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驫羴犇猋

    今天的政治家就不說了,我們就說說類似曹操,劉備這樣的古代政治家。說起曹操,人們就會有這樣的印象:奸詐,好色,狠毒,陰險。其做過的事有:屠殺,挾天子以令諸侯,建銅雀臺,統一北方,赤壁之戰,人們多冠以奸雄,好聽了也是梟雄。說起劉備,人們就會有這樣的印象:忠厚,仁慈,好哭,重情義,很多人願意跟隨他多是看重他的寬厚仁義。典型案例:趙雲跟隨劉備,諸葛亮出山助劉,徐庶入曹營而未獻一計,很多人都是看中他的人格而自願追隨他。他們做過的事我們幾乎都知道,他們的成就我們也都知道。而他們是怎樣的人,看看他們周圍是怎樣的人,以及周圍人對他的態度。下圖:劉備和曹操。

    我們知道最終曹魏統一北方,安定民心,為晉朝統一天下奠定基礎,而蜀漢則被曹魏給滅了。那麼,為何後來人多尊劉貶曹呢。後來人聽到曹操和劉備的故事多來自聽評書,說評書的則師承老師傅,都是那時的文化人,而文化人從哪編出他們的故事呢,是從《三國演義》看到的,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我們都知道,寫小說要有素材,他的素材哪來呢,《三國志》以及其它關於三國曆史的史書。下圖:羅貫中。

    羅貫中早年跟隨過張士誠,挫敗過朱元璋,所以說有文化的人都厲害,讀過史的人很厲害,讀過古代軍事史的人更厲害。就那麼一個小說家,就能搞過朱元璋。可惜,他跟錯了人。但見他也是個有抱負的人。下圖:羅貫中曾經的領導張士誠。

    羅貫中生活的年代處於元朝沒落,而明朝興起的時代,早年羅貫中體會過元朝統治下的生活,晚年的他則生活在明朝,而他的小說《三國演義》則成書於晚年。他還續寫過《水滸傳》。我們知道小說在描述歷史人物時,多以誇張描述,不像正史描述得中肯。正史的目的是為了記述史實,供後人瞭解借鑑,野史或小說的目的則多是表達一種願望,或傾訴一種情緒,是給老百姓看的。元朝時的民族政策不用多說,除蒙古族人,沒人喜歡,而明初朱元璋的統治也讓如同羅貫中式計程車大夫噤若寒蟬,讓其更向往劉備似的寬厚仁義君主。現實中的君主便如同三國中的曹操,雖有作為,但殺伐太重,我羅貫中有心入仕,但膽量不足,還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事,寫小說吧。下圖:疑心重重,殺伐心狠的朱元璋。

    在理想與現實的交織中,羅貫中寫就了《三國演義》。曹操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後人們都看清楚了,劉備對後人的正面影響後人們也感受到了。但今天人們對歷史人物評價多側重於對民族國家的宏觀貢獻和歷史正面影響,所以,我們看到,白臉的曹操不再白了,劉備依舊是素面。但當你周圍有曹操那樣的人,你會跟他交朋友嗎,要是有劉備那樣的人,你會被他吸引嗎。假如曹操能帶你拿到實實在在的人民幣,而劉備不能呢?你該如何抉擇?下圖:人民幣很吸引人,但劉備拿它買不了屬下一干人的忠誠。

  • 2 # 摩旅觀景

    好比2人創業,曹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勝劉這是個人綜合素質方面;又兼曹爺爺(過繼)是太監他爸曾買過大官,可見家底豐厚,家資也勝劉;人才方面曹初期有曹、夏候2家的人才,後期禮遇人才特別是郭嘉、許攸幫助他平定了北方;又攜天子以令諸侯可調動的資源遠勝於劉。如果不是他膨漲驕傲在赤壁失敗傷了原氣他成就更大,即使赤壁失敗沒過多多久元氣也恢復了。軍事方面他的素質也勝劉,初期收編青州兵(就是黃巾起義的兵)後期控制中央軍;曹又創了屯田制以充軍資;劉家氣數已盡,恆靈以來大失民心,只是到曹這離劉家倒臺火候還欠點,在加上曹的太監後代身份和他的做法並未取得門閥世族的支援,等曹丕取得支援後才稱得帝。

    在看劉,本身劉秀的東漢起始時劉秀家就沒落了,與劉邦的關係就遠了,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是西漢的人,與東漢皇帝家譜更遠了;家無資財,家族無人;個人素質遠低於曹,很長一段時間是有理想無藍圖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錯失亂世發展良機,後期強取西川已屬不易,天下三分就沒有他的發展空間了;政治人材方面前期也無;軍事軍隊更是無,軍隊都是別人給他的。

    好比現在普通人與王思聰比創業,能夠生活殷實已屬不易,想做到馬雲地步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齊全難上加難,這與你祖上是不是在清朝當過官沒多大關係,劉成功的是個案。聰聰則不同,隨便調動點資源就可以家底殷實,他爸全力支援的話那更不得了了。

  • 3 # 老壇歷史

    分析三國曆史,就曹操與劉備相比較,都是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

    先看曹操,出身宦官,後又為漢臣,一生殺伐無數,也未稱帝。但是世人對曹操本人都有異樣的看法,感覺曹操就是大奸之臣,就連傳統戲劇裡面人物形象都是白臉的曹操,奸臣之像。所以我們應該一分為二地看曹操本人,這與三國演義裡尊劉貶曹的手法有很大關係。生在那個亂世,曹操一開始用七星刀殺董卓,可見曹操實為大勇之人,但是失敗之後他又殺人,那個年代,殺人放火可以說是司空見慣,這與大環境有關係。後來又“二返長安”,一直坐在了丞相之位,可見他有勇有謀。實為東漢末年的政治家,文學家,曹操詩詞慷慨激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軍事家,一生之中戰爭無數,非常愛才,旗下也不缺乏謀士與大將,許攸,郭嘉等不計其數。歷史發展到一定程度,曹操地位提升,心裡膨脹,必然是有失節操或者說作風有問題。

    再說劉備,劉備雖然漢室正統,但是也為編草鞋出身。後桃園三結義認識關羽、張飛兩兄弟,可以說是左膀右臂,劉備生性軟弱,又重情義,所以旗下武將能臣也不計其數。為人謙虛,低調謹慎,但是也不乏野心。在曹丕稱帝次年自己也建立蜀國稱帝。名為蜀漢,實則建立以劉備為中心的政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碰瓷和訛詐屬於敲詐勒索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