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你好children
-
2 # 之媽說育兒
自閉症孩子訓練的第一步就是要練習安坐,如果孩子做不下來,那麼一切的訓練都是在浪費時間。不僅浪費了當下的時間,也會讓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會影響接下來的訓練,因此浪費的其實是更多的時間。與其著急給孩子做訓練,不如先把基礎打好。
根據描述:孩子坐不住總想要往外面跑,那麼需要考慮一下孩子是否存在著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感統失調的孩子可能會存在著這樣的情況,他們總是爬高上低,跑來跑去,動個不停。他們不是故意這樣做的,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身體。因為建議先帶孩子做一個感覺統合評估,評估出孩子的問題之後,再進行專業的感統訓練。只要是對陣下藥的,相信一段時間之後,就能看到明顯的效果了。
除了感統訓練以外,我們還需要對孩子進行指令的訓練。在進行指令訓練的時候,可以先從簡單的一步指令開始,再配合強化物和輔助,讓孩子慢慢能夠按照我們的指令去執行任務。當他完成我們要求的事情的時候,就可以獎勵一個他喜歡的東西,這樣等他明白了這種模式之後,他就更願意按照我們的指令去做了,強化物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好的行為。在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下,孩子的進步會很快的。
專業的感覺統合訓練再配合聽指令的訓練,孩子的問題一定會有很大的改善的。
-
3 # 愛陪娃的熊叔
因為我的孩子在多動這一塊一直沒有太大的問題,很多情況下可以按照要求安坐,所以無論是在機構還是在家裡,都沒有刻意訓練這一塊,所以我沒有實際操作的經驗。不過和其他家長的交流過程中也瞭解到一些應對此類問題的方法,大致描述一下,看看是否可以作為參考。
1、在日常訓練中持續強化:可能一開始單獨練習安坐,孩子反抗會比較激烈,可以在其他練習過程中同步練習並強化,比如教孩子認知或者孩子比較感興趣的內容的同時,要求和輔助孩子安坐,如果達成了,立馬給予強化,並明確表揚孩子安坐的行為,這樣在進行其他訓練的同時同步完成安坐的練習。
2、迎合孩子的好動:自閉症的康復訓練不應該強迫孩子的特徵,要儘可能貼合他們的興趣和喜好,對於多動的孩子,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運動類的訓練,或者把一些訓練內容和運動結合起來,充分滿足孩子好動的特點,促進他們完成訓練。比如課堂上經常做的圖片配對訓練,可以把兩組圖片放置在教室兩側的牆上,要求孩子來回跑動配對,這樣不約束他們好動,也提高了他們完成訓練的積極性。
3、感統訓練:很多醫生會建議有多動特點的自閉症孩子進行感統訓練,而且我認識的不少家長反饋的確有一定的效果,不妨嘗試。
4、藥物:如果情況非常突出,嚴重影響其他訓練,透過以上方法又沒有好轉,可以諮詢醫生輔以藥物治療。
另外,雖然我的孩子沒有突出的好動的問題,但有的時候小動作也比較多,坐姿不好,我也會給予訓練,有一些非官方的小技巧,看看是否有用哈:
1、引入轉移注意力的小物件:我會要求孩子練習安坐30秒,這個時候引入一個小的沙漏,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告訴他在沙子漏完之前如果沒動,就可以得到一片零食,他似乎很喜歡沙漏,注意力被吸引了,坐得很安穩,時間到達後,居然忘記了吃薯片,自己又把沙漏倒了過來,居然自發安坐,後來我陸續更換了時間更長的沙漏,這是套路,可以嘗試。
2、互動遊戲:我會和孩子玩木頭人的遊戲,說開始後,我和他就不動,誰堅持到最後就可以有好吃的,當然,要掌握孩子的能力,在快到達他極限的時候故意讓他贏。其實這也是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
4 # 洪權心理
靜坐是一種習慣,如果是機構,那麼固定時間大家一起靜坐,少數會跟隨大家一起。
如果單獨,同樣固定時間,比如早上7點,晚上9點。到時間就一起靜坐。做個榜樣。
就跟吃飯一樣。
靜坐,很多地方都做的不對。要以放鬆全身為主。特別是大腦靜下來,鬆下來。會有融化的感覺。
自閉症的孩子沒有機會觀察,不知道這個松腦的效果會達到哪種地步。也是很好奇的
回覆列表
有的自閉症孩子是伴隨著多動症共生的,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會發現,好多的自閉症孩子不喜歡靜坐,喜歡跳起來,亂跑亂跳,如果你強加干預,孩子還會情緒失控。
其實,究其原因,這個不是孩子在故意和你作對,而是他們的行為方面存在的障礙,很多的自閉症孩子行為刻板,愛好單一,長時間的沉浸在一件事物之中。如果自己的愛好遭到了破壞,他們就會崩潰,同時,他們不喜歡的事情,如果強制性的讓他們去做,他們也會失控,所以才會出現你題幹中說到的抗拒行為。
強化物干預法,針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干預
這個方法可以嘗試一下,必要的時候我們會用強化物來引導孩子正確的完成我們的指令,比如,“今天可以靜坐五分鐘”,等到孩子完成你的指令之後,在循序漸進的增加每一天的靜坐時間,在做干預的過程中,注意,不要將“強化物”當做賄賂孩子的一種籌碼,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反感和無助。
注意力轉移法,孩子樂於接受
很多的孩子不喜歡靜坐,東田直樹在他的書中說過,如靜坐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的身體不受控制,他們會失去自由,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適當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讓孩子覺得“靜坐”是一項任務和指令,而是一項很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在靜坐中,我們一起摺紙飛機,做孩子喜歡做的事情,孩子也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