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勇氣桃子
-
2 # 辛果吖
樂不思蜀故事:
公元263年,蜀國被曹魏所滅。劉禪投降後,被魏元帝封了個無實權的“安樂公”,並命他遷居到魏國都城洛陽居住。
魏國的實際掌權人司馬昭為了試探劉禪,便宴請他來府上做客。席間,司馬昭故意安排了蜀國歌舞看是否會引起劉禪的思鄉之情。沒想到,劉禪看了表演竟然無動於衷,甚至說出了“此間樂,不思蜀”的話。司馬昭見此情景不禁感嘆此人糊塗至極。司馬昭試探之事被劉禪的隨侍郤正知道後,便教他如何回答司馬昭的問題。不久,司馬昭又來問劉禪時,劉禪把郤正的話原封不動搬來回答。司馬昭聽出是郤正所教,反問劉禪怎麼回事。劉禪並沒反駁而是大方承認,惹得眾人嘲笑。這次之後,司馬昭認為劉禪是真的蠢,再也沒有為難他。
這個故事後來演變為成語樂不思蜀,現今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
3 # 風居住的街道5504
公元263年,魏國大軍侵入蜀國,一路勢如破竹。姜維抵擋不住,終於失敗。驚慌不已的劉禪為了保命,便光著上身、反綁雙臂,叫手下捧著玉璽,出宮投降,做了魏國的俘虜。
劉禪投降以後,魏王為了籠絡人心,封他一個食俸祿卻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使他和以前一樣養尊處優。
有一次,他請劉禪喝酒,席間叫人為劉禪表演蜀地樂舞。跟隨劉禪的蜀華人看了都觸景生情,難過得直掉眼淚。司馬昭看看劉禪,見他正咧著嘴看得高興,就故意問他:“你想不想故鄉呢?”劉禪隨口說:“此間樂,不思蜀。”意思是:“這裡很快樂,我並不想念蜀國。”
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樂不思蜀”這個成語。
-
4 # 雲外清都
三國時蜀國的劉備在駕崩之後,把皇帝的位置傳給了他的兒子劉禪。並請丞相諸葛亮來輔佐劉禪治理國家。劉禪有個小名叫做阿斗,他都當了皇帝后每天只會吃喝玩樂,根本不管事,還好有諸葛亮幫他撐著,蜀國才能一直很強盛,可是當諸葛亮去世之後,魏國馬上派兵來攻打蜀國,蜀國不但打不過魏國,他都還自願投降,帶到一些就大臣到魏國去當安樂公,繼續過著吃喝玩樂的日子,完全忘記自己的國家已經滅亡。
有一天魏國的大將軍司馬昭請阿斗吃飯,故意叫人來表演蜀國的雜耍,想羞辱這些蜀國來的人,舊大臣們看到這些蜀國的雜耍都非常的難過,可是他都卻高興的拍手說:“好耶,好耶,”一點都沒有傷心的樣子,後來司馬昭故意諷刺他說:“怎麼樣,在這裡過得開心嗎?想不想蜀國啊?”沒想到,他都開心的說,“此間樂不思蜀,”意思是不會呀,這裡有吃有喝有玩,一點兒都不會想念蜀國,司馬昭聽了在心裡竊笑,真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啊,難怪會讓自己把國家給亡掉。
後來大家就用樂不思蜀來形容,一個人過得很開心,都忘了要回家。
回覆列表
樂不思蜀
出自清代王韜《淞隱漫錄》:如果沒於洪濤;獲此妙境;真覺此間樂不思蜀矣。
典故來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晉漢春秋》記載,蜀亡後,後主劉禪被安置在晉都洛陽。司馬昭問他:“頗思蜀否?”劉禪答曰:“此間樂,不思蜀”
三國年間,劉備建立蜀國於川,為昭烈皇帝。劉備駕崩後,傳位劉禪,被稱之為後主。劉禪是個只知玩樂的昏庸皇帝,不知治國。諸葛亮在世時為劉禪選備的能臣,賢臣,在劉禪時期不被重用,反而寵信宦官內侍,導致朝政腐敗,國力衰弱。而這時,魏國卻逐漸強大起來。
在公元263年,魏國奇兵突至,攻佔國都,滅了蜀國。後主劉禪投降,被魏王封為安樂公,後又被安置在魏國都城居住。
這時魏國的真正掌權者是司馬昭,司馬昭想試探一下後主劉禪,免得養虎為患,給自己帶來麻煩,便宴請劉禪,此間發生的故事便是樂不思蜀的由來。
原文如下: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意思是:司馬昭宴請後主劉禪,宴會上故意安排了一些蜀國的歌舞,一旁的人為劉禪斷送江山為感到悲涼,可劉禪確是嘻嘻哈哈,毫不在意。司馬昭看到劉禪的表現,對賈充說:“真沒想到劉禪竟然會孱弱昏庸到如此這般地步,哪怕是諸葛亮在世,也不能長久的輔佐他,何況是姜維呢?”賈充說:“不是因為這樣,殿下又怎麼能夠吞併蜀國呢。”
有一天,司馬昭問劉禪,:“你思念蜀國嗎?”劉禪回答說:“這裡很快樂,不思念蜀國了。”郤正聽見了,求見劉禪,對劉禪說:“如果司馬文王再問你,你就哭著回答:"祖宗的陵墓都遠在蜀地,心裡悲傷,沒有一天不在惦念。"”
後來司馬昭又來問他是否思念蜀國,劉禪就按照郤正所教給他的話回答了。司馬昭聽後說:“怎麼像郤正說的話呢?”劉禪吃驚的看著司馬昭說:“確實像你說的那樣。”身邊的侍從們都笑了。
這便是“樂不思蜀”的大致情節。原來的意思是,劉禪昏庸,只圖享樂不思復國。後來比喻在新環境裡得到樂趣,不想回到原來的環境去了。
可是本人卻以為,這也是一種大智慧,明知復國無望,還不如麻痺敵人,從而保全身家性命。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