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樹原張雪燕

    孩子能夠學好是需要條件的。

    學習等於學習意識+學習動力+學習能力。

    如果說我們以前學習,不用父母操那麼大的心,是因為, 那個時候的父母不會那麼關注學習,因此就不會給孩子施加那麼大的壓力。現在的家長太關注孩子學習了,在想要結果,但是沒有方法的情況下,導致孩子也在乎學習成績,卻沒有積累出和學習成績相匹配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因此壓力無法轉化成動力。以前的孩子把學習當成一種很自然的行為,無需強調,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現在的孩子認為學習很重要,沒有自信的情況下卻產生逃避。

    一個人的動力和源於快樂和因為痛苦。如果說以前的孩子學習大多數是為了逃避痛苦,叫做: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有的乾脆就是鯉魚跳龍門,要逃離農村的生活環境,因為那個時候物質條件太差了。而現在並不存在這個情況,父母為孩子提供了應有盡有的物質條件,要想讓孩子,有學習動力,只能讓他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快樂讓他持續。而父母或者學校很少有意識去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或者說沒有影響他愛上學習的能力。

    同時要想學好還需要學習能力。能力是積累起來的,用時間和狀態積累起來的。按道理來說,大學之前的12年,孩子對學習只要沒有逆反情緒,按部就班,就能學好。但是,父母和老師的雙重壓力,會導致孩子和學習之間有一種不正常的關係,對抗,逃避、經常有情緒。

    因此我們說,現在的父母經常因為孩子的學習著急,問題並沒有在孩子身上,叫做:家長成長1%,孩子進步百分之百。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最終都要轉化為自我教育。在家庭教育不符合規律的情況下,無法良性的轉化為自我教育。因此現在的孩子自主能力學習差、家長期望值高,所以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 2 # 小涵的日記

    之前的孩子都特別獨立,在我們農村,七八歲就自己下地幹活,自己學會做飯,因為父母要幹活,自己在家不做飯就要餓肚子,我們深知一個道理,好好學習,才能出人頭地,學習都是攀比著學,你學到夜裡10點,我也要學到10點,生怕成績低於別人。

    現在的孩子過的日子是有吃有穿,玩具什麼一大堆,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自然是什麼都不懂得去珍惜和來之不易,沒有在意識中有壓迫感,如果現在這一代的孩子能像我們90年代那種條件,也是會努力學習的,但是時代在變化,都想著給予孩子更多美好的,造成了嬌生慣養,在學習上不能慣著來,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 3 # 拾青情感簿

    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 過去生活條件不好,很多孩子早早的就知道透過學習能夠改變命運,至少我和我物件都是這樣的。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們的物質生活也挺豐富了,他們根本沒有這個改變命運的意識。過去的孩子和現在的孩子學習的動機就不一樣。

    2. 現在的父母功利性目的性太強,孩子一旦背起書包,我們就不可遏制的牽掛孩子的成績、班級的排名和以後的升學。這份焦慮根本掩飾不住,我們不斷的去催促孩子學習,一旦孩子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不可避免的朝他們熊、甚至打罵。孩子學習的內源力早早的就被我們不知不覺地剝奪,孩子一旦缺失了學習的內源力,在家長來說再促學就成為一件非常吃力的事了。

    而過去的孩子呢,爸爸媽媽為了生計奔波忙碌,哪有那麼多時間來陪孩子?正是他們的這種忽略,給了孩子足夠的空間去完成學習內源力的形成過程,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將學習慢慢的轉化為自己內心的需求,而非外部的要求。

    3. 當今社會對孩子的誘惑實在是太多了,電腦,電視,遊戲機,遊樂場,光怪陸離,就連大人都難以抵禦誘惑,更何況孩子們呢?

    過去的孩子除了坐在家裡看書,就是出去找同伴們瘋玩,這兩種方式都是非常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的。自主學習能給孩子帶來快樂,而出去跟別的孩子一起玩的過程,不僅能帶來快樂,而且能讓他們在玩耍的過程中學會社交技巧和情緒處理能力。

    為了讓孩子主動學習,我覺得至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慢慢的形成學習內源力,也叫內驅力。

    2. 在學習上減少功利性和目的性,不要把父母的焦慮傳遞給孩子,讓他們體會到學習本身給他們帶來的快樂。比方說,讀繪本,聽故事都是他們喜歡的,因為這樣的學習方式能給他們帶來快樂。學習新技能,其本身也是會給人帶來快樂的。

    3. 多給孩子創造跟別的孩子一起玩耍的環境,在交往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讓孩子自己去處理。

    總而言之,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我們的附庸,我們要尊重孩子自身的成長過程,讓他們慢慢來,我們不著急。

  • 4 # 思思陽陽媽講真話

    過去不是不需要父母幫助,是他們沒空幫,地裡的農活一年365天沒有一天干得完。那時父母因為家庭條件原因,覺得孩子只要能不餓肚子,不太凍著便好。這樣的話,孩子學會了動腦筋去解決問題,雖然一身很髒,但有些孩子可以當個大人使,燒飯、餵豬、犁田等等,什麼活都會。

    現在哪怕是農村出來的父母,也總是怕孩子髒,怕打掉碗,怕地板搞不乾淨所以乾脆不讓做。學習死死盯著孩子的分數,各種施壓,沒有傾聽孩子的內心想法。一個初三個男孩還要幫他洗頭,真有。孩子這樣能長大嗎。

    我們就是做的太多,孩子出錯的太少,所以家長無比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四線城市置業怎樣?返鄉置業要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