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路人甲的快樂
-
2 # 熊貓宿舍
首先要看借書的人是誰。
如果曾經借過的人,又把書完整的還給我了,還是可以借的。
如果曾經借過的人,把書弄壞,弄的很舊,就會拒絕借他。
如果自己放心不下借這個人,也可以拒絕。如果很放心,就借嘍。
正所謂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朋友之間有好東西應該共享。
-
3 # 請到我的夢裡相遇
願意。而且允許不還。
喜愛讀書的朋友,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記憶:親朋好友來了,發現一本好書,愛不釋手,借去讀,過了好多天,也沒見來還,時間久了,雙方都會忘記了這本書。許多年後,整理書櫥,才發現扉頁上的名字,“你還有一本書在我那,哈哈”,“啥書啊,不記得了,嘿嘿”。
這些年,我有一些忘了還的書,也有一些忘了還我的書。
這些書,已不再是一本簡單的書了,存在的意義被“忘了還”放大,早已成了彼此友情的見證。她們無論安放在書櫥,或是遺落在一個小角落,佈滿灰塵,顏色泛黃,青春不在,但她們永遠是沉澱在歲月裡的一朵清純的花,靜靜地開著,默默地陪伴著我們,一生一世!
-
4 # 溫州美文【前言】
讀書,借與不借都要愛讀書。記得我在讀初中時,讀到過一篇課文叫《黃生借書說》,作者是清代文學家袁枚。他的觀點是“書非借不能讀也”,意思就是借書的人會讀書,不借書的人不會讀書。
“書非借不能讀也",這個觀點在當時可能行得通,現在看來有點偏面。也就是說買書藏書的人不會讀書。本人認為讀書不在於借與不借,而在於愛不愛讀書。不愛讀書借來也沒用,愛讀書人沒地方借買也買來讀。
本人借過書,也把書借給別人。但是我不是所有人來借就借給他們的,我碰到過好幾種人。第一種人很講信用,自先講好一天還就一天還,兩天還就兩天還。第二種人不講信用,上次借去的沒還,還要借第二次。第三種人不愛護書籍,歸還時不是這裡撕破就是哪裡缺頁。第四種人就是隻借不還,問他,他說丟了找不到了,或者說借給別人看了。
【一】守信用的人可以借書給他。借書也要講信用,不講信用也只能借一次,第二次肯定不會有人借書給他。我以前很愛讀書,同時也喜歡買書。書的種類也很多,有武俠小說的,也有言情的;有古典的,也有現代的;有戰爭的,也有偵破的......總之很多了。
來問我借的人有我的朋友,還有鄰居。我的堂叔很守信用,書也保護得很好。說好啥時候還就啥時候還,就連颳風下雨他也不忘還書,他說:“書看完了就得還給人家。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這種人我很敬佩。
【二】不守信用的人別借書給他。第二種人就是不講信用的人。這種人最好別把書借給他,借給他則是有去無回。
有個人,也是我的朋友問我借書。我問他要借什麼書?他說借《白髮魔女傳》。我把書找來給他,借時我就告訴過他:“這書我還沒看完,你看完馬上把它送來”,他也點頭同意了。過了五天,我問他把書看完了沒有,他說沒有。過了八天,我問他他說還沒看完。等第十天我問他要書,他說:“書丟了,找不到了”,我心裡不悅。以後和這位朋友也漸漸地冷落了,這應該是人品問題。
【三】不愛護書籍的人也別借書給他。在借書人當中有些人確實不愛護書籍。借給他時書保護得好好的,等還回來卻是破舊不堪。不是這裡撕了幾頁,就是那裡書面“吃”掉了,真的好心痛。叫他賠吧,都是鄰舍叔伯,低頭不見抬頭見,人家不難會情還是我難會情。不賠吧,自己心裡感覺委屈。算了,自認倒黴,下次肯定不會再借書給他。後來他問我借,我就沒借給他了。他跟人家說,說我小氣,我就小氣,我就不借給他。誰叫他不好好愛護書籍?不愛護書籍就不是一個愛讀書的人。
【四】只借不還的人也別借書給他。有些人借書只借不還,這種人最讓人頭疼。有一個人在我這裡借去三本書,一本是《繪像古今小說》、一本《初刻拍案驚奇》、還有一本是《今古奇觀》。可是過了一個多月,他都沒把書還回來。我急了,問他書呢?他說在家裡放著,還沒看好。都過去一個多月了還沒看好?該不會是弄丟了吧?
我跟著那個人來到他家,書在他家的寫字檯上放著一本也沒少,他說他還沒看完。於是我便叫他儘快看完,只要沒丟就好。儘管如此,下次來借也不借書給他。
【小結】你願意把書借給別人麼?借書之事,不借給他難,借給他又難。不借吧,說你小氣。借吧,把書弄丟了,自己悔氣,真是進退兩難。
對於上面敘述的四種當中,第一條最好,講信用,這種人可以長期交往下去。第二條可以不借,因為這種人不講信用,有借無還的賠本生意想必也沒有第二次。
讀書之人應該好好讀書,好好愛書。書是精神食糧,書是人類文明建沒中的寶貴財富。借書可以讀書,關鍵是要養成自覺讀書的好習慣。只有愛讀書,才能學到更多知識,更好地為祖國現代化建設服務。
(插圖源於網路 感謝)
回覆列表
我會把我的書借給別人。
自古就有“書非借不能讀也”的說法,就像我,借來的書會更加珍惜,更多的擠出時間來閱讀,也會多做讀書筆記,記錄好詞好句,好像是一種心理作業,哈哈,很奇妙。
同理,我也希望我借出去的書受到如此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