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俗世小僧
-
2 # 楊角風發作
他是真沒錢還,至少有四點可以證明:
最開始康熙帝發出追繳戶部欠款重賞親王爵位的時候,老十胤䄉是勸老八胤禩接下這個差事的,意思是能給自己人行行方便。但是當時的老八胤禩有自己的主意,所以沒有同意接下這個差事。
在八爺黨的門人和大臣們找來求助的時候,老十胤䄉還希望別人幫他還錢呢:
“你們誰借給我讓我過了這一關,我給誰燒高香。”甚至反駁老十四胤禵:
“你沒借錢你不愁!”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欠的二十多萬兩,確實超出了自己的償還能力。
大家注意當時四位阿哥的表情,只有老十是哭喪著臉,其餘皇子都是笑呵呵的,尤其是老九!
因為還不起欠款,所以老十胤䄉就想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蓋戲樓,這玩意水分太大了。
你可以說是花了三十萬兩蓋起來的,也可以只花了幾萬兩,自古包工程水分就大。
老三可以借錢編書,老十自然也可以借錢蓋戲樓,而他早不蓋晚不蓋,偏偏選在這時候蓋,說到底就是為了掩飾自己沒錢的囧境,如果有錢,完全沒必要頂風作案。
只是後來被老四胤禛識破伎倆,結果對他是一頓批,最後包工頭問他還蓋不?
他上去就是一巴掌:
“還動個屁啊!”本來錢就不夠,再花錢,更還不起了!
被逼無奈的老十隻能聽從老九的建議,到前門大街賣家當。
如果說他是故意做做樣子的,那麼他的福晉自然不會哭天喊地攔著,沒有必要演戲演成這樣啊?
如果老十僅僅做做樣子,那麼沒有必要把家當都搬光,更沒有必要把人家陪嫁的東西都拿出來賣,這玩意換誰誰願意?別忘了他的福晉可是阿巴亥博爾濟吉特氏,烏爾錦噶喇普郡王之女。
甚至都說出你算什麼男人,連個家都養不活的話來!
而老十沒有辦法,硬生生的把福晉推了個跟頭,揚長而去……
後來老十在前門大街上鞭打了田文鏡,這也是老四胤禛跟田文鏡設下的苦肉計。
而老十也不傻,目的也是為了拉老八胤禩下水,你們都不幫我,我就打朝廷命官,拒不還錢,到時候皇阿瑪追究起來,你們也不好看。
最後老八急忙趕過來制止了他的行為。
後來埋怨老九,你非給他出餿主意,現在好了,老十要被關宗人府了!
老九這時還說出:
“要不,咱們給他二十幾萬兩銀子?”老八胤禩反過來就是一句,當初我早就說了讓幫他還賬,你不聽!
由此可見,老十確實是沒有錢!
最後大殿上康熙帝還訓斥了一頓老十,說到底,他是真沒錢啊,錢都被他揮霍一空了。
所以,很多人理解老十這次賣家當完全是有錢不還故意的,其實不想想,哪有皇子明明有錢,還願意被關半年宗人府,而不還錢的?
-
3 # 傻客氣
從劇中前後劇情來看,十皇子是真沒錢了。理由如下:一、在後面追比國庫欠款總結大會時十皇子攀比三皇子,說皇帝偏心,康熙指出三皇子在編書佩文韻府,而老十修戲樓,捧戲子,還有臉和他比。看來這個老十雖然受父親疼愛(康熙又多賜了他一處院子),有錢,但是擱不住他亂花,把錢造沒了,沒辦法還款。二、老八和老九商量老十當街打田文靜的事,老九說他故意讓挑唆老十上街賣家當,原來預備擠兌太子的,結果沒成功,老八說老九早應該把老十的欠款換上,這一鬧至少要去宗人府圈禁半年,後來在朝堂上果然應驗了。從這兩個人的對話看,十皇子是真沒錢。三,還是從老八老九的談話看,老十本身並沒有什麼心機,就是簡單粗暴的直人,被人利用當棋子,不會有別的心思。還有一個證明,太子第一次被廢,牽扯到十三阿哥,老十說了一句讓人感動的話:張中堂,我素來和老十三過不去,但是說老十三調兵謀反,我不信。這是在給對手洗白,老十是個真性情的人,後來四皇子登基也沒有過分為難老十,應該是看老十是個沒心機的人,不會對自己有什麼威脅吧。
回覆列表
第一不會沒錢。
忘了是在哪一集了,康熙老爺子因為老十去前門大街變賣家當而大發雷霆嚴厲訓斥時提到給老十的奉銀是一萬八千兩/每年,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大約為現在200元人民幣,(當時的銀子還是非常堅挺的,物價也不想現在這麼高)劇中康熙還說賜給了他一座莊子。有人可能會說對於窮人這麼多錢確實不少,可是這個皇子大手大腳慣了依舊不夠花,好吧按這個想法來,當時老十被康熙圈進宗人府之前八阿哥和九阿哥曾私底下說可以給老十湊齊國庫的欠銀,所以十阿哥當時肯定是有辦法弄到錢的。
第二,絕對不是別有用心。
康熙王朝後期最大的權力鬥爭莫過於九子奪嫡,鐵桿八爺黨的十阿哥肯定是和太子黨勢不兩立的。在殘酷爭奪下各皇子心懷鬼胎更多的是暗地裡鬥智鬥勇,能參與鬥爭中的皇子智商起碼不會是小白吧,誰會傻啦吧唧的明著和你說我就是不還錢,我皇帝爹下的命令我就是不聽。當時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去江南籌錢賑災,九阿哥偷偷給江南官紳寫書信讓他們別出錢進而讓四阿哥的差事辦砸了,像這種事才是別有用心的。在繳還國庫欠款的事件裡,站到十阿哥的角度一想就很明瞭:國庫的錢就是我爹的,兒子花爹的還用還?再說借錢大爺要錢孫子的老話兒這不就出來了,雖然我欠你錢了但你逼我要了我就不開心。何況都是要臉面的人你上來就問我催收我就乖乖給你了,臉面掛不住威嚴也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