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桔子母嬰課堂
-
2 # 空谷幽蘭666666666
我認為自卑和教養沒多大關係,自卑於原生家庭的生活環境有關,是內心的能量不夠強大和外在的壓力過大引起的。教養與原生家庭也有一定聯絡,大部分是後天習得的,有教養的人內心強大和諧,到哪"裡都如沐春風,不高看富人,不低看窮人,謙卑處下,上善若水,有理有節,氣宇軒昂。
-
3 # 胡建春2101
自卑跟教養關係不大,教養是指受家庭影響表現出來的禮節、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生活態度等;
自卑主要是內心精神世界不豐富,感覺某些方面比不上別人,擔心別人嘲笑。唯有自身強大,方可克服自卑。
-
4 # 笑把母豬當貂蟬
自卑和教養,本人覺得教養直接決定一個人是否自卑。
自卑就是不自信,自己輕視自己。主要是在小孩上小學及剛入初中時受影響。怎樣使一個人變得自卑。分兩個方面說:
1,家庭方面
①家長強勢
小孩跟謝大人在街上,小孩看中了一個玩具。大人不給買,小孩坐在地上大哭起來。大人直接拉走。
這樣的事情應該也不少見。如果一個孩子每次想得到的東西,都得不到,你直接拉走,甚至一個理由都沒有。那麼次數多了他就會想:反正得不到,就不說了。
如果你直接告訴他說沒錢,直接拖走。他以後看到東西,都會在心裡強調一遍:買不起算了。
這樣很可怕,跟給自己多次的心理暗示。
②同齡人中有特別優秀的
別人家的孩子。周圍有個特別優秀的孩子,家長和親戚都誇讚,還要像他學習。也會造成一種心理暗示。
2.學校裡同學相處中的一些的問題。
①同學間玩笑性質的嘲諷。這個階段孩子有點敏感,有些玩笑會給孩子內心造成擦傷。
②環境的改變,小學到初中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為什麼有些孩子小學成績不錯,到了初中成績不怎麼樣。這樣的差距會使孩子產生很大的壓力,處理不好就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總之,家長儘量不要在思想上吧孩子當做小孩,卻在行為上把孩子當做大人。
-
5 # 我來告訴你
自卑和原生家庭的教養有直接關係,強調一下,不是間接關係,是直接關係。這方面的資料、證明都特別多。我就不說了,網路上都搜尋得到。我說一說那些導致孩子自卑(長大了還自卑)的教養方式吧。順便結合幾個身邊的例子。
————————————————————————————————————————
1,過度指導。有一個成語叫做“好為人師”。很多家長對孩子都有這種毛病。啥都想指導孩子。啥都想指導,言外之意傳遞給孩子的資訊就是你啥都做不好。有些家長指導還不過癮,發現孩子學得太忙,學得不好,乾脆自己出手給辦了。本來是孩子想做的,也是孩子應該做的。比如收拾自己書包吧,一開始收拾不好很正常。一天天來,逐漸進步,就學會收拾了。但是有些家長不是這樣,自己幾十年沒有讀書了,反正就是認為自己收拾書包很整潔,一邊指出孩子錯誤,一邊跟孩子說當年自己收書包如何快速如何整潔如何不會忘記東西。看著孩子一兩次收不好,乾脆自己代勞,還不忘嘴巴說:你看你書包都收不好,我教你還不如幫你收了更快。
————————————————————————————————————————
2,害怕孩子試錯。每個人學習新事物的過程,都免不了試錯。比如孩子想參加演說比賽。有的家長一堆擔憂:影響學習呀、機會難得怕不出彩呀、怕沒有別的孩子說的好呀。然後呢,製造緊張氣氛。其實一次演說活動,孩子興致勃勃去參加,第一次參加,能不能拿名次不重要。其實孩子就算忘詞了,也不至於自卑,也是體驗,以後可以進步。但是家長制造的緊張氣氛太濃厚,有些孩子已經表現很好了,下臺了因為沒有拿名次反而很沮喪。覺得父母那麼用心鼓勵、自己那麼用心練習,還是不如別人,懷疑自己能力。
————————————————————————————————————————
3,貶損型家庭文化。有些人把嘴損當樂趣。好像“刀子嘴,豆腐心”是種光榮。扯淡!嘴像刀子能殺人,心如豆腐最易碎。有什麼光榮的?偶爾和朋友開個玩笑調節氣氛還行,要是養成了習慣,又成立家庭,矛盾會越來越多。然後急急忙忙生個孩子保婚姻,還是改不了這個毛病。把刀子嘴都用在孩子身上了。“激將法”幾乎成了常規性育兒方法。這種家庭氛圍的孩子長大了不但容易自卑,還容易有暴力傾向。
————————————————————————————————————————
4,自己的性格缺陷,卻把錯怪到孩子身上。有身邊有幾對夫妻都是這樣,自己有矛盾不合,吵架就吵架唄。結果跟孩子說:要不是你成績不好,我們怎麼會吵架?家長把自己性格的缺陷,怪到孩子身上,特別常見。什麼“你是不是想氣死我?”之類的話,有些家長是張嘴就來。自己可能幾十年也氣不死,但是孩子卻被冤枉幾十年。長大了心理不扭曲就不錯了。
————————————————————————————————————————
回覆列表
沒有教養的孩子容易盲目自信,縱使再有個性,長大後也會被摸平稜角,自信逐漸丟失;過度約束和教養的孩子,他們又容易失掉自我意識,沒了自我就不敢探索,不敢獨立面對,也容易畏首畏尾,不自。因此,要堅持教養有方,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