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多肉小厲預售雜交種子
-
2 # 唐長老多肉札記
感謝肉友“七色Sunny73”的邀請!一些多肉長得太相似,有什麼方法可以快速記住且區分?
目前大家養的最多的多肉植物就是景天科的多肉,而其中尤以擬石蓮屬的多肉品種數量最為龐大,可以說是多肉市場上的主力大軍,在加上它們之間很多品種都可以相互雜交,所以就出來很多血統相近且株形相似的多肉品種,比說月影系的冰梅、貝瑞、草莓冰和阿爾卑斯月影、阿爾巴白月影、阿爾巴佳人、阿爾巴國王、阿爾巴美妮、白海等等,經常讓人傻傻的分不清楚!下圖圖一為阿爾巴白月影,圖二為白海!
長相相似的多肉如何快速記住且區分?這個沒有簡便方法可言,只能靠平常仔細觀察以及知識的積累才行!我認識的多肉品種算比較多了,而且區分品種也是比較快的,但現在隨著雜交新品的不管湧現,很多出新來的品種我也不認識了,所以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快速記住且有效區分那些讓人臉盲的多肉品種。下圖圖一為阿爾巴佳人,圖二為阿爾巴美妮!
就我的經驗而已,題主要記住這些讓人臉盲的多肉,且快速區分它們,最有效的就是做好這兩點:其一多看多記。網上一些比較權威的多肉網站上都有很多的多肉品種介紹,再加上一些多肉論壇肉友們的曬圖,題主每天沒事就可以翻看一下,區分不清楚的就看看別人是怎麼說的(畢竟臉盲的不會是你一個人),久而久之自然就會記住了!
其二多養多觀察。一些特別容易臉盲的多肉品種,題主可以收集來養一下,而在養護的過程中不斷的觀察,這樣你很快就能找出它們之間的區別來了。而自己親自去動手養護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畢竟很多時候實物跟照片的區分是非常大的,就像TP和稜靜這兩種多肉,沒養之前我是無論如何也搞不清楚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的,但養過之後才發現它們的顏色和葉片形狀差別還是蠻大的。下圖圖一為TP,圖二為稜靜。
總而言之,只是看別人說的話,理論畢竟是很抽象的,就算我們心裡記住了,也只是紙上談兵而已,只有自己親自去實踐了,將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起來,我們才能真正的掌握事物之間的差異,區分多肉植物亦是如此!
-
3 # 園藝印象
多肉植物品種數以萬計,其中不乏外表非常相似的品種,比如佛珠與情人淚、觀音蓮與凌錦、旭鶴與紫樂、紫珍珠與彩虹、黑王子與巧克力方磚、高砂之翁與彩虹之舞等,這些多肉植物不僅外形相似,而且狀態還會根據日照時長以及季節的變化而變化,確實叫人傻傻分不清。
怎樣快速記住多肉植物的名字,並且區分一些相似的多肉植物?多植物品種數以萬計,完全記住其名字難度不小,即使是養多肉多年,也不一定能一一認全,但區分相似的品種確實有些小技巧:
1、看葉片形態:
即使外表再相似的多肉植物也有細節上的不同,最容易區分的莫過於葉片形態了,細節上的不同往往是突破口,比如:葉片厚薄、先端尖或圓、有無白粉、上色後葉色變化、是否帶錦等,都是區分"多肉雙胞胎"的關鍵詞,就像大家傻傻分不清的佛珠和情人淚,其實只需要記住佛珠葉片是溜圓的就行了,帶葉尖的必然就是情人淚了!
2、記住鮮明特徵:
每一種多肉植物都有自己鮮明的特徵,比如:肉質葉透明度非常高的玉露、葉片薄如花瓣的法師、葉片肥厚帶有黑邊的烏木、葉片緊緊內包的冰梅、月影系、容易群生的觀音蓮等,這些都屬於鮮明特徵。
3、象形的最易區分:
多肉植物取名非常有特色,其中也不乏很多象形的品種。比如:葉片像熊掌一樣的熊童子、葉片圓潤如珠的佛珠、葉片毛茸茸形似兔耳的紅兔耳、葉片如同串串銅錢的錢串、葉片帶有疣狀條紋的條紋十二卷、葉片層層包裹如同玫瑰花的山地玫瑰等,這些都屬於象形的品種,也是最容易記住和區分的品種。
4、記住簡單分類,縮小認知範圍:
多肉植物雖然數以萬計,但是一般都有明確的分類和歸屬,記住簡單的分類可以縮小認知的範圍。比如:法師系列葉片薄排列成盛開的花瓣、十二卷玉露類肉質葉晶瑩剔透、景天類大都葉片端莊如蓮座、東雲系葉片肥厚霸氣十足等,學會歸屬類別縮小範圍後區分品種就簡單多了!
總結:每一種多肉植物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掌握這些關鍵詞,學會區分多肉品種的實用小技巧,你也可以告別品種盲,成為"多肉詞典"!
回覆列表
多肉太相似,有些是因為環境不同,花盆不同,澆水不同,根系健康程度不同,最後導致的狀態差異。
還有相似是園藝品種雜交篩選,以及變異品種的相似。雜交品種很多能繼承母本形狀顏色特點,但是因為雜交融合其他品種基因,子代形狀顏色會有些改變,多多少少能看出來。
比如桃蛋雜藍寶石,可以看葉子形狀,大體更接近桃蛋(母本),但是又可以觀察到有藍寶石輕微的稜角影子。如果遇到一些不知名雜交品種,可以透過這個方法,判斷出母本。
另外就是從細節入手。比如,阿爾巴佳人跟西施。葉型大小顏色,幾乎一模一樣。但是,它們依然有區別。這個時候就要看小細節,就是葉尖,阿爾巴佳人的葉尖紅色,而西施的葉尖透明的。可以快速區分。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你本人的見多識廣,以及觀察能力,你認識的越多經驗越多,辨識能力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