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人自有妙計v
-
2 # 偽文藝大叔陳先生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又被稱為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談到京劇的名稱,有必要先簡單說一下京劇的產生過程。
京劇的歷史有200餘年,它萌芽於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的四大徽班進京,當年是乾隆皇帝80大壽,以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春臺班為代表的眾多徽班藝人進京獻藝,並且一炮而紅,在京華之地站穩了腳跟。此後幾十年,徽劇與漢劇不斷交流合作,同時在充分吸收了崑曲、秦腔以及其它地方戲特點的基礎上,在19世紀下半葉逐漸發展成熟為京劇,這一時期出現了著名的“同光十三絕”、“伶界大王”譚鑫培等。京劇的鼎盛時期應該是在民國六年(1917年)以後,湧現了大量宗師級的京劇藝人,例如“四大名旦”、前後“四大鬚生”等,呈現出流派紛呈的繁盛局面,我們現在所見的各流派的開山鼻祖基本上出現在這一時期。
京劇的名稱和政治、地名、聲腔等息息相關,例如京劇、京戲、京調、平劇等,都是因為該劇種產生於北京(後改名北平)而得名,“京劇”一詞始見於清光緒二年的《申報》,“京調”一名出現在清末,宣統年間大量前往上海演出,上海人稱之為“京調”;進入民國後,上海梨園界多為北京來的京劇藝人掌班,正式命名為“京戲”。
皮黃、二黃、黃腔等名稱的由來則和京劇的腔調有關,之前說過,京劇的產生與徽劇和漢劇合作有很大關係,這也是著名的“徽漢合流”,當時徽調“二黃”和漢調“西皮”並奏成為時尚,因而誕生了以皮、黃為主的劇種,稱為皮黃戲,這也是京劇的雛形,民間也成為黃腔、二黃等。
國劇一名則是和政治文化因素有關,自京劇產生以來,得到了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的喜愛與欣賞,更漸漸取代崑曲數百年在中國戲曲藝術界的地位,京戲成為中國的最大、最完整、最堅強的劇種,成為了中國的國粹,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的藝術地位,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張名片,因此被稱為“國劇”。
-
3 # 神諞秦腔
從乾隆皇帝八十大壽時四大徽板進京演出使,京劇開始了它的藝術發源成長道路,在徽班的基礎上,徽、漢、北三派藝人的合作,最終在北京形成了以唱皮黃為主的京劇。它經歷了一個演變的過程,大體在道光二十年(1840)前後至同治年間,即19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這個階段。
京劇戲班是由北京的徽班過渡來的。道光末葉,徽班已經不再以安慶花部諸腔與崑曲為號召,而演化為以唱皮黃腔為主的戲班,並且還以皮黃劇目為主佔據了戲劇舞臺。所以,北京的觀眾雖然在習慣上仍把三慶等叫“徽班”,但它實際上已是“北京化”的皮黃戲班了。再從北京戲班報官具結的材料看,於同治、光緒、宣統時期,絕大多數的戲班不再將“徽”字冠於班名之上了,但也沒有冠寫“京”字或冠以“二黃”與“皮黃”的。據咸豐國喪停戲後,同治二年(1865)開禁,戲班又始報班的史料看,三慶班領班程椿(即程長庚)報班,就未註明是屬何種腔的戲班;四喜班領班人袁聽泉、張發祥報班,則寫作“自攢琴腔戲班”,也不再寫“徽班”字樣了。待到同治六年(1867)開始,陸續有津、京藝人與戲班被聘赴上海演出後,滬上觀眾才有“班”稱“京班”、“調”曰“京調”的稱呼,用意在於與“徽班”、“徽調”相區別。之後,又由班名轉化為劇種名稱“京劇”或“京戲”。戲班、劇種既被外地觀眾冠以姓“京”,這就說明它已經形成為獨立的戲曲劇種了。
因此上說京劇大概在,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前後形成於北京。京劇不是土生土長的劇種,而是以南方進入北京的徽班為基礎,融合徽、漢二調,吸收崑腔、京腔(即弋腔、高腔)、梆子腔(亦名秦腔)、琴腔、柳子(雜腔小調)的藝術成分,在花部亂彈諸調與雅部崑腔的競爭中,逐步衍變而成的。它以唱二黃、西皮為主,藝人自稱“亂彈”,京中人稱“二黃”或“皮黃”,外地人又稱“京調”、“京二黃”、“京腔大戲”、“京班”、“京戲”。清光緒二年,即公元1876年,“京劇”之稱始見於上海。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國民政府南遷,北京改稱北平,京劇改稱平劇。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建都北京,統名為京劇。
-
4 # 沅汰
京劇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戲曲種類,也被稱為“國粹”、“皮黃戲”、“平劇”,它是清代由多種地方戲曲在北京不斷匯聚、融合而發展而成,至今約有200年左右歷史。
到了道光年間,湖北楚調也進入北京,與安徽的二黃掉融合,產生了“皮黃戲”,後來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吸收了崑腔、京腔、四平調、撥子、柳枝腔等,最終在清末形成了京劇。
1840年前後,京劇逐漸在全國流行,稱為最主要的戲曲劇種。到了同治、光緒年間,京劇更是盛行,也出現了享譽全國的明星級著名演員,例如被稱為“老生三鼎甲”的程長庚、余三勝和張二奎。並形成了許多著名京劇流派,例如梅派(梅蘭芳)、尚派(尚小云)、程派(程硯秋)、荀派(荀慧生)、覃派(譚鑫培)、餘派(餘叔巖)、馬派(馬連良)、麟派(周信芳)等。
京劇藝術比其它戲曲劇種更誇張、集中,形成了唱、作、念、打完整的一套體系和風格,表演時具有鮮明的色彩和強烈的節奏感,被稱為中國的“國粹”。
京劇本身的歷史雖然不是很長,但京劇其實是繼承、融合了中國千年文化和各地戲曲精華髮展而來,博大精深,在戲曲藝術領域是名副其實的“國粹”。
回覆列表
京劇曾經的名字叫“二皮黃子”
這是京劇出“遠門”的叫法,北京天津就叫平劇,而京戲京劇的叫法是傳到十里洋場上海灘的時候被上海一些貴族稱之為京劇,京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