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爺說電影
-
2 # 冰_女_人
只有首先與父母能做到平等的人,然後才可以談及相處。也就是說要彼此互相從心裡上單單從平等獨立的人的角度去尊重對方。
-
3 # 收廢品的姐姐
各種各樣的原因,可能因為某個瞬間感覺和父母特別貼近,但是到了某個小事的時候又會覺得父母並不懂自己,其實是跟我們的性格有關係如果你是敏感的,那麼一點點小事或者某句話都會讓你想的多。也可能現在的我們生活環境跟父母那一輩是不能比的,也會代溝的。等為人父母了可能這種情況就會多多少少的減少吧
-
4 # 愛與幸福成長
我們能理解父母的辛苦,是因為我們都是人,不是動物,都有感情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動物也有感情)我們有時在路上看到有賣力
蹬三輪,辛苦賺錢的人,都會生出惻隱之心,何況生我養我們的父母。這是人的本性,如果連父母的辛苦都熟視無睹,那也真是枉此生為人了。
我們跟父母關係不好,是另一個問題,是關係問題,是原生家庭的問題,是父母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問題,是我們跟父母溝通和情商的問題。我們現在老一輩的父母都經歷過文革,都具有給孩子找缺點,無視優點,有小事也要上綱上線進行評判的特點。所以現在的中青年一代,基本是在父母的高壓,棍棒,謾罵數落中度過的。這種情況下,父母和子女不可能做的心與心的連線和朋友式的交流,所以我們和父母存在很大的隔閡,關係不可能很好。
理解父母的辛苦,但是關係不好,好像也很矛盾。很多人知道父母辛苦把自己養大,但是對自己又態度不好一輩子,有時也不知道該不該對父母好,很糾結。其實我們需要跟父母坦誠的溝通,告訴父母你現在長大成人,不要讓父母拿你當孩子了,客觀陳述父母曾經給你的傷害,帶給自己的感受,是因為哪個時間什麼事情等,希望父母怎樣對待自己,跟父母講清楚。並且理解父母當時的心情,是因為當時希望自己怎樣等。如果父母能夠聽懂,會主動向你表示歉意,你們之間很可能冰釋前嫌,做到和解。如果父母不能理解你說的話,還認為當時做的對,沒有傷害你等,你也不要跟父母爭執,而是接納這樣的父母。不管怎樣,還要告訴父母你理解他們為養大你付出的辛苦。就是即使你們沒有和解,你也不必煩惱,不要認為自己倒黴有這樣的父母等,因為我們此生每個人的功課不一樣,都是來修的。還要做到理解父母,贍養父母,也要做強大的自己,愛好自己。
回覆列表
跟父母的關係好不好,跟父母的偏心是有很大關係的,越是孝順的子女,越得不到父母的偏心。
看著我的表情,他似乎早有預料,接著講了幾個例子。
為什麼會這樣?
越孝順的子女越不受父母待見,反而是另外那些還不夠懂事、還沒長大的子女備受寵愛?
這不是違背常理嗎?
細細思索,我也慢慢明白了其中的原因。看似違背常理,卻也在情理之中。
原因有以下幾點:
1.父母的偏心本質是擔心。
“偏心”這個詞,是從子女的角度出發來定義的。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這個詞本質是擔心。
擔心子女能力不足,擔心他們將來發展不好,擔心自己給予的幫助不夠,等等。
比如例1中擔心老二能力不足,例2中擔心老三惹是生非,都是一樣的道理。
2. 父母最擔心弱小的子女。
天下父母心,做父母其實希望每個子女都發展得很好。
但俗話說“龍生九子,各個不同”,多子女家庭中每個子女的性格和能力是不一樣的。
有的堅強,有的軟弱,有的手腳麻利,有的笨手笨腳,有的能說話道,有的木訥寡言……
所以不自覺的,父母會更擔心會對那些起步慢、能力弱的子女。
具體點,就是那些比較弱的,比如年齡小的,發展較差的,財富少的……
比如例1、例2和例3中,父母無一例外都“偏心”年紀最小的那個。
是的,多子女家庭,父母一般“偏心”最小的、最不愛學習的和最窮的那個。
3. 能力較強的子女反而懂孝順。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原本能力較強、少受父母關注少的孩子其實在自力更生的情況下,往往成長更快、懂事更早。
所以更能體會父母的艱辛不易,當然也更加孝順了。
4. 被擔心的反而難成長,越不孝順。
相反的,那些原本能力弱的子女,雖然受父母關注多,但習慣了被幫助,自己努力不足,所以進步更少,懂事更晚。
另外,他們習慣了索取,很少體會過付出,一般這些子女都不會太孝順。
四
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們還能再埋怨父母的“偏心”嗎?
就好像天底下的萬物,有的向陽,有的背陽,所以分到的Sunny多少是不同的。但它們都同樣感激太陽,因為自己的生命由此而來。
是的,父母的愛是無價和難以回報的,雖然有時候並不平均。
無論我們得到多少,都要感恩,而不是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