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呂小汪

    于禁一生,身經百戰,幾乎無敗,大魏朝五子良將之中,毫無疑問,地位最高的便是于禁,唯獨晚年那場漢水之戰,將一世英名,毀於一旦,算是晚節不保的典型

    至於為何于禁不受士卒喜愛,可能是因為他的性格原因,于禁為人剛毅穩重,也正因為這一點,才一直被曹操重用,欣賞。曹操對他的評價極高,稱讚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

    據《三國志·于禁》記載:于禁治軍依法,不徇私情,堅持原則有時甚至到了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這固然成就了他的“威重”,但也因此失去了將士們對他的愛戴,“不甚得眾心”。

    為什麼,治軍嚴格,反而“不甚得眾心”

    我想其中固然有于禁治軍過嚴的原因,但更大的原因,還是因為他手下的不是真正計程車兵,于禁手中青州兵是曹操在兗州與黃巾軍作戰時收編的隊伍,雖然人數眾多,戰鬥力也比較強,但紀律性太差,說難聽點,他們哪裡是士兵,根本就是一夥賊

    于禁持軍過於嚴整,以至於他的部下們沒什麼油水可撈,想一想,以前把掠奪當常事的賊寇,突然要讓他們變成不拿百姓一針一線的人民子弟兵,談何容易

    雖然由於過於嚴格不討部下歡心,但是因為于禁的公正無私,在軍隊中威信極高。究竟高到何種程度,三國志裡記載了一件事:曹操因為忌恨朱靈而想削掉他的兵權,但這是件極有可能引發兵變的事,考慮再三,決定派于禁去執行,于禁便帶上曹操的手令和區區幾十個士兵策馬趕往朱靈的軍營,孤身犯險,執行曹操的命令。當時朱靈手下的眾多將士因為害怕于禁而居然沒有一個人敢有所反抗。從這件事,我們足以看出于禁在曹軍中的威信,甚至也能隱隱感覺到于禁骨子裡透出的一種霸氣和殺氣。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禁持軍嚴整,得賊贓物,無所私入”稱得上是清正廉潔之人。

    至於漢水之敗,或許能理解他在想什麼的,恐怕只有曹操了。

  • 2 # 曹老師xixi

    于禁的性格常被人稱為“冷峻剛毅”,講好聽一點就是威嚴毅重,講不好聽就是不講人情。這樣的人,領導喜歡,但是手下不一定喜歡,誰個會喜歡那麼嚴厲的上級呢?舉幾個例子:

    古代軍隊打仗,尤其是在打贏了情況下,難免士兵將士會私藏一些敵軍物品,一般長官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當是給部下的福利,但是于禁不是,《三國志魏書張樂於張徐傳》記載:

    “禁持軍嚴整,得賊財物,無所私入。”

    意思就是講,于禁每次打完勝仗,不僅不讓部下慶祝放鬆,反而依然嚴整待命,對於繳獲來的財物從來不準軍隊私藏。對於這個做法,曹操是大為讚賞的,但是對比其他的部隊,于禁計程車兵心裡如何能平衡?

    並且于禁在治軍方面,非常嚴格,用現在的話講就是鐵血,《樂於張徐傳》記載:

    “以法御下,不甚得士眾心。”

    于禁的鐵血是不得將士之心的主要原因,也就是如此,這是于禁的優點,也是于禁的弱點,在曹操宛城之敗後,夏侯惇青州兵乘機搶劫,于禁不顧夏侯惇顏面,無情屠殺青州兵,引起一片譁然,後來官渡之戰,由於于禁的嚴格治軍,使得在曹軍處於不利的情況下,于禁軍隊無人敢退,《樂於張徐傳》記載:

    “士卒多死傷,軍中懼。禁督守土山,力戰,氣益奮。”

    說明此時曹軍士氣已經非常低落了,但是由於于禁親自督戰,士兵才拼死抵抗,最終扭轉乾坤。正是如此,于禁得到了曹操的極力欣賞,授予于禁僅次於夏侯惇的的左將軍一職,假節鉞之權。

    後來在昌豨事件和朱靈事件中,也盡顯于禁的無情和威嚴。

    所以說,這是于禁的優點,也是于禁的缺點,于禁可能在人情世故上不太懂得變通,在於禁落難的時候,也沒有人幫于禁講話,和許褚某些地方有點像,在曹操集團裡應該得罪了不少人。

    成也蕭何敗蕭何,可惜就可惜在,關羽攻打荊州之時,曹操周圍只有于禁值得信任(夏侯惇殘不能戰,夏侯淵漢中陣亡,曹仁自顧不暇,樂進已經病逝,曹洪難於擔任,張遼徐晃又是雜牌將軍),天有不測風雲,于禁遭遇天災,還未交戰就全軍覆滅。

    《魏書》說:“樊城之敗,水災暴至,非戰之咎。” 司馬懿說:”禁等為水所沒,非戰守之所失。 ”

    于禁成功成在自己的亮點,于禁的失敗也失敗在自己的亮點,如果於禁未去支援樊城,那于禁就是常勝將軍,青史留名,可惜了。

  • 3 # 魔鏡不說話

    紀律是震懾,信仰是依靠。

    生逢亂世,人不如狗。所謂誰誰麾下大軍,無非是食不果腹的饑民和被裹挾而聚的農民。無論跟著哪位英雄打仗,所期盼的不過是一餐飽飯和明天還能活著而已。

    這樣的一群人,打輸了,屍骨無存,打贏了,繼續吃飯,繼續打仗,直到自己也變成那路邊的屍骨為止。至於戰爭結束後自己要過什麼樣的日子,他們恐怕連想想都是十分奢侈的事。

    偏偏於禁於大將軍會打仗,能打勝仗。跟著於將軍打仗活的時間會長點,時間長了,就有想法了。在嚴厲的軍法下,他們升不了官(能夠升官的千里挑一,都是佼佼者),發不了財(戰爭中發財一是繳獲二是掠民,可兩家窮鬼幹架能繳獲什麼啊,至於掠民,對不起,於將軍治軍嚴謹,那是沒門的事)長此以往,他們對軍事主官只能是懼怕,沒有擁護了。

    歸根結底,由於時代的侷限性,一群沒有信仰的人拿著武器打來打去,輸了就變成路邊枯骨,贏了繼續打,沒有怨言才怪。

    關於信仰,可以參考一下《亮劍》中的那句臺詞:騎兵連,進攻!雖然只是一句臺詞,但何嘗不是千千萬萬烈士的縮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夫妻倆都有自己的工作,回到家有一方家務活做得多,這是愛的體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