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憶途813
-
2 # 大洋網
保健食品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誇大功效,給消費者特別是老年消費者造成幾種誤區:
誤區一:認為保健食品可以“治百病”。目前市面上一些保健食品故意混淆食品和藥品的界限,明示或暗示有治療作用。其實,無論是多麼好的保健食品也不能替代藥物的治療作用。
誤區二:認為吃得越多效果越好。很多人認為保健食品具有保健功能,吃得越多效果越好。其實恰恰相反,保健食品到底還是食品,過量可能會引起反效果。不但不會起到保健作用,還會對身體產生負擔。
誤區三:盲目相信產品廣告宣傳。有些保健食品廣告聲稱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把產品的保健功能誇得神乎其神,為的就是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對於這樣的廣告消費者需擦亮眼,不要盲目相信。
大家要留心保健食品的幾種宣傳陷阱。如果遇到以下幾種情況,要謹慎再謹慎:“藥到病除”不可信。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廣告誇大產品功效,用絕對化用語和不實承諾,聲稱可以治療某種疾病,如“根治”“藥到病除”等用語,或者以“無效退款”等承諾,都是些嚴重欺騙、誘導消費者的行為。“健康講座”為促銷。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訪談、講座、採訪、座談會”等形式為幌子,邀請一些假冒專家、教授和老中醫在現場進行“養生”講座,順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為盲目信任這些所謂專家或名人的介紹,從而選購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免費活動”為洗腦。一些不法商家透過利用“贈藥”“免費試用”“發放小禮品”“抽獎”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參加其組織的促銷活動。促銷現場往往氣氛熱烈,誇大產品功效,甚至聲稱根治百病。有些活動還會請一些所謂的患者現身說法,僱人製造爭先恐後購買產品的假象,給老年人造成“不買就沒有了、不買就吃虧”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覺中被“洗腦”,從而購買產品。“專家義診”是騙局。一些不法商家僱傭所謂的專家、教授為老年人開展免費專家體檢或義診,不少老年人受免費吸引從而進行體檢或諮詢。體檢後,“專家”“教授”往往會告知老年人身體存在多種問題,需要及時購買產品治療,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誘騙購買了一堆無用處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番禺日報 三峽)
-
3 # 知食說
在日常消費中,保健品食品常常存在不少消費誤區,都要哪些呢?
誤區一:保健食品可以治療疾病?目前透過會議營銷、免費講座方式推銷保健食品的屢見不鮮,許多消費者,尤其老年消費者,往往禁不住推銷員誇大宣傳,容易上當受騙。免費講座推銷的大多是普通食品,他們冒充保健品誇大其功能,甚至說治百病。當一種保健食品越被宣傳得天花亂墜的時候越要小心,因為法律明確規定,保健食品的標籤和說明書都不得涉及疾病預防和治療作用。
誤區二:價Grand SantaFe高效果越好?消費者在選購保健食品時,不要以價格來衡量保健食品效果強弱。因為產品劑量、新增物質和品牌的不同,價格也不一樣。如果不需要更多的新增內容(如加鈣等),那麼選擇功能少些、價格低些的保健食品就可以了。另外,不要相信任何百分比,比如有效率、治癒率等等。
誤區三:誤將普通食品當作保健食品目前市面上出現許多與保健食品包裝外觀相似的普通食品。消費者在購買保健食品時,一是要認準“藍帽子”,二是學會辨別產品包裝上的保健食品批准文號與普通食品許可證號。如:國食健字GXXXX號,若是批准文號格式不對,那必然不是國家批准透過的保健食品。
誤區四:盲目相信廣告宣傳廣告發布數量一定程度上說明企業實力,但不能完全保證廣告中描述的產品功能適合您。有些廣告存在水分,消費者如果盲目相信,則會上當受騙。
誤區五:長期服用,多多益善從醫學角度來講,只有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需要使用保健食品來對機體進行調節。如果不管是否合適,拿來就吃,很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總之,要記住,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特殊種類,對特定人群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不能治療疾病,不能替代藥物。
回覆列表
社會逐漸老齡化是我們共同關注的話題,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項機能都呈現一種逐漸下降的趨勢,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等慢性病的患者越來越多。而老人為了不拖累子女,想盡辦法治療疾病,就很容易被不軌之徒乘虛而入,那些保健品就是如此。
其實,保健品屬於國家允許生產的具有特殊用途的食品,具有調節人體的機能,具有特定的功效,適用於特定人群。一般食品不具備特定功能,無特定的人群食用範圍。但是保健食品不能直接用於治療疾病,它僅僅是人體機理調節劑、營養補充劑。
所以,我們生活中由於不懂得保健品和藥品治療的區別,經常會“入坑”。
首先,保健品能夠包治百病。很多保健品誇大他們的作用,比如各種慢性病,乙肝、類風溼、糖尿病、高血壓等等。我們要知道,正規保健品都有國家批准的功效,任何保健品最多隻能起到保健或治療時的輔助作用,並不能起到治療作用。而不法商販大肆宣傳療效,所以我們要謹慎。
總之,保健品騙局我們要及時瞭解,不要貪圖小便宜,不要相信能夠治癒疾病的推銷手段,我們也要幫助老年人樹立起防範心,不要輕易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