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勤思齋書畫工作室

    留白是中國繪畫特有的表現形式,古人有“計白當黑”一說,意思是在中國畫中白並不一定代表白,在欣賞時可以看成黑色或其它顏色。這在西畫中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在西畫中白就只能代表白色,不可能看成其它顏色。這也正是中國畫高妙的地方。

    那麼留白在中國畫中究竟有何美學價值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畫中的空白可以使人產生聯想

    一幅繪畫作品能讓人產生美好的聯想,才可以稱為一幅好的藝術品。同時聯想使人思想活躍,可以看到或想到畫面以外的東西或事情,從而使人產生愉悅的美感享受。

    二、留白可以畫面達到以少勝多的效果

    一幅畫的好壞或美不美,並不是由畫面描繪東西的多少來決定的。往往畫面畫的太滿太實會給欣賞帶來壓迫感,適當的留白卻能讓欣賞著更愉悅。

    三、留白比用白色顏料表現物件的顏色,更自然、純度更高。

    留白在中國畫中也代替白色顏料來表現物件的顏色,比用白色顏料純度更高、更好。如畫白雲只需要用線條勾勒或者用淡墨烘染雲塊的形狀,其餘留白處理就可以了。留白也可以代表水面、地面、天空等等,讓欣賞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間。

  • 2 # 東家APP

    留白這一詞,顧名思義,就是在作品中留出相應的空白。

    留白可以用在很多得地方,比如書畫,比如文章,比如音樂,比如建築,比如攝影,它的用途很廣泛,也沒有過多的侷限。

    留白可謂是用在哪處便有哪處的精彩,但由於留白屬於一種高難度的藝術技巧,所以在用的時候要妥善處理,如果用的好了,則會使作品產生意境,引人入勝。若是用的不好話,則會起到反作用。

    你可以這樣想,想象力是無窮的,那麼留白就是在創作中為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營造一個留有想像的空間。

    這個空間之說可以大,也可以小,在感官上形成一個良好的局面,要知道古往今來,凡是留白用的好的,都是大師。

    眾所周知在書畫藝術中,相輔相成極為重要,書法也是如此,一張宣紙是白的,墨汁是黑的,白紙黑字,一種以來是中國書法的表現形式。白為黑之憑,黑為白之藉,黑白之間,相輔相成。

    古人說書法講究“疏密”,這裡的“疏”,就是簡練,就是留白,字的結構和通篇的佈局一定要有疏密,這樣杜絕平板,形成彼此有起伏、有對比,但是既矛盾又和諧,達到一種美的體驗。

    留白的美就在於此,畫作也是一樣,比如說南宋馬遠的《寒江獨釣圖》,便是留白用的好的作品,你看一副畫中,沒有多餘的處理,只有一隻小舟,一個漁翁在垂釣,但整體的感覺是不是令人感到煙波浩渺,滿幅皆水。

    而留白的美學,其實是一門獨到的藝術,在於視覺,意象和感官,留下空白,留下想象力,並非多滿即是好的,疏密並蒂才有美的一面。

  • 3 # 陳一丁Dingslook

    侯寶林相聲中有這樣一段,有一個土畫家,什麼都畫不像,還喜歡賣弄。一次幫人在扇子上作畫,一開始畫了個美人。畫了半天,畫好了。一看不太像,就說“那我幫你改張飛吧。”好,那就畫張飛。張飛畫好了,一看也不太像。“那我幫你改個怪石吧。”結果張飛塗成了怪石。結果還是不太像。“得,那我就給你塗黑了,你找人寫金字去吧。”

    從美人到張飛,由怪石再塗黑,越塗越滿,終究失了空靈的藝術感。

    這一份疏初走馬的靈韻與生動,就是我們傳統國畫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留白”。

    留白的美,如果運用到現代美學上來,個人認為其中的虛實和濃淡是最為關鍵的。

    西方傳統繪畫重在寫實,筆觸清晰,而中國藝術家更注重線條的流動性,善於運用黑白濃度和筆法虛實,去追求內在和整體的平衡,注重精神氣質和內涵,有一種均衡美、空靈美。

    我們的臉是偏扁平的,追求寫實,就好像追求“精緻”,如果要比精緻程度,怕是沒有多少人能媲美西方人。

    在妝容上更淡雅,比如眼影的色彩更虛(色彩對比弱),眉頭更淡眉色過渡更自然,都是“留白”藝術能帶給我們的參考。

    注意看眉頭的暈染效果。對於扁平臉來說,如水墨般暈開的眉頭,銜接起來更有美感,自然不生硬。

    其實自古以來,我們的美人對畫眉這一件事就非常用心。“嬋娟兩鬢秋蟬翼,宛轉雙蛾遠山色。”用繪畫中遠山的筆墨之輕,來比喻雙眉的舒展淡雅,也是恰到好處,意蘊綿長。

    ————————————————————

    我是時尚類乾貨博主陳一丁,還想看更多關於美的分析嗎?

  • 4 # 神馳

    暗示的力量

    直白的表達顯得真誠,但會暴露自己的企圖。暗示能掀起波浪,卻不會被懷疑。政治家熟悉這兩種表達方式,用來駕馭群眾。

    作家使用暗示,給讀者留下足夠的想象空間,讓他們自己腦補出更多內容,使作品更有張力。

    國畫中的留白,是同樣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電影《吹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