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薦產生的原因及含義
眾所周知,科舉制度有利於封建王朝選拔人才,也極大的拓寬了庶民改變階層的機會。科舉制興起於隋朝,在唐朝得到過渡和發展,到了宋朝開始逐漸完備、齊整。而公薦制度的存在就是為了在唐朝科舉制發展過程中補充科舉制的不足。
所謂公薦,就是唐朝的近臣們將有賢能的人推薦給負責貢舉的官員,從而在一般意義的科舉制外,補充人才選拔的同道。在某種意義上,公薦其實帶有著察舉制的痕跡,但由於推薦後仍然需要透過考試,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選賢舉能。
(一)選拔人才
在古代,王朝的統治者為了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往往會非常重視選官制度及具體實施,君王們需要這些賢能之人來提供智囊服務或提高國家行政能力。在此動機下,公薦制度也就自然帶有選拔人才的目的。公薦的制定是希望在科舉制外,透過社會輿論或個人聲望的幫助,拓寬國家選拔人才的通道,從而避免人才流失或被埋沒。
在唐朝時期,公薦制度發揮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在唐朝前中期,透過公薦制度的實施,湧現了一大批名聲顯赫的之輩,比如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就是如此。
當然,之所以能舉薦出優秀的人才和這些有公薦能力的近臣不無關係。在當時,這些近臣絕大多數都能有為國選拔人才之心,對民間早有聲名的人才也比較關注,同時得益於這些近臣往往聲望隆重、地位顯赫,所以其舉薦意見也能為負責貢舉的官員所重視。
整體來看,大多數被公薦的官員大多具體卓越的才學、行政能力優秀,能做到不負公薦人的推薦。
以梁肅為例,歷史記載,在唐德宗年間,當時的名臣梁肅不僅學識淵博,聲望隆重,在官場上勤勤懇懇,頗受其他官員尊敬,當時負責貢舉的陸贄就誠懇尋求梁肅的推薦,結果梁肅果然不負眾望,推薦了韓愈、歐陽詹等數人。韓愈等人能進士及第固然有其本身才華橫溢的緣故,但也與公薦不無關係。
(二)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
除了舉薦人才之外,公薦還起到了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在隋唐之前,選拔人才或官員往往極為注重門第家世,這就造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階層極度失衡的情況。對統治者而言,更難接受的是,這些士族在分佈上往往呈現了極為明顯的地域性,造成了地方勢力強大,從而使得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出現激化,危及國家的穩定。
而公薦的推行,則有效打擊了地方士族壟斷官員的局面。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公薦往往需要近臣的推薦,這就使得地方人才想被為選拔官員的話,就必須藉助中央這個層面,這就將選拔權收歸回中央。
本來公薦就形式來看,是具有相當程度察舉制的意味在,但因為是由中央官員掌握,所以有效避免了察舉制的弊端,遏制了地方控制官員的情況,打擊了地方勢力。
上文提及到公薦具有的諸多好處,但這並不意味著公薦就不存在弊端。事實上在公薦推行中,尤其是在唐朝安史之亂後,公薦的消極作用逐漸放大。
從公薦的制度本身來看,公薦帶有其自身的缺陷,比如被舉薦人在應試及第後,必然會天然對舉薦人等帶有好感,容易傾向於這些人員,這就會造成官員們結黨營私,出現朋黨林立的情況。
在安史之亂後,皇權日漸衰弱,政治勢力對科舉及公薦的影響日漸變大,公薦幾乎完全淪為了權臣的政治工具。這就導致無數人才在不願行賄、結黨的前提下,只得扼腕嘆息,也使唐朝的行政能力進一步下降。
對於這時候的公薦來說,已經完全變成了培植官場勢力的手段了。
綜上,也正是因為公薦制度儘管有選拔人才、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但在王朝衰弱時,則完全變成了權臣的政治工具,結黨營私在朝廷處處可見,加速了唐朝的滅亡。所以後世王朝有感於此,就逐漸將公薦制度淘汰,使其退出了歷史舞臺。
一、公薦產生的原因及含義
