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英語老師Minnie
-
2 # 孫老師講堂
我想,教師的幸福感一定會關係到教育教學質量的。
首先,教師的工作是一份良心的工作。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到底用沒用功教學?用功到什麼程度?這些只有教師自己知道,而別人則無從知曉。試想:如果教師感覺自己的工作很乏味,沒有一點幸福感,那麼,他還能在教學中激情滿懷嗎?還能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去對待教學工作嗎?估計很難。
其次,幸福感會給教師以精神激勵。如果教師有了幸福,就不會覺得每天的工作枯燥,而是感覺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這樣,在工作中就會有創新的意識與靈感,也願意為上好一節課而作充分準備。同樣,有了幸福感,教師也會把這種幸福感有意無意地傳遞給學生,那麼,學生也能從教師身上獲取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由此可見,教師的幸福感一定會關係到教育教學質量的。我自從教至今,已過24載,對此深有體會。雖然在學校,我已算是“老教師”了,但總感覺:自己並不老,在學生面前就有無窮的力量。我想,這就是幸福感的作用吧。大家說是不?
-
3 # 終將長大
弟子問:老師,我怎麼才能把工作做好?孔子微微一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的這句話很經典地道出了幸福感對事業的重要性,當一個人覺得做這個工作很幸福的時候,幾乎可以肯定,他就一定能做好。
教育工作也是這個道理!
1、幸福感為什麼決定教育教學質量。老師的工作物件是活生生有情感的孩子,孩子對老師的情緒是敏感的,他們非常善於觀察老師的情緒和態度。老師的情緒好、對他們友善寬容,整天笑眯眯的,孩子容易和老師親近,就更容易喜歡老師上的課,學習效果肯定會高。
老師覺得教育工作倖福的,他們才會對教育工作充滿熱情,調整最好的工作情緒,投入到工作中去。進而和學生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2.什麼決定了老師的幸福感。決定老師幸福感的有:工資、工作成果、環境、人際關係。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決定老師幸福感很重要的一項是工資,當老師的工資能養家餬口而不感到吃力的時候,老師就很有安全感。
人是需要成就感的,老師的成就感來自於學生的成績,當然,這得靠老師自己的努力。雖然老師的成就不是馬上就可以看出成效的,最起碼學生認真踏實肯學習就會給老師很大的成就感。很多比較差的學校,老師很沮喪,沒有成就感,原因就是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常有挫敗感。
教育環境非常影響人的心情,家長天天虎視眈眈找茬,媒體鋪天蓋地惡意宣傳,老師們戰戰兢兢地工作,幸福只能是傳說。
職稱搞得一部分教師人際關係緊張,糟糕的人際關係使幸福感無從說起。
3.如何提高老師的幸福感。把影響老師們幸福感的幾件事解決掉,使老師們沒有後顧之憂,能養家餬口,與世無爭、安安心心地教課,做點研究,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回覆列表
我是英語教師,我認為教師的幸福感,肯定會影響到教育教學質量。
幸福感是一種情緒,是基於自己的滿足感和安全感而主觀建立的,這種情緒是欣喜和愉悅的。
一個人的幸福感從何而來?主要是從物質滿足和精神富足兩方面而來。
我們學校前面的早餐攤,主要賣荷葉餅,手抓餅。每天6點多,攤位就支起來了,老闆娘畫著精緻的妝容,眼中帶著笑意,不緊不慢地給每個顧客卷著餅,裝在袋子裡。每天早上,她家攤位前的學生很多,我也很願意去她家買早餐。幸福感強的人,她的生意一定不會差。
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楊絳女士,大家都尊稱她為先生,一生與文字打交道。我觀察過她年輕的照片和老年時的照片,更喜歡她老年時的樣子,面容溫婉,眼神柔和。精神富足,從面部表情的走向就能看得出,幸福感一定強。
那教師的幸福感從何而來?一部分,來自他的勞動收入和他的付出成正比;另一部分,來自學生帶給他的成就感。
看新聞,杭州一位大學副教授,因為學生在課堂上呼呼大睡,沒有成就感,而轉行做快遞。這一事件引發了熱議,很多老師都在說自己學校學生的情況是什麼樣的。而我看到的,是老師是否做得下去,跟學生帶給他的成就感關係如此巨大。
我本科畢業後在南方一個高中教學,學校等級中等,學生倒是很尊重老師,但由於家裡條件都不錯,再加上基礎不是太好,好好學習的人不多。在一個晚自習,我在講臺上看著他們有的做作業,有的聊天聊得熱火朝天,突然懷疑起自己的人生價值了。後來就決定考研,離開了那個讓我有挫敗感的地方。
題主問的是教師的幸福感是否會影響到教育教學質量,答案是肯定的。工資高,生活穩定,物質上得到了滿足。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只有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滿足以後,才會激勵起更高層次的需求。
當老師被尊重,學生能給他激勵反饋,他才會感覺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了實現,才會安心工作。專心備課,好好上課,對待學生更有耐心和愛心,研究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
這樣的話,教學質量肯定能上去。教學質量一提高,個人成就感得到滿足,幸福感得到提升,又會促使他更好地備課,教課,對待學生。這是一個良性迴圈。
教師的幸福感,一部分來自家庭,但一個人更多的幸福感,來自職業身份得到認同,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