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英語老師Minnie
-
2 # 五道口的顏學姐
大家可以試想一個場景。如果把一孩子,7、8歲的和一成年人,30多歲的,都沒學過英文,扔到美國去。誰最快學會英語?
這是道送分題,肯定是小孩,1年之後,他說話就很溜了,可能2年之後,你就聽不出的口音,會覺得他像土生土長的美華人一樣。而成年人很有可能10年之後還有口音,讓別人一聽就聽出來,他的母語不是英語。
難道是成年人年紀大了,舌頭變僵,不會發音了嗎?當然不是。
腦科學家很早就發現,人大腦裡是功能分割槽的,有一部分專門管語言,有一部分專門管運動。如果越早學第二語言,就越接近語言分割槽。如果在6歲之前學第二外語,在語言分割槽裡,第二語言的區域跟第一語言區域是一樣的,就是說,兩種語言都是第一語言,都屬於母語。我們可以拿一個小例子來說明。一群人,有的喜歡運動,有的喜歡唱歌,有的喜歡思考。那你給這群人分配地方,分配的地方肯定是適合他們的特長的。運動的人的地方要有運動器材,唱歌的人那裡耳麥要好,思考的人的地方要安靜。每塊地都不一樣。如果分配的時候,只有一個會唱歌的人,那麼就把最適合唱歌的地方分給他。後來又來一個唱歌的人,那沒辦法,只能另找一塊地給他,那塊地肯定不如第一塊地好。如果在分配的時候,兩個唱歌的人同時到,那麼可以把最適合唱歌的地分兩塊,或者儘量把最適合的地分配出去。
科學家很早就說,6歲之前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期。7~8歲也不晚。總之,越早越好。
小孩的成長是有時間規律的,我們應該按照規律辦事,才能事半功倍。比如,小孩三翻六坐、八爬九站立,這是小孩發育的一般規律。我們不能超脫這些規律,讓小孩6個月就開始走路,小孩不僅不會走,還會損傷自己。對於這些問題,大家覺得是顯而易見的,不會犯錯誤。
但是有些問題就不一定了。比如,什麼時候學英語,應該怎麼學。再比如小孩的記憶力最好時段是13、14歲的樣子,而不是小時候。小時候最強的是好奇心,問為什麼,求知慾最強。可惜,我們很多人在小孩很小的時候,對他的問問題很不耐煩,而是讓小孩背誦各種知識,這是違反生理規律的,導致小孩長大了,求知慾不強,記也沒記住。
當父母不容易,不是生個孩子就能當好父母的。作為父母,就必須要為孩子把好關,引導他健康正常的成長,建議父母朋友們都去讀讀書,而不要想當然,尤其不要拿自己有限的經驗來套,畢竟現在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大家說呢?
回覆列表
前段時間我有學生要參加希望之星風采大賽,我把歷年的影片翻出來看,無意中被低幼組的表現所吸引了。
臺上都是五六歲的孩子,他們口語之流利,舞臺表演張力十足,對語言和動作的駕馭能力,讓我這個學英語的人都不得不感嘆:這樣的孩子,將來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根據語言學家的觀點,第二語言習得的最佳年齡,6歲之前怎麼都不算早,6歲之後怎麼都不算晚。
聽起來,這句話有些繞口,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孩子越早接觸一門外語,他在學習生涯中,對這門語言的掌控力會更好。
這些年以來,一直有一些聲音在說:沒有必要學英語,要取消全民學英語,至少讓它變成選修或者副課。對於這樣的爭辯,結果到底怎樣,國家最終會採取什麼樣的政策,我不妄加揣測。
從目前來看,英語仍是中小學的一門主要科目,在升學考試中佔著很重要的地位。
題主兒子明年上三年級,是否有必要現在學習英語,我想從以下三點來分析:
1.家庭經濟狀況我身邊有些孩子,從三歲就開始在我們這裡的一家大型英語培訓機構學習。這些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庭經濟條件很優越。在他們父母看來,英語應該是孩子的一個傍身技能,不管以後是出國也好,升學也好,英語能給他們帶來的好處自不必說。
題主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考慮是否在二年級讓孩子學習英語。
2.對孩子的期望有的父母,因為自己在工作中使用不到英語,有的大學一考完四六級就把英語知識還給老師了,也有的根本一點都不懂英語。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與其花大時間和經歷去學習這門將來可能用不著的語言,還不如用在其他地方呢。
如果題主也是這樣的想法,那就跟著學校再學吧。畢竟,父母的眼界和和視野,決定你孩子以後的高度。
3.對孩子教育的投入早期對孩子的教育投入,決定了他在學習生涯的後勁。
有些學生在初學英語時,幾乎能考滿分;初中時,就會慢慢下滑了;等到高中時,就很吃力了。
語言是個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習得精通的。
如果您家孩子處於二年級或者三年級,還沒有啟蒙,也不打算花太多錢在這方面,現在網上的幼兒英語很多,免費的資源也很多。
買一些英語閱讀繪本,如《典範英語》《培生英語》等等,讓孩子早一點接觸英語。
孩子們愛看的《小豬佩奇》、《卡由》、《米奇妙妙屋》等等都有英文版的,如果需要,在某寶上面幾塊錢就能買到資源。
家庭教育除了在培養孩子品格,習慣上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孩子的學習生涯的基石。家長投入多少精力和時間,孩子就能用多少成績來回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