眾所周知,科舉制度有利於封建王朝選拔人才,也極大的拓寬了庶民改變階層的機會。科舉制興起於隋朝,在唐朝得到過渡和發展,到了宋朝開始逐漸完備、齊整。而公薦制度的存在就是為了在唐朝科舉制發展過程中補充科舉制的不足。
所謂公薦,就是唐朝的近臣們將有賢能的人推薦給負責貢舉的官員,從而在一般意義的科舉制外,補充人才選拔的同道。在某種意義上,公薦其實帶有著察舉制的痕跡,但由於推薦後仍然需要透過考試,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選賢舉能。
二、公薦的積極影響(一)選拔人才
在古代,王朝的統治者為了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往往會非常重視選官制度及具體實施,君王們需要這些賢能之人來提供智囊服務或提高國家行政能力。在此動機下,公薦制度也就自然帶有選拔人才的目的。公薦的制定是希望在科舉制外,透過社會輿論或個人聲望的幫助,拓寬國家選拔人才的通道,從而避免人才流失或被埋沒。
在唐朝時期,公薦制度發揮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在唐朝前中期,透過公薦制度的實施,湧現了一大批名聲顯赫的之輩,比如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就是如此。
當然,之所以能舉薦出優秀的人才和這些有公薦能力的近臣不無關係。在當時,這些近臣絕大多數都能有為國選拔人才之心,對民間早有聲名的人才也比較關注,同時得益於這些近臣往往聲望隆重、地位顯赫,所以其舉薦意見也能為負責貢舉的官員所重視。
整體來看,大多數被公薦的官員大多具體卓越的才學、行政能力優秀,能做到不負公薦人的推薦。
以梁肅為例,歷史記載,在唐德宗年間,當時的名臣梁肅不僅學識淵博,聲望隆重,在官場上勤勤懇懇,頗受其他官員尊敬,當時負責貢舉的陸贄就誠懇尋求梁肅的推薦,結果梁肅果然不負眾望,推薦了韓愈、歐陽詹等數人。韓愈等人能進士及第固然有其本身才華橫溢的緣故,但也與公薦不無關係。
(二)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
除了舉薦人才之外,公薦還起到了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在隋唐之前,選拔人才或官員往往極為注重門第家世,這就造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階層極度失衡的情況。對統治者而言,更難接受的是,這些士族在分佈上往往呈現了極為明顯的地域性,造成了地方勢力強大,從而使得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出現激化,危及國家的穩定。
而公薦的推行,則有效打擊了地方士族壟斷官員的局面。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公薦往往需要近臣的推薦,這就使得地方人才想被為選拔官員的話,就必須藉助中央這個層面,這就將選拔權收歸回中央。
本來公薦就形式來看,是具有相當程度察舉制的意味在,但因為是由中央官員掌握,所以有效避免了察舉制的弊端,遏制了地方控制官員的情況,打擊了地方勢力。
三、公薦的消極影響上文提及到公薦具有的諸多好處,但這並不意味著公薦就不存在弊端。事實上在公薦推行中,尤其是在唐朝安史之亂後,公薦的消極作用逐漸放大。
從公薦的制度本身來看,公薦帶有其自身的缺陷,比如被舉薦人在應試及第後,必然會天然對舉薦人等帶有好感,容易傾向於這些人員,這就會造成官員們結黨營私,出現朋黨林立的情況。
在安史之亂後,皇權日漸衰弱,政治勢力對科舉及公薦的影響日漸變大,公薦幾乎完全淪為了權臣的政治工具。這就導致無數人才在不願行賄、結黨的前提下,只得扼腕嘆息,也使唐朝的行政能力進一步下降。
對於這時候的公薦來說,已經完全變成了培植官場勢力的手段了。
四、結語綜上,也正是因為公薦制度儘管有選拔人才、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但在王朝衰弱時,則完全變成了權臣的政治工具,結黨營私在朝廷處處可見,加速了唐朝的滅亡。所以後世王朝有感於此,就逐漸將公薦制度淘汰,使其退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