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渝泉1

    可以肯定的說,李成梁的軍事才能,尤其是功績,根本沒有超過戚繼光。有人評價兩人的作戰方法說,戚繼光打的是圍殲戰,斬草除根趕盡殺絕;而李成梁多是打的擊潰戰,打而不死殺而不絕。也有人說,李成梁有養寇自重之嫌,此舉就是為了得到朝廷的重用。而一旦狡兔死就是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所以說李成梁很懂得這個道理,儘管勝戰連連,但始終保持有敵人可打,以此得到朝廷的長久重視。而看看戚繼光打光敵人後,朝廷不再重用後,下場就比較悽慘。

  • 2 # Homier

    謝邀。個人認為,二者是無法比較的。李成梁的軍事思想和戰場能力更適用於大軍團、大兵種作戰,對於內陸戰場的排兵佈陣,各軍隊間作戰的配合以及進攻防禦間的轉換更為出色。而戚繼光作為抗倭名將,更擅長於小兵種戰役和各種條件下的遭遇戰。至少以我所讀史料中,還沒有見過戚繼光領著幾萬幾十萬人衝鋒陷陣的。

  • 3 # 二曲人

    按照《明史》的記載,李成梁的軍功超過了戚繼光,李成梁因軍功封寧遠伯、最後官至太傅,年九十而卒,這是戚繼光不能及的。但如果說軍事才能,兩人各有所長,表面看應該是不相上下。戚繼光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繼光鎮薊州,練兵防守,少戰事而邊廷安寧。李成梁鎮遼東,主動出擊,以殺伐保邊境不受侵犯。如果按照《孫子兵法》的理論,戚繼光應勝李成梁一籌。但朝廷以殺敵賞下,鼓勵多殺敵人,成梁的作為適應了朝廷的導向,於是成梁的斬殺敵人,被奉為明朝開國二百年來未有之戰功,本人封伯爵、子孫世襲,並給予後人官職蔭庇,可以說是榮耀至極。但李成梁最大的毛病是殺良冒功、報喜不報憂,身處邊庭之遠,自行其事,有充足的資財作後盾,大量賄賂朝廷官員,上下其手,包裝自己。後來,萬曆也發現了李成梁的毛病,就罷了其官職。李成梁大器晚成,四十餘歲才發跡,萬曆初年得到張居正器重,鎮遼東顯才能。也曾因張居正的倒臺受到牽連,但遼東離不了李成梁,還得依靠李成梁。成梁鎮守遼東二十餘年後已經近七十歲了,被免職後,居家休養,但遼東邊防不寧,萬曆只有重新啟用七八十歲的李成梁,然而,成梁老毛病是改不了的,有人上疏彈劾,萬曆裝著看不見,聽不著,硬是力挺,還給成梁加級為太傅。可惜年歲不饒人,九十歲死於任上。

  • 4 # 125878215蜂獾

    謝謝邀請,由於李成梁姑息養奸,沒有把女真人斬草除根,反而和努爾哈赤的弟弟給了親家,努爾哈赤在李成梁幫助下作大作強,這些女真人從骨子裡就有反叛基因,對於這些女真人斬草就是要除根,只要時機成熟這些女真人必定反叛,李成梁這種斬草不除根的作法,必然造成努爾哈赤作大作強,勢力強大,努爾哈赤的軍隊越來越強大,並建立後金,割據佔領大明朝大片土地,直接導致大明朝國力衰落,在大明朝強大的時候就不應該心慈手軟,就應該狠下心來把這些野蠻女真人斬草要除根,把女真男人全部斬盡殺絕,姑息養奸為大明朝留下後患,李成梁就是漢民族的千古罪人,姑息養奸,終成大患,李成梁就是漢民族的漢奸走狗,滿清強大後對漢民族從來不心慈手軟,剃髮易服,揚州十日屠城,實現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強迫漢民族穿滿清服裝,男人剃頭留長辮子,戚繼光對倭寇從來不心慈手軟,一律斬盡殺絕,而且打殲滅仗,不留後患,李成梁在戰略方針上就失敗了,豺狼就是豺狼,就是要斬草要除根,姑息養奸免留後患。

  • 5 # 新年快樂123新年

    李成梁多年經略遼東 與戚繼光比戰功 誰大誰小不好比較戰場不同不好說 抗倭寇的經略是胡宗憲訂的。從這個角度看李略勝一籌

  • 6 # 張細水

    放眼古今中外,軍事才能超過戚繼光的都屈指可數。

    戚繼光消滅的敵人沒有白起、朱可夫這樣的名將多。但他負責指揮的人數也少。在南方剿滅倭寇,麾下最多時萬餘,主力部隊只有幾千。在北方對抗蒙古,最多時麾下五萬餘。為什麼要說戚繼光的軍事才能強?我們逐條來看。

    一、會練兵。江浙人從古至今能打仗的不多。戚繼光能從義烏農村訓練出來一支百戰百勝的勇武之師。放眼古代在江南水鄉,我只看到孫武有這個才能。孫武當年訓練吳王三百宮女也許是傳說,但他令吳王稱霸諸侯,肯定是也是從江南打造出了一支百戰之師。

    二、會發明創造武器和陣法。針對明軍面對倭寇的武士刀難以防禦,創造性的發明了狼筅、虎蹲炮、鴛鴦陣等一堆武器及戰法。到了北方對針對蒙古騎兵特點編練車營等等。古代也有自行發明武器陣法的,比如岳飛破金兵連環馬用的鉤鐮槍。

    三、會建防禦工事。明朝之前的長城非常單薄,戚繼光到薊州戍邊。把長城改建的能攻能守,固若金湯。要不是吳三桂放滿清入關,至少再巔峰、再牛X的八旗軍都要繞開薊州這段經戚繼光修繕的長城入關。中國古代誰能靠城牆打的北方遊牧民族喊爸爸的我心裡沒有人選。

    四、會總結寫兵書。中國古代著名兵書中有他的《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等,這幾本兵書也受到了曾國藩的追捧,用來訓練湘軍。

    五、愛兵如子。真正的把士兵當兒子。戚繼光最反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打法。他一輩子追求最小的戰損比(具體數字就不拿出來囉嗦了)。戚繼光部下人數少,但對抗的敵人可不弱。雙方無論是數量和武器裝備均未到碾壓的層面。古代官兵追著農民起義軍打,近代洋人攆著八旗揍,戰損比也低。但這些是不對稱戰爭。壓根沒有可比性。古代愛兵如子的將領也很多。但愛兵的目的多有讓士兵效忠拼命的因素。有幾個能象戚繼光一樣,殺敵數千,死亡不足百都要自省反思的?

    李如梁這種養患自重之徒,壓根不配拿來和戚繼光比。借戚繼光的詩來說: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外賣的價格比店內的價格貴,而很多人寧願點外賣也不到店裡吃,這是消費升級的表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