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離子

    漢代秦,唐代隋,其實揭示了封建王朝的一個規矩:重大變革後的政權需要一次徹底否定後才能穩固下來。

    在封建社會,重大變革總會帶來巨大風險,甚至有覆滅之災

    其實秦朝和隋朝雖然時間短,卻為華夏文明貢獻出不亞於漢唐的功績與貢獻,比如秦朝郡縣制、隋朝科舉制,都是秦隋之首創。

    但重大的變革,勢必影響相關集團的利益,因此哪個政權做重大變革,覆滅的危險就越大。

    秦隋的君主嬴政與楊堅,都是敢於擔當,敢於吃第一個螃蟹的的偉人。

    其實並不只是秦漢、隋唐是這規矩,封建政權初期都難逃或多或少的變革,也都會出現這種否定的做法。

    但它們很幸運,都在自己政權範圍內完成了這次否定,例如宋朝的“兄終弟及”,最明顯的明朝燕王朱棣的“靖難之役”,都是在內部將初期變革中的矛盾進行了消化。

  • 2 # 劉小胖幸福生活

    好人難當,兩個王朝短命

    秦朝的建立,結束了春秋戰國的混戰時代,成就了千古一帝秦始皇。隋朝的建立,結束了魏晉南北朝以來的亂世,成就了楊堅的豐功偉績。它們有兩個共通點,一個是結束了群雄混戰的亂世,另一個是維持的時間都很短,秦朝從前221年到前207年,僅有15年,隋朝從581年至618年,僅有18年,都是二世而亡。那麼,為什麼這兩個朝代都如此短命呢? 一是人心未服 秦和隋雖然都大一統,但畢竟分裂的時間太長,勢力眾多,被佔領的勢力或國家的人民未必真心臣服,只是迫於強權壓力。就如,張良是南韓的貴族,雖然南韓滅亡,但他無時無刻不想復國,項羽亦是同樣情況,他是楚國末代上將項燕之孫,從小就教導不忘國仇家恨。隋朝同樣是取代宇文家的江山,宇文化及等人在隋煬帝落難之時同樣是在背後捅了他一刀。 二是君主暴政 秦國能統一六國,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全民皆兵,利用軍功制捆綁全華人民,普通階層有了晉升的空間。這在戰爭年代起到十分大的作用。但完成統一,進入和平年代後,這一套就不管用了。過於嚴苛的徭役導致民不聊生,平民百姓已經沒有軍功這條上升階梯。秦始皇修建長城、馳道、阿房宮,幾乎徵發了全國的勞動力。戰爭過後本該修養聲息,但秦皇確實變本加厲。隋朝也是如此,雖然開國君主隋文帝勵精圖治,體恤民力,實現了開皇之治,國力大大增強。無奈這些老本還不夠他的兒子楊廣揮霍。隋煬帝治下,征討高麗,調動百萬軍民,修建大運河,興建洛陽宮殿,每一樣都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此暴行當然是激起了廣大人民的反抗。 三是氣候問題 恰好秦和隋兩個朝代都是處於小冰河時期,氣候寒冷,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導致農作物失收,土地乾旱,百姓民不聊生。為了生存,農民紛紛起義,奪取糧食,諸如陳勝吳廣,瓦崗寨等農民軍此起彼伏的原因皆是如此。 在這三重因素的影響下,兩個帝國都在短短十多年內傾覆,俗話說得好,“創業難,守業更難”。他們的滅亡恰好都為下一個盛世作嫁衣,秦滅後大漢成就了中國第一個皇朝高峰,連通西域,聲傳羅馬。隋之後的唐朝國力更是達到了中國古代的最巔峰,四夷進貢,八方來朝,好不威風。可以說,他們都是因為吸取了前朝滅亡的教訓。當政者,需要體察民情,愛惜民力,適時安排國家政策,不能橫徵暴斂,苛捐雜稅,遇到天災是更要發揮幫扶作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放到現在也是合適不過的。

  • 3 # 彼其之子

    只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還有就是漢唐命好。秦隋已經統一天下,而後只是因為些特殊原因,讓漢唐直接接手。每次長期分裂後的大統一,都會有很多不穩定因素,如果統治者不行的話,沒有能力解決這些因素,就很容易給別人做嫁衣。

    如果沒有秦隋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你覺得劉邦就一定能統一天下嗎?李淵就一定能統一天下嗎?統一後又是否能穩定局面?他們會不會成為秦隋?

  • 4 # 泡麵侃史

    回答小友這個問題,我決定分開解釋,秦朝中國封建歷史的第一個王朝,但是命短二世結束,最後大漢興起,但是歷史的口碑確實秦高於漢朝,這是為什麼呢?秦朝的貢獻還是非常的大的,但是史書一般都是讀書人寫的,也就是人寫的,秦朝焚書坑儒,這樣不免會讓讀書人感到不適。

    所以寫史書的時候不免會黑化一點,但是實際秦朝的功績還是很大的,萬里長城,統一文字,度量衡什麼的,但是秦也是幹了不少的壞事,在統一的時候,趙國的40萬軍隊的滅殺等等這樣的事情也是讓秦國名聲不好。

    隋唐,隋朝也是短命,但是隋朝的科舉制和大運河也是讓很多人受益的,但是隋朝存在感太低,也沒有讓百姓感覺到有什麼福利,史書當然會有點忽視這個朝代,名聲也是不會太好的。

    唐朝,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給百姓帶來的福利多,大家生活的好,世界人民都敬仰,當然會高呼好,但是大家忽略了,隋朝,秦朝都是在經過長時間的戰亂統一的國家,所以希望我們後人在看的時候,對這兩個朝代多點寬容。

  • 5 # 惠集讀書社

    秦隋短命主要是苛政造成的。

    民力可用,但不能盡用。秦修長城,挖阿房宮,徵南粵,卻不知道人民需要生息。且律令嚴酷,民眾不勝其擾。

    隋修大運河,三徵高句麗,對內也殘酷對待民眾,極用民力,民怨沸騰。

    本來建國之初就是百廢待舉,不讓百姓休養生息,則王朝難以安寧。

    如漢,唐,明及他王朝開國之初,雖然也有戰爭殺戮,但沒有全面爆發,僅在小部分範圍內,故其國可長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上爸爸媽媽不愛自己孩子的機率高嗎?身邊到處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無限的愛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