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叫黃蓉

    《大宅門》更經典,有些臺詞我都能背出來,而且還是有模有樣,有聲有色的背出來,二奶奶那句,我忍,忍到最後,我要把它們一個一個都咬死嘍,說出來容易,做出來可太難了,每一集,每一個人物,不論好的壞的,重要的,還是跑龍套的,都能讓我記憶猶新,就像西遊記翻拍過的沒有一個超越經典的,大宅門也一樣,無可超越,無可替代,也千萬別有人來翻拍,再把經典給毀嘍?

  • 2 # 我姓張囂張的張z

    喬家大院位於祁縣東觀鎮喬家堡村,是山西省集中反映晉中地區民俗事象的博物館,也是中國儲存下來的最完整的一座民居建築。

    喬家是典型的浸淫了傳統文化的家族,從排輩起名到家規經商,無一不顯示出儒家思想的要義。比如各戶的堂名, “在中堂” 取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執兩端而用“之意,德興堂取自“長髮其祥,唯有德者居之”,寧守堂取自“寧靜致遠,取信守約”,等等,這都給了喬家的後人潛移默化的影響。

    喬家從發跡到衰落,一共傳了7世。

    喬家興衰史

    第一代:喬貴發

    喬貴發是喬氏家族的發家始祖,原系一貧苦農民他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白手起家,離鄉背井在內蒙古一家當鋪當夥計,十餘年後,多少有點積蓄,便轉到包頭開了一個草料鋪,並經營豆腐、豆芽、燒餅、切面以及零星雜貨,並無商號牌子。乾隆二十年農業豐收,糧價低落,便大量買進黃豆,準備做豆腐,恰該年豆價驟漲,他們賣豆盈利更多,便掛出了“廣盛公”的牌子。誠信經營經商屢屢出奇制勝,幼年的生活經歷,鍛鍊了他堅毅的品格,也為他的成就奠定了基礎。

    第二代:喬全美

    喬全美在 “廣盛公” 字號下增開了錢鋪、當鋪、估衣鋪等,並與秦家合夥把“廣盛公”改組為“復盛公”,此後,喬家不斷設立“復”字號,逐漸雄居包頭市場。

    第三代:喬致庸

    喬致庸少年時因兄長變故,棄學從商,喬致庸活到89歲,創造了喬家的鼎盛時期,成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戶。喬致庸當家後,為光大門庭,繼續大興土木,修建喬家大院。喬致庸治家很嚴。其家規有:一不準吸毒,二不準納妾,三不準虐僕,四不準賭博,五不準冶遊,六不準酗酒。這些家規既杜絕了禍起蕭牆的根由,又成為家庭持盈保泰的保證。

    第五代:喬映霞

    喬映霞為人精明強幹,敢作敢為,思想激進。深受家風祖規薰陶,主持喬家以來,事業心強,治家嚴謹。在他的努力下,喬家大業蒸蒸日上,達到了鼎盛。喬映霞思想比較開明,曾率先剪辮子,動員家族婦女解除纏足陋習,又任過區長、禁菸主任,到了事業的頂峰。第六代:喬鐵民光緒年間,外國資本進入,加上戶部也成立官商銀行,民間票號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喬家的生意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緩慢下滑。軍閥混戰,日本軍隊侵佔包頭,又霸佔了"復盛公"在包頭的錢莊、當鋪,在眾多打擊之下,喬家從此一蹶不振。喬映霞有兩個兒子,喬鐵漢和喬鐵民,1950年,在公私合營的大潮當中,復字號最後就是由喬鐵漢代表"喬家"出面,由喬鐵民及其堂弟喬子珍來包頭辦理結束的,喬家與百年"復字號"從此脫離關係。

    第七代:喬燕和

    崑曲表演藝術家,1943年在天津喬家的大德通票號裡出生,與喬致庸長孫喬映霞共同生活十餘年,15歲入梨園,退休前曾是現北京北方崑曲劇院的花旦演員,至今仍在從事崑曲教育行業。

  • 3 # 遙山清風明月

    我很喜歡《喬家大院》,不但多次看過電視劇,而且看過小說。但是,它無法和《大宅門》相提並論。

    評價一部小說(或電視劇),所以能被人記住,並得以流傳,一個重要因素是經典人物。

    比如,提起諸葛亮、猛張飛、周瑜、曹操,人們會想起《三國演義》,提起《水滸》會想起魯智深、李逵、吳用等,而說起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自然會想到《紅樓夢》。

    這就是精典的魅力。當代人不管文化程度如何,差不多都看過幾本小說或電視劇之類的文藝作品,你回憶一下,能記住的有多少呢?

    而只要看過《大宅門》的人,誰能忘記白景琦、二奶奶白文氏?誰記不住揚九紅?甚至王西光,甚至鄭老屁……

    不過我要問,在當代文學作品中,不管名頭大小,有多少藝術人物形象被人記住,並得以廣泛流傳呢?(我指的是婦孺皆知,而不是某個圈子,也不是某一類年齡段或某個階層)

    有人說,小說最難寫,不管有無文化,誰都能說出一二三,看一部電視劇,誰都會評頭品足。不像一些專業性極強的東西,比如,有專家講如何造原子彈,國學博士做學朮報告,除非你是專業人土,否則,就是演講人在上面胡扯八道,你也不知道。

    小說之類東西就不同了,哪怕你是種田老頭,哪怕你是一字不識的老太太,也會說長道短,要麼,感動的淚流滿面,要麼會說你胡編亂造。

    專家有專家的標準,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標準,但是,不管誰的標準,真正能流傳的,還要看老百姓是否喜愛,因喜愛而傳播,因傳播而流傳,在流傳中沙裡淘金,最後留下來的就是經典!

    這就是我喜歡《大宅門》的理由。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其實,在文學,尤其是小說之類文學作品,“門道”和“熱鬧”是一脈相承的,門道里有熱鬧,熱鬧中有門道。我們不缺獲獎作品,缺的是能引起人們共鳴(不是自我欣賞),讓人記得住,能流傳下去的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復仇者聯盟四》最後美國隊長去歸還所有寶石,靈魂寶石也歸還了,那麼黑寡婦會復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