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丁筆記

    不存在誰比誰重要!

    這是激勵的不同方式而已,股權激勵為長效激勵,薪酬激勵為短期激勵。一般做法是長短期結合,讓員工保持短期內的激情,同時在長期付出後也能得到。

    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的員工隊伍,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採用激勵方式,或單獨使用或結合使用。

    既然要激勵,就要考慮清楚,什麼才有激勵性,當然不是說了激勵就一定會有效果。這個話題很大,就不一一敘說了。

    這裡只簡單說一下股權激勵:

    首先要明確一點,目的是激勵。那麼股權分配是否就一定會有績效效果嗎?不一定。比如說,企業發展前景不明,你讓員工購買股權或者期權?或者已經虧損了,你讓員工購買股權或者期權?你白給或許會考慮,但也不會當真。這樣的情況談何激勵效果?不要以為股權就是萬能的!

    所以單純說什麼管權激勵比其他激勵方式重要,根本沒有道理!

    但是從公司長久發展來看,股權激勵是有必要的。但是要先解決公司生存發展問題,看不到前景,不要談什麼股權激勵。

  • 2 # 壹號股權

    因為現在的商業往輕資產方向發展了

    這個問題真研究的話,也許可以寫一篇管理學論文了,不談過多的研究,談談我的感受吧。

    “工廠”和“公司”兩個名詞的變化就是這種商業的轉變。

    我出生農村,從小學畢業後就不斷聽到、看到身邊的人“外出”了,去了沿海,“打工”這個詞也聽得越來越多,到現在每次回到老家,老人們都會問我:

    “在哪裡打工”?

    “在什麼廠上班”?

    “工廠”成了他們最深的印記。

    能去富士康是一種值得驕傲的事情。

    而自2010年以來,在年輕人當中:

    “在什麼廠上班”的問話逐漸減少了;

    “在什麼公司上班”的問話越來越多了;

    工廠對應的是製造業/第二產業,公司對照的是第三產業/服務業,我們經歷了農業產業向工業產業的發展歷程,現在已經到了後工業化階段,朝著工業化向服務業發展的階段,這是經濟發展模式的變化,帶來的也是管理模式的變化,和激勵手段的變化。

    在工業產業/製造業時代,經濟的載體是工廠,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是土地、廠房、裝置,人的重要性要低得多,所以誰能出錢建立工廠、購買裝置誰就是老闆,標準化的流水生產線上的工人可以隨便替換,底薪+計件工資是最有效的薪酬模式,哪怕是銷售人員,也是底薪+提成的薪酬模式,這種模式非常適合工業化生產階段,富士康是這種模式下的極致代表,富士康的工人要是和郭臺銘談股權,這個事情是不是很搞笑?

    而在服務也發展階段,經濟的載體是公司,推動公司發展的是人,是創業團隊、企業家,是他們的智慧、創意,不需要建立廠房和購買裝置,這個時候人的重要性上升到一種非常高的地步,工業化時代的薪酬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了,所以才誕生了股權激勵的激勵模式,而網際網路領域是最有代表性的,阿里巴巴十八羅漢都是持有股份,大部分員工也都持有公司股份;

    所以傳統薪酬績效和股權激勵模式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是適應時代的產物罷了,判斷自己的專案是屬於哪個階段的,再採取適用的模式才是最恰當的。

    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

    當前,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已經超過5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58%,是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作為創業者選對趨勢比什麼都重要,在對的趨勢下選擇適用的激勵模式才能是公司發展。

  • 3 # 老闆績效課堂

    我並不認為股權激勵比薪酬績效更重要,在對人的激勵上,股權和薪酬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原因如下所達:

    1、股權並沒有激勵性,股權的作用是把人留下。

    很多老闆總以為對員工最有激勵性的是股權,其實這是大錯特錯。我見過很多的企業員工,在授予股權之前,大家都非常努力。一旦給到員工股份後,如果其它的績效機制未構建起來,員工馬上就有懈怠。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與員工相比,他們認為自己是股東,沒必要象員工那麼努力。但與老闆相比,他們又會認為自己是小股東,既然是小股東,為什麼要象大股東那麼努力呢。

    很多上市企業,上市前後的管理層簡單判若兩人,一旦股票行權完成後,很多想到的是退休開始享受生活了,根本沒有上市前那種激情和動力。

    所以,股權的唯一作用是讓員工成為公司的主人,讓員工能與企業捆綁在一起,把心留下來,但別想作為小股東的員工能夠拼命幹,這是人性決定的。

    2、當前絕大多數的員工最迫切需要的是薪酬,而非股權。

    對於目前大部分中國員工而言,在企業工作的最迫切需求是掙錢,特別是一些要出錢入股或者發展潛力或者營利能力不高的企業,你給員工股權並不能帶來激情和動力。相反,如果透過績效機制,讓員工創造更多的價值、拿更多的薪酬,這對於很多員工而言會更有激勵性,因為這是大部分員工當下最迫切的需求。

    3、股權和薪酬對不同層次的員工吸引力是不同的。

    股權激勵主要針對一些高層次員工,並且一定要有其它的激勵模式相配套。

    而薪酬績效主要針對一些基層員工,股權對他們而言是一塊雞肋,並不能有效激勵他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都說說娛樂圈哪個男明星最具有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