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青史明言

    公元1644年甲申國難

    大明帝都北京城破

    李自成一路勢如破竹

    大多數明軍不戰而降

    崇禎帝不堪受辱

    來不及南遷

    無顏面對黎民百姓

    愧對列祖列宗

    最終焚燬皇宮

    上吊於煤山老樹盤根身亡

    大明亡

  • 2 # 使用者歷史痕跡

    當時的崇禎沒有選擇的餘地,就和項羽當時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一樣的結果,崇禎選擇了上吊,也是有原因的,不想屍首不完整,只能選擇上吊,心不甘情不願,帶著悔恨和遺憾走向生命的盡頭。

  • 3 # 少年曆史觀

    如果崇禎皇帝沒有殉國上吊自殺,那麼留給他的就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接受冊封李自成賞銀100萬兩,一個是選擇提前逃亡南京。

    一、首先我們談論逃往南京的可行性。在南京由於崇禎不容置疑的正統性,因此他可以迅速重建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

    當時李自成雖說攻破北京城導致明朝元氣大傷,但明朝的近三百年的根基尚且牢固,南方大半也都還在明朝手中,明軍尚有一百萬。崇禎依靠南京完整的領導班子迅速整合力量,勵精圖治,改正掌權初期犯下的錯誤,依舊可以抵抗住李自成的進攻。

    而反觀李自成的戰略地域就非常尷尬,北有滿清八旗的鐵騎虎視眈眈,南有崇禎南明的復仇之火。依靠農民軍的戰鬥力李自成可能很難抵抗八旗鐵騎的進攻,最終依舊是滿清與崇禎明朝的角逐。

    二、如果崇禎選擇冊封李自成,賞銀一百兩。那麼李自成就真的會因為崇禎的冊封而心甘情願的去擁護崇禎皇帝,當崇禎的馬前卒,平定其他農民軍和抵抗滿清嗎?至少我覺得不太可能,而我認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李自成想借此進入明朝的權力中央,總歸他的最終目標一定是當皇帝。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他倉皇退出北京城時還要進行稱帝儀式可以看出他的野心。

    兩種結果我認為逃往南京還是好一點的,至少有了東山再來的可能。而冊封李自成這就有點養虎為患的意味,開了這一個頭可能就會後患無窮。

  • 4 # 萬歲1148858845

    崇禎可以不上吊自殺但是幾年以後就會被殺!事實上當時所有人都清楚李自成是要改朝換代的,但是根據中國曆朝的潛規則必須先封王開國置百官再取而代之,從秦始皇到劉邦(楚懷王義帝封漢王)到劉秀(更始帝封王)到曹魏,西晉乃至南朝的宋齊梁陳,唐朝李淵最近的朱元璋(龍鳳政權韓林兒封吳王)所以李自成也要走這個程式而且他要的是秦王的封號,這是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前的封號,其意圖已經是不言而喻了!崇禎知道即使暫時封王李自成也不過是暫緩死亡時間而已,最後還是落得更始帝(被勒死),韓林兒(被淹死)的下場

  • 5 # 河南北漂男孩

    根據當時大環境和現實情況,他已無路可退,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黎民,而且,比較自負的他認為自己的改革,會重振大明,所以,他對失敗沒有提前預估。

  • 6 # 冰洺墨搖

    其實,如果崇禎帝肯放下面子或果斷南遷。崇禎帝,斷不會在1644年上吊自殺,大明王朝更不會宣告滅亡。幾次機會擺在自己面前,或因自己因素或外在因素,都宣告失敗。

    回到主題,崇禎帝有可能不選擇上吊自殺嗎?有。無外乎兩點,一是南遷,把都城移到金陵。二是接受李自成的劃江而治的提議。

    南遷:

    崇禎帝其實是挺希望南遷的,這在史料有記載,看到其它有些文章說崇禎不想南遷,其實是錯誤的。崇禎帝兩次想過南遷,可是文官的反對,讓本就怕承擔責任的崇禎在內因和外因的因素下無奈放棄了這個最完美的計劃。如果南遷,大明江山保,雖然南遷,但大明無疑還是當時的正統,因為不僅僅是漢族且有近三百年的國祚。大清雖入主中原,但不過只是割據一方的諸侯而已,還有一點至關重要,那就是可以看到清朝與李自成的軍隊互相搏殺,而明可做漁翁之利。哪怕清朝勝,哪怕此刻吳三桂依然降清,只要崇禎帝勵精圖治,外加百姓的齊心協力,清朝想滅明朝沒那麼容易。可因為崇禎帝的性格,讓他錯失了這個最好的良機。

    接受李自成的劃江而治:

    李自成在快攻到紫禁城的那刻,突然停止進攻,派信使傳話給崇禎帝:第一,讓大明承認他的政權的合法性,他的地盤不受明政府管轄。第二,大明要賞賜給他一百萬軍費。第三,大明如果滿足以上條件,他就撤兵且會幫助大明阻擊清軍。最後一個機會,崇禎帝拿捏不定,於是就把首輔大臣魏藻德找來商議,可也只是唯唯諾諾的一切聽崇禎定奪,把崇禎氣的夠嗆。李自成在城外看沒有任何回信,於是一聲令下,就攻入了北京城。對於崇禎來說,這也許是重新洗牌的好機會,最起碼可以試一試。但是,他沒有。

    李自成在最後依然在尋求大明王朝給他的合法性,正如小說《水滸傳》裡的宋江,雖都是起義領袖,卻都是希望自己領導的起義軍得到政府的認可。可李自成,大明王朝雖是他推翻的,可依舊不被政府承認,哪怕他當了皇帝,也不被世人認可。連死都成未解之謎,他一生不過是起義領袖,是正史鄙夷的,不過是造反者。而崇禎帝在最後還抱有一絲希望的吳三桂,卻當了明朝的叛徒,而又反清,成為歷史永遠被釘在恥辱柱上的人!他信錯了吳三桂,而光緒信錯了袁世凱,可見看人也要看準啊。

    雖兵敗,宣告大明王朝的結束,但不可否認崇禎帝為大明殫精竭慮,試圖挽大明王朝與傾倒,奈何在內有李自成強大的農民起義軍,關外又有滿清的鐵蹄。而自身的性格,種種因素導致崇禎帝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明滅亡。而他的選擇,無疑也給後人一種欽佩,寧願一死也不願做俘虜。在清朝,讓他葬入明十三陵的思陵,無疑也是對他死後的一個公正的待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佳能2470F4比2470F2.8畫質差很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