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靈守護師張楠
-
2 # 新模式盈利導師
誰造成的?
父母造成的!環境造成的!
現在的家庭,哪個父母不是常玩手機(當然我也不例外)孩子是父母的複製品,父母是原件。孩子是白紙啊!
還有就是環境,現在的社會很多工作都要依賴手機來完成,尤其是年輕人購物,小說,遊戲,影片…!
那麼,我也說了,孩子是白紙,大人怎麼做事也跟著學了。況且現在的抖音,王者,吃雞………等等大多數連青少年都無法抗拒的吸引,何況小孩呢!
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小孩可以玩手機,但是往正確的用途上引。未來的社會,手機短影片必將取代手機簡訊…手機要玩的適當…玩的正當…玩的健康正確即可!我作者的初衷也不只是找找原因而已、 而是找原因的同時,找到解決的方案。
-
3 # 鄒智明微課堂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關於讀書的話題,鄒老師有話說,相信一定對你有用。
一、學生是打遊戲多還是讀書多?
針對題主的問題我對四五年級小學生做了一個簡單的問卷調查,我從調查中得到如下資訊。1、很多學生每天都有閱讀,但閱讀的時長、深度、廣度不一樣。大部分學生讀書時間較短,內容單一。
2、學生閱讀的書目主要是趣味性讀物,比如故事書、漫畫書。
3、男生喜歡玩王者榮耀,吃雞。女生喜歡玩小遊戲、刷抖音。
二、是什麼造成了這種情況?
雖然說多數學生每天都有讀書,但是我們不得不為這批過早接觸遊戲的孩子感到擔憂。我覺得環境很重要。這主要是指學校和家庭環境。學校要營造讀書氛圍,多給孩子讀書時間,鼓勵孩子進行讀書分享。有的老師可能覺得這樣浪費了學習時間,其實不然,讀書有助於豐富學生的思維,開闊眼界,長期讀書作用很大。在家裡建議給孩子建一個圖書角,放上各種有趣的書。平時家中只有電視、手機,學生怎能抵制住電視手機的誘惑呢?
三、遊戲為什麼誘惑力這麼大?
我總結遊戲有以下特點特別吸引學生,人物是活動的、畫面是優美的、劇情是他感興趣的,並且玩遊戲能及時反饋,讓他有成就感。如果把讀書像這樣設計要注意哪些呢?
1、從趣味性強的書開始讀,慢慢養成習慣。
2、讀書可以像玩遊戲一樣及時反饋,讀完書讓他說說講的什麼,創造分享的機會,鍛鍊他的歸納總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說得好可以給與一定的獎勵。
3、創造讀書氛圍。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當整個家庭都在書香的氛圍中,孩子怎麼可能不愛讀書?世界讀書日,讓我們都行動起來。
關注鄒老師德智教育,掌握更多學習方法。
-
4 # 洛媽淘玩具
最近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孩子識字少,不愛讀書,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帶孩子的一點心得,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我們家長怎麼引導,孩子怎麼發展,愛玩也是孩子的天性,讀書的習慣需要從小培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會複製下來,作為父母我們要不斷的學習,學習孩子的發育特點,敏感期,要懂孩子,如果不學習,就像駕駛員,無證駕駛一樣,我們讓孩子看書的時候,家長就不能玩手機,打遊戲,給孩子一個讀書氛圍,和孩子一起看書(可以在旁邊看自己喜歡的書)比較小的孩子,我們家長可以從繪本開始,陪孩子一起讀繪本,孩子有了一定的輸入量,有一天你會無意識的發現孩子輸出,慢慢的養成習慣,孩子在讀書中,也會體驗到很多快樂。
回覆列表
作為成年人也可以問問自己:“如果是你,你會願意花5小時去玩遊戲,還是花5分鐘去讀書”可能大部分人的心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為什麼選擇前者的會比選擇後者的多,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在小孩身上存在著,大人身上也十分明顯。究其原因,有如下方面可以做進一步思考
1.遊戲和讀書都存在固定的標籤化。遊戲,娛樂、輕鬆的;讀書,學習、枯燥的;很大程度和我們頭腦中對這兩個部分已存在著‘固化的’認知,一個是積極主動,另一個是消極被動。在這方面存在著不合理的認知在作怪
2.也可以說是資訊焦慮症的一種側面表現,玩遊戲可以讓我們暫時逃離這樣的焦慮環境,而讀書會讓本身內心已經浮躁不行的人更容易觸碰TA的浮躁開關,這也可以解釋坐在書桌前就感到坐立不安;
3.相對遊戲而言,書籍的選擇讓更多的人選擇困難,遊戲可能大同小異就是那麼幾種,而書籍儘管類似,但是傳遞的知識、資訊很有可能是天差地別,甚至對同一個東西有不同的說法,對於不知道該選擇什麼書來看,無法辨別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有價值、什麼是雞湯的朋友來講,那麼遊戲肯定是更容易選擇的那一項;
總的來說,之所以願意做一件事,不願意做另一件事,是因為在做前者時,對他而言是容易的,是有趣的,讓自己心理舒服的。而不願意做後者肯定是遇到了困難和障礙,這個時候作為家長而言,如果孩子正有這樣的表現時,不是一棍子就認為是孩子自制力差、沒有毅力、怕吃苦、畏難情緒等這些標籤,而是更應該知道孩子曾經在做這件事上遇到了什麼問題,想辦法幫他解決。比如有的孩子一開啟書,讀第一頁就犯困,是選擇的書不適合他,還是他自身的注意力沒法集中,或者是書中的內容他不知道了讀了有什麼意義,或者沒法理解,那麼這個時候,作為家長有沒有也拿起這本書看一下,自己的體驗是什麼,如果有同樣的體驗,那麼就最好換一換書,如果沒有那就對照一下,自己是如何讀的,孩子是怎麼讀的,哪裡有偏差,可以現身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