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的人覺得有用,有的人覺得沒用,你想看哪一類科普文?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清淨康健

    醫生的科晉文章看一看就得了。沒什麼用。我寫的《看舌查體預防血管硬化.冠心病.心梗及心梗引發的心源性猝死和中風及中風引發的腦卒中。》

  • 2 # 陳博士談健康

    【努力做一名新時代的好大夫】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在新的時代,何為良醫?良醫者,上醫也,明醫也。何為上醫?上醫者,治未病者也。何為明醫?明白的醫者也,明白的醫者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每個人包括醫者在內,都應該明白:健康面前人人平等,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治療是預防,而預防必須依靠健康科普來推進。臨床是根,科研為魂,科普和教學做兩翼,把預防和康復放在與診治同等重要的位置,努力做一名新時代的好大夫,為健康中國2030建設,做出力所能及的應有貢獻。醫生做健康科普,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等先天優勢,也有生動鮮活的疾病案例,會更加真實,更有吸引力、更有可行性。

  • 3 # 快樂的小大夫

    我是醫生,堅持寫科普快兩年了,這兩年來到底收穫了什麼?

    如果我提供的醫學知識和健康建議沒有用,我想也不會有這麼多人關注。

    作為臨床醫生,每天都給人看病,同時私下每天都有人找我諮詢或者找我幫忙看病,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很多問題:

    1、人們對基本健康和醫學知識的缺乏,很多疾病如果人們平時注意,可能就不會得,如果就醫早就不會變成重病。

    2、人們對到醫院就醫過程的陌生,我就普及到醫院就醫的注意事項和流程。

    3、人們對醫務人員的誤解,我一般會寫一些醫務人員的日常生活,讓更多的人瞭解醫生的工作和生活。

    4、分享重症的病例,根本目的就是警醒大家,告訴平時一定注意健康。

    在做醫療科普的過程中,有的支援,偶爾也會收到不理解和謾罵,好在我是佛系的,當看不見,或者直接放入黑名單了。

    希望大家透過的科普關注健康,懂得就醫過程,瞭解醫生的日常。

  • 4 # 大唐良友1

    這要看是什麼醫師來定論,如果是個學識廣、醫術高、醫德好的醫生做科普應該有益於社會大眾。如果是一個披著中醫外衣的騙子用偽科學忽悠民眾,借平臺做假廣告賺黑心錢,顯然是是害群之馬了。

  • 5 # 最後一支多巴胺

    多巴胺為什麼會寫起科普文章?

    因為我在日常工作中遇見了許多嚴重缺乏醫學常識的病人,甚至遇見了許多原本可以不用發生的悲劇!

    讓多巴胺常常感到難過的並不是那些已經死去的人,也不是那些已經無藥可救的人,而是那些明明還有希望,卻因為各種社會原因而得不到救治、看不見希望的人。

    試想一下:當你在水中不顧自身安危,奮力去救治正在淹溺的人時,水中的人不僅不配合,反而要將你一起拖下水,岸上的人不僅不幫忙,反而發出陣陣喝彩!

    你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這就是我做起科普的原因!

    關於醫學科普,我的文章有超過兩億人次的閱讀量,曾經救人無數。

    比如有人因為我關於海姆立克急救法而得救,有人因為我的文章在腹痛後及時就醫而被確診心肌梗死等等。

    就像身在急診室中一樣,病人永遠是看不完的,只會越看越多。

    直到現在,我越發的感受到:華人需要的不僅是醫學科普,更多的是正確的邏輯思維能力,更多的是去除那些隱藏著的劣根性。

    幾千年來我們都沒有改變過,可能也沒有想過要改變過。

    這也是有人覺得多巴胺的文章是“負能量”的原因。

    所以,現在我覺得:科普對健康有極大的幫助,但卻不是最重要的。

  • 6 # 庸醫44051041

    每個科普作者都懷著造福大眾,濟世活人之心,發表自己覺得科學、有益的文章。然並卵……萬一他所堅守的醫學理論本身就是錯誤的呢?比如,所謂的“高血壓病”究竟是病還是症或是體徵?堅持服藥是治病還是姑息?

  • 7 # 鄭醫生百嗑

    我覺得醫生的科普文章其實對公眾的影響力是不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1 關注的人少。

    2 正經的科普大家不愛看。

    醫生多追求嚴謹,生怕把錯誤的知識傳遞給大家,所以用詞也非常謹慎,一件事情總想方方面面都說到,這樣的文章大多數人不愛看。這是一個快消費時代,如果你的文章半分鐘不能抓住讀者的眼球,很快就會被略過了。而標題黨、粗暴簡單的結論、絕對化的語言,反而更受歡迎。

    (正經的教學大家不愛看,不同的標題,閱讀量相差將近1萬倍)

    3 業餘的科普鬥不過專業的造謠。

    這是個自媒體時代,誰都可以在網上發表不靠譜的文章。造謠的人都是因為有利益驅動,他們要靠這個賺錢。醫生寫文章都是利用工作之餘的休息時間,都是業餘的。造謠的一張嘴,闢謠的跑斷腿。業餘的精力哪有專業的多?鴻茅藥酒倒不了,權健也可以換個名捲土重來,一陣熱鬧過去,本質不會有什麼改變。

    為什麼我還要堅持寫科普?

    1 傳遞醫學知識。

    太多的患者缺乏基本的常識,他們只有生病的時候才會關注起醫學知識。看門診我一次只能解答一個病人的問題。而寫一篇文章,就能解決成百人上千的困惑。這樣的價值,遠比坐門診要高。

    2 改變醫生的形象。

    大家對醫院裡工作的醫生印象大多不好。透過科普和與網友的互動,讓大家瞭解到醫生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普通人,讓大家理解醫生平時是怎樣想的,怎樣工作的。對醫生的工作少一點誤解,多一分支援。

    3 多救一人算一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盧俊義為什麼會夢見嵇康?有什麼寓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