便對它的來歷湧起了無盡的好奇。

    後來有一次,媽媽跟我講起了當初生我的事,說她當時難產,在婦幼裡頭足足折騰了兩天兩夜才把我生下來。因為婦幼保健院遷址之前,恰好離古樓不遠,我心裡便湧出了一個奇特的想法:難道那座城樓身上的紅色經久不褪,是因為不時有人用病人的鮮血淋上去的?

    哈哈,這個想法,佔據了我腦海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以至於後來媽媽每次帶著我和弟弟經過那座城樓,心裡就一陣惴惴然,覺得古樓就像一隻吸血妖怪,張開血盆大口,吞噬著過往行人的血液……

    後來上了高中,才知道古樓的主體是由紅色的砂岩徹成。小時候那種無厘頭的想法,也算是正式被推翻了。

    這座屹立在馬路上的古樓,有著一個沿用已久的名字——迎恩門城樓,該樓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30餘年的了,因為是古代東莞縣城的西門,所以也被稱作西城樓。

    該城樓身處鬧市,且與馬路混為一體,乍一看,是古代與現代的結合,讓人有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古代,馬車川流不息,人流如織;如今,汽車賓士而過,人跡卻零零星星。

    這些年,隨著市政府辦事大廳和經濟中心的遷移,老城門這邊逐漸失去了往日的繁榮,古樓用它滄桑的身影,深切地印證了“十年河西,十年河東”這句話。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事情都在記憶裡消散得無影無蹤,唯獨這一座“紅樓”,永遠是那麼的鮮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竹子為什麼那麼耐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