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作家黃工
-
2 # 手機使用者51272432783
初學寫作者模仿作家文體寫法,會寫出好文體,只是模仿,待多寫多練,慢慢摸到寫作規律,有獨立思考,得到名家指點,提高很快。莫言,路遙等知名作家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
3 # 不急的風09
從初學者和簡潔清新的文字兩方面闡述:
我覺得寫作沒有初學者之分,而是自然而然的想寫了就去寫。
比如春上村樹,是在一次球場突然冒出的想法:我也許可以寫小說。他就去做了,寫完第一本且聽風吟,知道寫作是怎麼回事了,就關掉餐館,專職寫小說。
所以寫作是一個自然而發的過程,而且不存在傳承性,魯迅大文學家,他的寫作傳不了兒子。只能說是在世家,受到的文學修養比旁人多。
最後決定寫作的,還是個人意願和動力。說到簡潔清新的文字,有很多作家的書可以看,學是難以學的,只能說是看多了,潛移默化中,自己也傾向這種表達。
汪曾祺的書,只可看,不好學。畫皮容易,畫骨難。但汪曾祺也說過,他案頭常放莊子,所以他的源頭活水是莊子,可參考。清新的文字一般與禪道兩家有關,比如林清玄是專門去修禪的。
如果一定要學,道德經、南華經、詩經都要下功夫抄寫背誦,默化於心。寫文章的時候不是你去尋它,而是它來尋你,要東西墊底的。
然後明清小品文,也要放案頭翻閱。
可以開始寫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寫,寫不出來就抄筆記,一兩年功夫你就不同了。這時候你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你心中有詩,有一個世界。
林夕說他在北京轉一圈,比在那生活多年的人看到的東西都多。文人的敏感性,是寫作的基本。
回答了:
初學寫作者,想寫出簡潔清新的之字,模仿誰的作品比較好?每篇的篇幅不要太長。
初學寫作者,通常來說學習寫作可以是從模仿和借鑑別人的作品開始的,雖然說模仿和借鑑並非是寫作者的必由之路,但是借鑑和模仿別人成功或成熟的寫作手法,對於初學寫作者來說,對其能夠儘快的掌握寫作方法和技巧,其作用還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借鑑和模仿別人成功成熟的寫作經驗,還有一個需要用對方式方法的問題,並非見別人怎麼寫自己也怎麼寫,這就不是模仿和借鑑而是抄襲了。
初學寫作者首先自己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紮實的文化底蘊。在博覽群書的基礎上,多多深入生活,多多接觸不同的人,善於觀察社會上各種群體,和不同人之間的差異,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美與不足,並問一個為什麼會如此?在這長期的思考中,用以培養和形成自己獨特的形象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而且這些能力和思考都是自己獨特的獨有的,人家模仿不了抄襲不去。
一個成熟的寫作者或者是一個初學寫作者,如果不形成自己的形象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要寫出和寫好自己的作品,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思議的。任何模仿和借鑑都沒有意義和作用。
在擁有了以上的基礎知識和思考能力後,你才可以開始進入創作階段了。而且要在自己的作品寫出來以後,必須多讀多改,在這讀改的過程中,如果覺得自己的作品存在人物塑造不夠典型,不活靈活現,或者情節安排和懸疑製造不成熟,不足以表現自己需要表現的,在這種情況下你才可以帶著問題去看先人成熟的作品,看人家對這些藝形象是如何寫的。為什麼人家是這樣寫,我為什麼寫不出來,只有這樣的模仿和借鑑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這樣的模仿和借鑑才能有進步,和實質性的意義。對寫作的幫助更大。
所以不必一定非要模仿那個具體的作家的作品的。關鍵是用對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