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鞏鞏老師

    教會他做人的道理,在你的正確思想之下做事。然後我給孩子是這樣做的:勞動創造價值,除了家庭應盡義務外,做事有報酬。

  • 2 # 魚漁鷸

    有了寶寶以後,充分認識到陪伴對孩子得重要性!陪伴過程中越來越認識到幾點比較重要得點:1.教會孩子規則,讓孩子懂得規律。2.滿足孩子合理得需求,包括物質和精神方面的。精神方面比如陪讀書,一起聽歌跳舞,睡前故事,週末遊玩等!

  • 3 # 玉兒那些事兒

    首先,我覺得父母陪伴孩子是有時間限制的,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多瞭解孩子,多尊重孩子的意願,多創造機會,讓孩子的天賦和潛能得到發揮,孩子大了,要學會慢慢放手因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人生。就像龍應臺所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其次,陪伴孩子,父母僅僅是陪,孩子人生的主角是孩子。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就像周國平在《孩子的聰明,需要父母欣賞》中談及如何讓孩子更好地成長時說“一個人的成功和幸福可以歸結為兩點,一個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另外一個就是能養活自己,此外能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並且讓他們也感到快樂,這樣就更好了。”所以,陪伴孩子的路上,要以孩子的幸福為最終目標,讓他儘量做自己喜歡的事兒,能學一些本領養活自己和喜歡的人在一起。

    最後,紀伯倫詩歌《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可以作為陪伴孩子的座右銘,共勉。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透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 4 # 凡萌聊生活

    高質量的陪伴將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1.不評判。

    不要總是拿大人的觀點壓制孩子的行為,“你這樣不對。”“媽媽很辛苦,你應該聽我的!”“下回你應該這樣做。”等等都是帶有評判的語言,剝奪了孩子的判斷力和自我糾錯力。

    2.不拿孩子與他人攀比。

    我們總是看別人家孩子優秀,自己的孩子似乎差很多,尤其是當身邊哪家孩子獲個獎,被刺激的細胞便會更加膨脹,回來直接對孩子說些過分的話,“看~~~,怎麼那麼優秀?”

    孩子是需要鼓勵的,一味的否定和無視只會讓孩子更自卑,覺得無助,進而無力。

    3.當孩子無理取鬧時,態度要堅定而和善。

    小孩子性情不穩,總是因為一些小事跟大人發脾氣,耍賴或者無理取鬧,這時家長千萬不要激動,要保持和善的態度對待孩子的每個行為和需求。

    當他們的要求不合理時,要堅定地對待,不妥協,不溺愛。

    4.孩子向大人求助時,及時給出策略。比如,在班裡被欺負了,東西找不見了,和小夥伴發生矛盾了,上課被老師批評了等。

    5.發現孩子的興趣,做好接送服務,不能因為自己的惰性影響了孩子。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剛開始學興趣課時,自己也是由於好奇滿懷信心,但是時間長了,就會給自己找理由,不能保質保量陪伴孩子。

    做好高質量的陪伴,讓愛在溫暖的家裡流動起來!

  • 5 # 小U的流浪生活

    陪伴不全是花時間玩,更不是坐一起打遊戲,看電視,這太膚淺了,孩子也不會因為這種陪伴會有所成長,什麼是陪伴?我覺得是傾聽,探討,解決方案和設計。

    陪伴不在時間長短,我剛升職時也比較忙,經常半夜回家,晚上見到孩子時早就睡著了,其實自己很疲勞,但我還是訂了鬧鐘,6點半起床,問問孩子昨天的情況,大多數情況都是他在說,我在記,問問他有什麼麻煩需要我協助,等孩子離開上學後再上床睡一會,時間不長10多分鐘,給孩子一個機會看看你,聽聽他說話,這樣也能知道他有沒有苦惱,堅持讓孩子發洩和提問。

    解決方案就是指當孩子苦惱自己不知道如何做一些事時,我們給予自己的解決方案,你在關心他,讓他能感受到苦惱時有人聽他說話,有人給他解決方案,這就是陪伴。

    設計專案一來是陪伴孩子的重要方法,也是國外學習生活的一種方式,PLM,設計專案,在專案中學習可比帶孩子去公園好多了。比如我孩子一直覺得自己數學特別棒,現在暑假我就給他佈置了一個大型任務,用一張素描紙,鉛筆,橡皮和一把30釐米的塑膠尺去重新設計我們的小區,從知識體系來講這是跨學科是題目,涉及數學,測繪,地理,園林設計等等,孩子很苦惱,因為小區太大了,作為一個四年級學生,只有米尺的概念,一個小區用米尺是很難想象的,可以透過網路查,但網路上的比例尺又不能直接拿來用,為時一個月,他前前後後問了至少上百個問題,我也表揚了幾十次,比如他想到了用走路步伐求平均數的方法找到了確定自然行走步伐長度的方法,也知道了隨時指北的判斷方法,還有設計的樂趣是很多的,比如他覺得要少造房子,而建個網球場,然後還去了網球場測量等等,我不一定一直在他身邊,但他感覺需要解決問題會一直需要我,這是心裡陪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概括保爾的象徵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