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王侃數學
-
2 # 睿智博博
1、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維護孩子的自尊 隨著孩子的成長,到了中學,給他越來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的權利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首先在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上給孩子作決定的自由。然後再將他們可能決定的事情範圍不斷擴大。隨著孩子年齡和能力的增加,家長可以讓他完成更難的任務,從而使孩子有完成任務的驕傲感,更加自信和自律。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家長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會因此更加尊敬家長。事事都包辦的家長,顯然不是好家長。作為中學生,他有自己的頭腦、思想和感情。不要貶低孩子,信任他,對他所做的表示滿意。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2、家長要時常走訪孩子的老師,與老師默契配合 家長最好時常走訪孩子的老師,瞭解老師對孩子有何具體要求,以便及時督促檢查。注意避免在孩子面前亂評老師。向老師瞭解的不僅是分數,諸如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學習態度、作業情況、突出的優點和品德表現等。家長也要幫助老師更全面、更深刻地熟悉和理解孩子,讓老師儘早得悉各種“資訊”,以便老師採取相應措施。家長只有全面、客觀地熟悉孩子的長處和短處,才能與老師配合默契,幫助孩子在學習上不斷取得進步,思想、品德不斷走向成熟、高尚。
3、家長要抽時間儘可能多的和孩子在一起接觸各種事物 現在的社會,工作競爭壓力大,但不能因此讓孩子放任自流,每天工作之餘,家長都要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一起活動,如:一起讀書和一起議論,一起逛街,一起與朋友交談。要為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經歷的機會,要儘可能的讓孩子接觸到各種事物。這樣一來,可以擴充套件孩子的視野,豐富他的知識,使他在以後的人生旅途中,更有可能選擇最適合的發展空間,不但提供了孩子向家長學習的機會,也讓家長有機會了解孩子,有助於促進家庭成員間的交流和理解。
4、家長要讓孩子感受到慷慨和無私的關愛 進入中學,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發生著顯著地變化,需要家長更多的關心和愛。“衣食住行”上當然應儘可能多的讓孩子感受到家長關心他、愛他。但更重要的是,無論孩子犯了怎樣嚴重的錯誤,家長都要對孩子有一顆寬容的心,讓他同樣感受到家長的關心和愛。孩子在成長,就需要嘗試,而嘗試,就避免不了犯錯。在批評孩子時不使用損傷情感的言行,例如“你怎麼總不如你的同學。”“你滾開,我再也不願見到你。”“如果你做不到,就別來見我。”罰站、罰跪、罰不準吃飯、罰不準出門、罰不準打電話等。家長能給予孩子的最有價值的禮物是“關愛”——慷慨和無私的關愛。
回覆列表
問:初二是孩子的重要轉折階段,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
答:和孩子交心,和老師交流,和學校配合!
1、做一個有品位的家長
視人視其友,要求孩子儘量與品行和學習都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學交朋友,多向比自己優秀的同學學習。
2、做一個善於溝通的家長
默契配合,無事不成。常和班主任或授課老師就孩子的教育進行電話或資訊交流,互相溝通,共同設計。要教育孩子學會解決自己的問題,敢於向老師、領導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不要把矛盾交給家長。
3、做一個積極而不消極的家長
要相信每個孩子的未來都會是光明的。尋找孩子的閃光點,進步點,多表揚,多鼓勵,多督促。不說打擊孩子積極性的話,不糾纏孩子犯過的錯。
4、做一個懂一點辯證法的家長
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搞好學習的第一因素是自己。
5、做一個很細心、不馬虎的家長
看重結果,更注重過程。接送時要求孩子帶回作業本並認真看一看,促進孩子養成習慣,平時學習要抓緊,不能大意。注意加強孩子假期中的管理,提醒孩子多接觸健康向上的人和事,督促孩子每天都要有定量的學習時間,要利用假期多與孩子接觸、溝通。
6、做一個有認識高度的家長
承認差距,不求同一。文化課的差距不等於能力的差距,不等於綜合素質的差距,更不等於未來事業的差距。不苛求孩子,關鍵看孩子是否盡了力。看孩子的成績,更要看孩子的綜合素質,看孩子的品行與修養。不扼殺孩子的靈性,不忽視孩子的個性,不泯滅孩子的信心,追求孩子的提高,一點一點的提高。
7、做一個有見識、有修養的家長
當面教孩子,背後論短長。孩子犯了錯,決不護短;當面要批評孩子,背後和老師商議、探討,可論理,也可提意見。不委屈孩子,不錯怪老師。要善於把壞事變成好事。互相理解,共同配合,達到最後促使孩子不僅改正了錯誤,而且還有新的提高的目的。
8、做一個能與孩子交朋友的家長
鼓勵孩子參與各種活動,各種競賽,明白“社會上最需要的是勇氣,最能體現水平的是能力”這個道理。學會找機會鄭重其事的和孩子談有關學校的事,有關孩子成長的事,有關孩子品行表現和學習表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