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趣笑獨樂吧
-
2 # 手機使用者95041797416
建議你瞭解一下ACG國際藝術教育,是全方位教學模式規範的上市藝術教育機構,而且在海內外很多城市都有國際教育中心,孩子能去倫敦時裝學院全是ACG的功勞。
-
3 # 有藝天
1、美國:藝術教育成就主要在現代藝術領域,藝術院校也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專業。時尚設計、室內設計、媒體藝術、電影藝術、攝影技術、美術設計、數碼藝術設計等都是美國藝術類院校的優勢專業。去美國讀藝術類專業,申請本科要考託福和sat,申請碩士要考託福和gre/gmat。一般要求託福550分以上,或者雅思6.5分,在校平均分80分以上。
2、英國:藝術類學校選擇範圍廣,不僅有綜合性大學的藝術院系,也有專門的藝術類院校。不過錄取方面相對嚴格。首屈一指的公立藝術類院校,如倫敦藝術大學,對藝術生的基本要求是科班出身,且側重於學術性的教學,而一些新興的大學如謝菲爾德哈勒姆在實用類的課程方面非常優秀。英國藝術類院校對語言要求較高,一般雅思成績要求在6.5分以上。
3、義大利法國這些國家的藝術設計類也都很不錯,但對語言要求較高,特別是法國,如果不會法語簡直沒法交流。所以建議去美國和英國,這兩個地方的學歷無論在哪都是有很高的價值的,同時如果你是本科留學,那在美國英國上學的同時,可以選修法語義大利語,然後研究生再到義大利和法國深造。這樣是最棒也是比較省錢的一種方式。
國外純藝術專業較好的大學推薦:
1.耶魯大學
2.羅德島設計學院
3.芝加哥藝術學院
4.馬里蘭大學
5.佛吉尼亞州聯邦大學
6.天普大學
7.紐約視覺學院
8.倫敦藝術大學
-
4 # 奮鬥的雞仔兒
怎麼判斷一家機構的好壞,其實有多個因素的。很多東西你們不接觸是不知道的。我以前也在作品集機構裡待過很長一段時間。有五年吧,現在還有很多朋友也在各機構裡面代課,可以說這些都算是比較大還算靠譜的機構。
但有一點,現在也一樣沒有一家機構能做到各專業,各地區的師資水平儲備均衡的。但你如果去問肯定會告訴你們,沒有問題,什麼都可以做什麼都能申請。等約老師時候不是線上就是約不到,或者最後上課和試聽的不是一個老師。
我對各家機構的情況還都算比較瞭解一些的,在這裡也就不多說什麼了,主要還是教大家怎麼去選擇合適自己的老師和機構。
其實一開始我們可以瞭解的比較有限。但這些是大家必須搞清楚的事情。
1.作品輔導老師是否具備留學背景?(p:說實話有一些小機構或者不是很良心的有用國內畢業研究生的去給你們作輔導!!!)
2.機構是1對1輔導還是怎麼樣的?平均每一位老師要帶多少學生?(你要知道會不會沒時間帶你)
3.作品集設計靈感風格是否符合海外思維邏輯?
4.如何確保老師能準確瞭解你自己的優勢,對你定位是否準確,且能給予高質量申請定位或者評估方案?
5.機構能不能在你背景上予以幫助提升?一般申請時候有背景是有幫助的
7.有沒有簽證輔導?或者面試輔導,因為有的學校需要現場面試的
上面說的是關於機構會產生一些套路的地方,其實重點還是在於帶你的老師怎麼樣,有沒有經驗,會不會講,是引導你的作品方向還是主導你的作品方向。這是不同概念的,很多不知道要做什麼活著作品集包含什麼,這就比較容易被忽悠了。
學長提醒您:求學道路千千萬,選擇靠譜第一條,留學機構不規範,只剩親人兩行淚啊!!機構多,選擇多,水也多。且行且珍惜!
-
5 # 老墨坊書法文化
新東方前途留學。
親身體驗,有以下幾大好處
一幾乎所有的規劃師都是有留學經歷回來的,
二,上市公司,時間長,品牌大,服務流程規範。
三,配套英語培訓個人認為是國內最專業的,系統配套也最完善,
回覆列表
從目前出國留學的學生數字統計來看,其順序基本為:美國,英國,澳洲或其他國家,可能許多人會不知道該選擇哪個國家好。下面出國留學網為大家簡單分析一下美國、英國、澳洲的優劣勢對比,讓大家有個粗略的比較。 美國是家長最沒有商量餘地去選擇的國家。 如果問家長為什麼要選擇去美國?家長的回答說:“因為孩子的同學也都選擇了美國,所以我的孩子就選擇美國”。美國是非移民國家,教育資源非常豐富。美國有4000多所高校,包括公立,私立大學;文理,社群學院。只要你要想學習都會有一所學校來接受你。 但是美國名校門檻很高,很多名校的橄欖枝只伸向高材生。很多學生為了去美國,都只能選擇野雞大學。相對而言,美國留學的費用通常會比去其他國家留學的成本高。
英國雖擁有100多所高校,但他們的文憑的含金量都是被世界認可的。綜合排名在英國前20的基本都在全球TOP100。相比而言,若是希望快速畢業回國,英國是個很好的選擇。英國更適合去讀碩士,學時一年,費用差不多25萬人民幣就可以,價效比比較高。
如果考慮移民,澳洲無疑是個最好的選擇。
由於澳洲地廣人稀,所以政府希望引進一些技術人員以及有一定學歷的外來人口來建設他們的國家。如果學生在那邊進行學習拿到學位透過各項評估獲得PR之後,就可以享受當地公民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