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桃園榮姐
-
2 # 豫東小農
今年大蒜價格行情比較好,現在我們這裡的已經有蒜農開始出售自己種植的大蒜了!我們村裡的在前天的時候把自己家種植的3畝地的大蒜賣了,留了21袋子蒜種!共賣了將近7000斤,每斤3.1元賣的!如果說再算上這21袋子大蒜的斤秤3畝地得有8000斤的產量!每畝地將近有2700斤的產量!每斤3.1元的話一畝地能夠賣8370元。我們蒜農又能獲得多少錢的純收益呢?
2018年種植大蒜的投資成本有多少呢?這個要分自己種植和全部僱人種植來說了!自己種植的話每畝地的大蒜種子得270斤左右,每斤1.3元需要351塊錢,化肥,地膜,除草劑和拌種劑得500元左右,犁地費用80元,澆水和追肥以及後期的農藥得300多元!共投資1230多塊錢!今年蒜薹價格比較貴一畝地能賣400多塊錢!每畝地大蒜賣8370元!收益8770元!純收益7500多塊錢!(這只是賬面上的演算法,具體來說還有種蒜,澆地,刨蒜,裝袋子,搬袋子等工錢沒有算)就這樣的情況大蒜也是咱們老百姓收入比較高的一種經濟農作物了!
全部僱人來種植大蒜的話,每畝地得再投資栽蒜的錢160元,刨蒜950元,提蒜薹每斤0.8元!管吃到和喝水!即便這樣今年一畝地的大蒜也得有5000-6000元的純收益!
-
3 # 小希時間
真的是“蒜你狠”又來了嗎?農民從中得到了多少利益?
每一次“蒜你狠”行情的出現,大蒜生產者以及收購商均能大賺一筆。根據今上半年的大蒜行情波動分析認為:算不上是“蒜你狠”,主要就是價位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
“蒜你狠”行情的出現根據以往的規律週期在3-4年的時間,上一波“蒜你狠”行情啟始於15年、止於16年,低谷期出現在18年。而這一波大蒜行情啟始從19年開始的一季度開始的,上半年整體的價勢一路順風順水向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再現一次“蒜你狠”。
1.行情波動的規律性存在
今年這一波行情已存在中,而且還有繼續攀升的態勢。同時根據以往的規律分析“蒜你狠”在啟動一年時出現,根據時間節點考慮行情啟動了大約有半年的時間,接下來的才是真正水深火熱的蒜你狠行情。上一波是從15-18年,其中俗稱的蒜你狠發生於16年;而這一波從19年開始,中間的間隔時間也定格在4年,正好相互吻合。
2.恆溫倉庫的庫存量持續下滑
18年高峰期時累計的庫存大蒜量高達300萬噸以上,而在今年消費拉動需求的作用明顯,恆溫倉庫中的大蒜庫存量一路下滑,截止目前陳蒜低於80萬噸,再加上今年的大蒜總產量和入庫量不及去年,在未來需求不減的狀態下走高的機率大大增強。
究竟生產者能從中得到的多少利益呢?
參考答案:只要蒜價不錯,對農民而言最大的收益就是利潤。一般大蒜的種植成本一畝地在2000元左右,對應的鮮蒜成本價在1.0元(幹蒜1.2元/斤)。當價位高於成本價勢時,便有利潤空間;當價位低於成本價時,便出現虧損。所以,無論行情如何,生產者要科學種植、良效管理,優先種植良種蒜、並能大幅度提高產量、提高蒜頭的品質(外觀度、蒜粒度等),能過得更高的利益。同時,種植的年份把握恰當,爭取選擇播種在上漲途中。
只要大蒜頭行情向好,便能過得豐厚的利潤空間。以19上半年大蒜生產者收穫的實際情況來看,種植的收益每斤在1.5元左右,一般情況下大蒜畝產量在2500斤以上,一畝地的種植收益在三四千元。
-
4 # 農村王小霞
依現在的大蒜價格來看,大蒜價格確實要高於去年同期的價格。但是大蒜到底狠不狠?我們如下分析一下,看大蒜價格到底狠還是不狠!
先說下農村種植大蒜的毛收入。現在我們這邊的幹蒜可以賣到3.5元/斤,因為我們這邊長年種植大蒜,大蒜的畝產量還是比較低的,一般的話幹蒜畝產也就是2000斤左右,也就是說現在每畝地賣幹蒜可以賣到7000元左右。
我們再大概的算一下大蒜種植的畝成本,人工、蒜種、農藥、化肥等投入差不多每畝差不多要2000多,不到3000塊。也就是說,我們所能看到的大蒜每畝的毛利大概在4000元左右。再者,我們這邊人均一畝多地,靠大蒜每人每年的收入大概在5000元左右。
每人每年5000多塊的收入,這點收入算“狠”麼?不用我回答了吧!
回覆列表
真的是“蒜你狠”又來了嗎?農民從中得到多少利益?要想了解真實的情況。咱們就得上田間地頭去看看。
在我們村還有鄰村也有少部分農戶種蒜,當問起他們是不是今年“蒜你狠”又來了,今年的收穫怎麼樣時?他們卻說,他們也盼“蒜你狠”來,可是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剛除下來的蒜一般分大,中,小三等,在“蒜你狠”時,中等蒜也賣五毛錢一頭,小的還賣三毛錢一頭,而現在呢?大的和中等的平均賣三毛錢一頭,小的就不計了,這樣的價錢能是“蒜你狠”來襲嗎?
更不用說從中得到多少利益。去年氣溫低,蒜苗受到凍害的不少,還有的地方受到病害,導致了大蒜減產不少,而今年的人工費也上漲了,大蒜的價格也不是真正的“蒜你狠”,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蒜農的收益又有多少?只不過是比去年好賣點,收購商多點,受利益最大的卻不是我們種蒜的蒜農。
所以,要想了解農民的真實情況,只有走進農村,走進他們的田間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