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過留痕63

    謝邀。夏朝年代久遠,著名戰役僅見後世的記載,如夏啟建國征伐伯益之戰,少康復國之戰等。這些戰爭規模多大已經無從考證,唯一一次記載了戰爭規模的夏朝戰爭就是商湯滅夏的鳴條之戰,但是記錄這次戰爭的古籍卻是周代的《尚書》,說商湯率兵車70乘、敢死士兵六千人攻夏。如果《尚書》記載的是真的,可見夏朝戰爭規模真的不大,改朝換代的戰爭才那麼點人,夏初的那幾場著名戰役規模也應該不會超過鳴條之戰吧。夏朝號稱萬國,其實就是部落聯盟,當時的國家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這樣戰爭規模肯定不大,和日本戰國時代的鄉鎮械鬥應該差不多。

    商朝的戰爭規模可以從甲骨文考證,有一片甲骨記載:王登人五千徵土方。武丁時也曾調動一萬三千人爭羌方。還有牧野之戰,周與盟國共出兵四萬多,商也組織了二十萬左右的奴隸抵抗,別忘了商還有二十萬正規軍在和東夷作戰。當然這些數字的真實性已經無從考證,但是也可以看出規模確實比夏朝要大很多了。

    不知道題主問的周時期是不是特指西周?如果是整個周朝,東周時期的國戰規模已經大大超過了日本戰國時期,西周時期的軍制用於宿衛宗周的有“西六師”,在成周震懾諸侯的有“東八師”共三萬五千人。那時候戰爭規模多大可以從出土的文物考證。1980年出土的多友鼎銘文記載,獫狁入侵,厲王命多友率兵迎戰,共打了四仗,殺掉敵軍三百多人,俘虜二十多人,繳獲戰車一百二十七輛。按照周朝一輛戰車二十五人的編制(三個在車上,其他在車下的步兵),獫狁出兵三千左右,西周出兵多少已經無從考證。這場戰役打贏厲王賞賜了多友三千斤青銅,可見這場戰役的重要性。

  • 2 # 牛家阿呆

    夏、商、周(指西周)是中國古代奴隸社會時期的三個王朝,有了政權也就意味著有了真正的軍隊。而進行戰爭的目的一是為了包衛自己的部落和國家,二是掠奪對方的奴隸和生產物品。

    夏朝的歷史主要源於傳說,尚未經過正確考證。而商朝則有了大量考古發掘的實物和甲骨文作證。從這些記載看,商朝曾經無數次出兵征伐其他部落,商王武丁和商紂王在位時為次數最多、兵力則最多,規模最大時均達到1萬餘人。

    夏商兩代和春秋時期的戰爭是貴族之間的遊戲,以車戰為主,士兵多是貴族子弟,因此參戰人數不多,老百姓很難看到戰爭情景。周代的戰國時期,各國均進行了變法,國內老世族領地治權被收歸中央,全民皆兵,因此戰爭規模是很大的,雙方上百萬人對陣都有數場。

    夏商周三代都是諸侯分治模式,但是領土面積都是越來越大,且生產力都在不斷的提高。夏朝的戰爭記載不多,但是從領土小,封國多可以看出來,各個諸侯國的軍隊都不算多,彼此之間 的爭戰多數和日本的戰國時代差不多,雙方參戰人數很少超過一萬。商朝在夏朝的基礎上地盤擴大了,且四處攻掠,戰爭規模當在萬人以上。周滅商的戰爭中,周軍4.5萬人,商軍17萬人(絕大部分是奴隸),戰役一天就結束了

    而日本被認為是戰國開端的應仁之亂,作戰的東西軍雙方都分別投入了十萬上下的兵力,總計規模在20萬兵力左右。

    我想有一點比較重要,別的答主也提到了,就是兵力構成的問題。

    日本戰國時期,一個地區能動員的兵力是跟該地區的農業發展水平掛鉤的。一般來說,平均每一萬石高可以支援200到300名士兵。如關原之戰時期的西軍所能動員的兵力基本就是一萬石出200到250名士兵(中公新書《關原合戰》)。這些士兵可以認為是職業兵,因為戰國時期戰亂頻仍,擁有僱傭兵性質的“足輕”就成為了各大名的主要軍事構成,這些人以戰鬥為生,不事農產。

    所以我們會看到戰國前中期,的確有不少幾十到幾百人的小規模作戰,一方面是因為割據勢力太多,每個勢力的經濟狀況都只能維持數量比較少的常規部隊;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兵數水分比較少,一百人的部隊基本就是實打實的一百個作戰人員。

    到了戰國後期,隨著地域性的統一,各勢力的經濟實力都在增加,所能動員的兵數自然也有了顯著提高。到了戰國末期,就能經常看到雙方投入兵力總和達到幾十萬的大戰役了。

    所以應該都差不多

  • 3 # 以史為鑑而言

    夏商周時期,兩軍交戰,是屬於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

    而日本戰國時期,是屬於領地戰爭。

    且不說,夏商周地域比日本戰國大,就是等級,也不是一個等級。日本的戰國時期,應該比作我們的戰國時期,是屬於集團內部的相互攻伐。

    而夏商周交戰,基本上屬於傾國之力的。

    而且,就是說人口,恐怕也不是一個等級的。夏商周,中原已進入農耕時代,相比地小,且仍是原始捕獲的日本,人口肯定會有一個暴發式的增長。這也不是他們所比肩的。

    所以說,這並不是一個能量級的對比。

  • 4 # 扶起夫子說清楚

    夏商周時間,兩軍交戰以展現軍威為主,主要展現人多、陣形好、正義等方面,所以叫義戰。

    到了春秋時間,有《孫子兵法》,玩“兵者,詭道也”,開始不注重展現軍威了,打仗不按套路出牌,所以叫無義戰。到了戰國時間,就是直接不擇手段殺人了。

    所以,夏商周時期兩軍交戰規模與日本戰國時期大。但兩者性質不同,一個是讓你服,一個是殺了你;同時,夏商周時期兩軍交戰,類似集會,大家都喜歡參加,日本戰國時期兩軍交戰是相互砍人,大家都害怕,難以規模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錢,沒人脈,普通人如何實現財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