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寶船號稱巨舶,其主要造船地為南京。 由於海船體積大,構造也較複雜,必須有相當規模的船塢和作坊。據《武備志》中的《自寶船廠開 始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記載:鄭和寶船,自其建造地寶船廠出發去西洋。據《同治上江兩懸 志》記載:“都船廠在儀風門,即寶船廠,永樂三年三月命鄭和等行賞占城”。龍江船廠是在原龍江船 廠廠址再向南擴建而成,越過秦淮河,直達下保、中保、上報村及三汊河地區,龍江船廠內設提舉司、 作房、分司、篷廠、指揮舉,在造船時實行明確的分工和嚴格的制度。 《龍江船廠志》記載:“洪武、永樂時,起取浙江、江西、湖廣、福建、南直隸(今江蘇)濱江府 縣居民四百餘戶,來京(即南京)造船,隸屬提舉司,編為四廂。一廂出船木梭櫓索匠;二廂出船木鐵 纜匠;三廂出艌匠;四廂出棕篷匠。” 《明會典》記載大規模的造船廠,擁有工匠數百人,有船木工、艌工、箬篷工、櫓工等。 鄭和寶船的另一建造地點是船隊出發港福建長樂。 據《長樂縣誌》記載:“太平港在縣西半里許,舊名馬江。……明永樂間,太監鄭和通西洋,造巨 船於此,奏改太平港。” 鄭和下西洋後還有一些下西洋巨舶停泊於福建,正統四年(1439年)明英宗命福建三司於見存海舟 內擇一,以賜琉球國使回國。 據統計,在鄭和大航海期間,全國共造大小海船近4000艘,船場遍及全國各地;永樂年間,明朝海 軍擁有3800艘艦隻,其中包括1350艘巡邏船,南京新江口有400艘大型主力艦。 因此英國著名歷史學家 李約瑟斷言:“在1420年前後,中國海軍也許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的其它亞洲國家,甚至可能超過同時 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乃至超過所有歐洲國家海軍的總和。”
鄭和寶船號稱巨舶,其主要造船地為南京。 由於海船體積大,構造也較複雜,必須有相當規模的船塢和作坊。據《武備志》中的《自寶船廠開 始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記載:鄭和寶船,自其建造地寶船廠出發去西洋。據《同治上江兩懸 志》記載:“都船廠在儀風門,即寶船廠,永樂三年三月命鄭和等行賞占城”。龍江船廠是在原龍江船 廠廠址再向南擴建而成,越過秦淮河,直達下保、中保、上報村及三汊河地區,龍江船廠內設提舉司、 作房、分司、篷廠、指揮舉,在造船時實行明確的分工和嚴格的制度。 《龍江船廠志》記載:“洪武、永樂時,起取浙江、江西、湖廣、福建、南直隸(今江蘇)濱江府 縣居民四百餘戶,來京(即南京)造船,隸屬提舉司,編為四廂。一廂出船木梭櫓索匠;二廂出船木鐵 纜匠;三廂出艌匠;四廂出棕篷匠。” 《明會典》記載大規模的造船廠,擁有工匠數百人,有船木工、艌工、箬篷工、櫓工等。 鄭和寶船的另一建造地點是船隊出發港福建長樂。 據《長樂縣誌》記載:“太平港在縣西半里許,舊名馬江。……明永樂間,太監鄭和通西洋,造巨 船於此,奏改太平港。” 鄭和下西洋後還有一些下西洋巨舶停泊於福建,正統四年(1439年)明英宗命福建三司於見存海舟 內擇一,以賜琉球國使回國。 據統計,在鄭和大航海期間,全國共造大小海船近4000艘,船場遍及全國各地;永樂年間,明朝海 軍擁有3800艘艦隻,其中包括1350艘巡邏船,南京新江口有400艘大型主力艦。 因此英國著名歷史學家 李約瑟斷言:“在1420年前後,中國海軍也許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的其它亞洲國家,甚至可能超過同時 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乃至超過所有歐洲國家海軍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