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投資官方
-
2 # 湯圓
之前我也在一個app上提過這個問題,裡面一個使用者給我的回答特別好,字數太多不好複製過來,題主可以去看看,app叫今融道,非常推薦,有很多金融類問題都可以在那裡問,使用者都是金融圈的人,回答也更專業些吧。
-
3 # 孥孥的大樹
鑄幣和金屬塊的最大區別是,金屬塊的重量是實實在在的,實際多重,就是多重,而鑄幣卻是有“水分”的。
鑄幣上刻有銘文,標識鑄幣的名義重量。標識的重量和實際的重量,不是一回辨別鑄幣的成色很困難,而成色不同的鑄幣在市場上可以買到同樣多的商品。那用成色足的鑄幣的人就吃虧了。
誰也不比誰傻多少。雖然一般人不能辨別鑄幣的成色,但總有行家,比如那些鑄造商(雖然貨幣是由政府鑄造,但要禁絕民間鑄造是不可能的),拿到成色好的鑄幣,把它們融化,把其中的貴金屬提煉出來,分成兩份或者更多份,再新增其他賤金屬,重新鑄造成成色減半或者更低的新幣,重新投放到市場中。
成色低的替換成色高的,這是一個反覆而且不斷惡化的過程,到最後,市場上流通的鑄幣全部都是成色很低的鑄幣。成色低的鑄幣是劣幣,成色好的才是良幣。劣幣驅逐了良幣!
最早發現劣幣驅逐良幣這一規律的人,是英華人托馬斯·格雷欣[註釋],所以叫“格雷欣定律”。當然,也許華人比格雷欣更早發現了這個現象,但據明確的文獻記載,格雷欣是最早提出這一定律的人,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格雷欣定律很有名,它除了說明劣幣驅逐良幣,還可以說明壞人驅逐好人,邪惡驅逐良善等等。
如果上面不懂,就再舉個例子。
去游泳館,慢速道里有一個人,遊的不錯,我一看沒空道了啊,小心翼翼的遊在他旁邊,並擔心他別踹著我。
到岸邊,他跟我說一頓英文,我剛從水裡爬出來,說:“I beg you pardon?"(沒聽清,再說一遍)。他說:“never mind!”(算了)然後他就換道了。
我遊的多慢啊,卡他位置分分鐘。你遊的快,你超不了我。我媽給我的暱稱是“水中小烏龜”。
這人走了,我徹底佔領了該泳道,舒展開了拳腳!
這就叫“劣幣驅逐良幣!”
-
4 # 開水燙安啦
更生動的例子:西北墓屍淋邪叫綠皮豬越來越多,霸佔地盤,儼然成為獨立王國,各世俗民族紛紛逃離。解決墓屍淋問題只有唯一一個辦法:把所有墓屍淋列為牲口,任何世俗人或組織可以隨意屠宰它們,世界才會太平
-
5 # 都毒篤渡
一個完全自由的外匯市場,亦即沒有任何法律強制干預的市場,在各種貨幣之間,並沒有一定的法定比價存在,而這些貨幣之間價值各不相同,其中走勢堅挺、含金量較高的貨幣被認為是硬通貨,即“良幣”;反之,走勢疲軟的貨幣被認為是軟通貨,即“劣幣”。在國際貿易當中,人們往往樂意接受硬通貨,即“良幣”,而不願意要軟通貨,即“劣幣”。從而優勝劣敗,形成了“良幣驅逐劣幣”的局面。
-
6 # 檀紙間
良幣驅逐劣幣,狹義地說,是指格雷欣法則,
這原本是一條經濟法則,意為在雙本位貨幣制度的情況下,兩種貨幣同時流通時,如果其中之一發生貶值,其實際價值相對低於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實際價值高於法定價值的“良幣”將被普遍收藏起來,逐步從市場上消失,最終被驅逐出流通領域,實際價值低於法定價值的“劣幣”將在市場上氾濫成災,導致貨幣流通不穩定。
如在早期金本位建立的初期,就把“白銀”這個即不方便又不是最好的品種驅逐出去了。
現在廣義地去理解“良幣驅逐劣幣”的話,則可以概括為如下文字:“一種大家都願意接受的方式逐漸取代了另一種或幾種不如他的其他方式”如最近幾年出現的“無現金支付渠道”大面積代替現金直接支付,就是暗合這個法則“正在驅逐過程中”,只不過是以“支付渠道”表現出來,而不是直接的貨幣而已。
所以,我們說,良幣驅逐劣幣,是一種社會進步的表現,當你預感到某一種“存在很久”的習慣正在被“新的模式”大面積所代替的時候,就可以理解為“良幣驅逐劣幣”的法則在起作用了。
一黨制國家根據社會發展,科學有序引導,更有利於加速全民的發展這種法則,從原理上是社會發展自然形成的,但是在現形一黨制國家,對區域內的“大資料”科學分析後,適當加以引導,可以比其他體制下的國家更快速地推進經濟發展的進度。
如我們對“區塊鏈技術應用開發”的政策號召,便是一種長期更為有效的、更為科學的政策指引。
總結:
良幣驅逐劣幣就是在以前“實際價值低的幣種被更高的幣種取代”這種狹義定義的基礎上,延伸為“更為高明的方式取代其他低階的方式”,這樣一種社會進步法則!
回覆列表
在貨幣制度演進的過程中,從16世紀中後期至19世紀80年代,歐洲各國紛紛實行了金銀複本位制(即金幣和銀幣同時充當貨幣流通於市場),其中在雙行本位制度下,國家將金銀兌換比率用法律條文固定下來,使金幣和銀幣的交換比率不受市場上金銀價格波動影響。即金幣和銀幣是按法定比價不一致,導致市場比價較高的貨幣會被熔化並退出流通領域,而市場比價較低的貨幣則充斥市場的現象。當貨幣市場中金幣和銀幣的比值為1:10,而流通市場中金幣和銀幣的比值為1:8時,人們本著“套利原則”會將手中的金幣送往鑄幣處熔化換成10塊銀幣,透過流通市場用8塊銀幣換成1塊金幣,這樣的一回合就可以獲利2塊銀幣。長期以往,金幣會逐漸退出流通市場,市場充斥著銀幣,也就是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