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心管家

    年輕人有孤獨症,有幾個方面原因:

    第一,獨生子女造成沒有兄弟姐妹可以交流,限制了思維;

    第二,父母更多是忙於賺錢,不重視學習陪伴孩子;

    第三,家庭,學校對孩子要求過多,使孩子壓力增大;

    第四,年輕人對自己要求不高,學習和工作的目的性不明確。

    這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問題,和學校,家庭,社會等因素很有關聯。

  • 2 # 拋物線心理

    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先確認是不是孤獨症患者,是不是真的得了孤獨症。從醫學來看,孤獨症等於是自閉症。有各種醫學表現形式能確認是孤獨症,其症狀有輕重之分,總體來說主要反映出患者不願意與人交流,語言發育遲緩,興趣比較狹窄、動作比較刻板等。

    如果年輕人是能正常工作,與人交流,動作正常不刻板,行為不怪異,這樣的年輕人不是孤獨症患者。只能說,這樣的年輕人是內向的人,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這種習慣並喜歡獨處的人的年輕人,一般做事專注、認真、細心,有好多值得性格外向的年輕人學習的優點。

    能放棄社交、放棄應酬,拋離繁雜的環境,一個人能夠靜心獨處,看書品茶聽音樂,這其實是人生的一大境界。

  • 3 # 中老年人心理諮詢

    首先,你提的這個問題很有意義,現在孤獨症、喜歡獨處的年輕人確實很多,但比例是多少,沒見有官方資料,我只就原因分析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是社會的快速發展,必然導致有些人跟不上節奏,因此甘願落後。社會的快速發展,技術的不斷更新,人才市場競爭的激烈,使許多人感到能力不足,自信心下降,因此陷入了迷茫之中,這樣的人容易患孤獨症,不喜歡與外界接觸,常常深居簡出,喜歡獨處。

    二是早年有過心理創傷,對環境有恐懼心理。在早年的成長過程中,受到過傷害,由於沒有及時處理,導致心理上有陰影,長大後害怕新的環境,這樣的人往往喜歡獨處。

    三是原生家庭管控太嚴,導致了人際交往困難。有些父母出於對孩子的安全著想,對孩子管控太嚴,長大後與人相處困難,甚至有社交恐懼,這樣的人容易患孤獨症,喜歡獨處。

    四是孤癖性格的人有喜歡獨處的特點。有些人天生就比較孤癖,性格特別內向,不喜歡與外界接觸,這樣的人喜歡獨處。但是這樣的人可能在藝術方面有天賦。

    五是職業壓力原因。許多服務行業,上班時和客人打交道多,心理壓力大,下班後喜歡擁有自己的空間,需要在長時間內恢復精力,這樣的人喜歡獨處。

    六是部分職場、情場失意者。在職場失意的人,如降職、受到嚴厲的批評、得不到上司重用、懷才不遇等,長期的鬱悶情緒容易導致喜歡獨處。情場失意更為嚴重,如失戀、婚姻破裂等,情緒得不到疏解,非常容易陷入孤獨,這樣的人容易喜歡獨處。

    孤獨症是比較嚴重的心理疾病,喜歡獨處卻因人而異。但長期的喜歡獨處容易導致孤獨症。我們知道,人是社會性動物,需要不斷的與人互動、與社會互動,長期喜歡獨處應當預防孤獨症的產生。

  • 4 # 如夢幻泡影風雲變幻

    說一說對於獨居青年這一社會現象的看法。

    其實有一個說法挺有趣,那就是獨居青年也被稱為“空巢青年”。目前在國內,已經超過5000萬年輕人選擇這種生活模式,而且還有與日俱增的趨勢。他們多分佈於一二線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這種情況尤為明顯。

    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是個人的問題,但是如此多的年輕人選擇相同的獨居模式,這就是社會的問題。

    通過了解發現,空巢青年大多也選擇單身,他們似乎更喜歡獨居和單身帶給他們的那份寧靜和孤獨。他們也會說偶爾寂寞,但是也沒想改變這樣的生活。

    獨居時間久了,會使人失去愛和被愛的能力。任何事情只有自己面對,所有困難也需要自己解決,習慣了一個人生活,也就習慣了一個人面對一切,沒有人會幫助自己,自己也不會去主動幫助他人。彷彿世界變成了孤立的單元,人與人之間不再有除了工作以外的交集。自己安好,便是晴天!再也不懂怎麼去愛別人,也不懂怎麼去接受他人的愛。

    婚姻雖然不一定是人生的必然,但它卻是一個人真正的成人禮。戀愛讓兩個人學會了如何去愛,如何去接受愛,如何替他人著想,如何去化解矛盾。一個人,無論如何優秀,都無法一個人完成這個過程。婚姻卻使人懂得了責任和犧牲的道理。從來沒有經歷過婚姻的一個人,無論如何也不會為了成全他人而犧牲自己的利益也好權利也好。他們在心理上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不會考慮他人,只在意自己的感受。

    獨居也是一種生活,單身也只是一種選擇。世上本有愛,獨居久了,獨居的人多了,也就沒有了。

  • 5 # 京城少年

    兩個原因,一是獨生子女的生活模式,二是網際網路摧毀了社交生活。

    前幾天我跟我老公說,你有沒有覺得搜尋引擎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疏離了?

    他說的確是,過去人們之間的對話,很多是用“問你個事”開頭的,然後互聊點近況、別人家的八卦,再約個酒飯。現在這種對話的比例大幅度降低。

    掏出手機一搜,什麼大百科沒有?多刁鑽的問題在問答上都有人回答,包括一些名師大咖的專業回答,不比很多熟人道聽途說的靠譜嗎?

    最近我覺著,就連早上一起遛狗的鄰居們,個個都有社交恐懼症,這種人際關係完全沒有任何利益關係,應該是最輕鬆的一種人際關係,然而我們這一代人的社交表現,還是明顯不如老一輩。老一輩能輕鬆自然的融入廣場舞的隊伍,年輕人連面對面說個hi都不自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那麼多人崇拜“流浪大師”沈巍肚子裡的墨水,自己又不怎麼愛讀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