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任之
-
2 # 橘玄雅
題目中問,“歷史劇、宮鬥劇裡經常看到,皇帝將某某嬪妃關進宗人府,將某某阿哥、親王關入宗人府。這個宗人府究竟是什麼單位?”
清代宗人府是管理清代皇族,也就是愛新覺羅家族的機構。清代的皇族分成宗室和覺羅兩部分,太祖及太祖親兄弟的後人稱為宗室,太祖的幾位叔伯和幾位祖叔伯的後人,被稱為覺羅。宗人府的功能就是管理這個“宗室”和“覺羅”。
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皇帝將某某嬪妃關進宗人府,將某某阿哥、親王關入宗人府。】
是因為題主沒有分清“皇族”和“皇室”。所謂皇族,指的是皇帝的本家親屬,和皇帝同姓的都叫皇族。而所謂皇室,指的是住在紫禁城內的皇帝、皇子一家人。清代宗人府是管理【皇族】事務的,而不是管理【皇室】事務的,所以宗人府並沒有關押後宮嬪妃或者關押阿哥的權利。
當一位阿哥獲封爵位,離開紫禁城,獨自生活的時候,他便從【皇室】變成了【皇族】,歸宗人府管理了。
-
3 # 歷史雜貨鋪
來人啊,把八阿哥給我關進宗人府,類似的劇情在很多有關清朝的電視劇中都出現過,皇親國戚們在當時最怕的就是被關進宗人府,康熙的太子聽到要把他關進宗人府後都直接嚇的癱倒,那麼宗人府到底是個啥地方,能夠令太子都聞風喪膽?
宗人府是明清時期專門管理皇家事務的一個機構,皇帝的宗族名冊都是他們管,平時的時候就是記錄宗室子女的身份,包括他封爵的時間,生死的時間,以及安葬之類的各種事,都要全部記錄在冊。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宗室內部想給皇帝說什麼,都是先報告給宗人府,宗人府在去給皇帝彙報。
除此之外宗人府還有一個職能,那就是管理犯錯的皇族,皇帝的宗室犯了錯也是要懲罰的,一般情況下來說,不是犯了大錯絕對進不了宗人府,進去宗人府基本上就出不來了,一般能進去的人不僅僅是犯過大錯,而且身份不低,皇帝又不想殺他,於是乎將其關進宗人府,值得一提的是進了宗人府從此便沒有盼頭。
皇親國戚進去之後等於無期徒刑,有趣的是身份特殊的在裡面還會有奴僕伺候,當然他們也是隻能住在大牢裡,並且一輩子都是這樣,用兩個字形容就是等死。宗人府的一把手基本就是皇帝最信任的一個親王擔任,這個親王都是鐵面無私的,畢竟要面對的全部是皇族之人。
有的時候皇帝還會把犯錯的皇室成員交給宗人府去審問,這個時候宗人府便要和戶部以及刑部共同來斷案,雖說皇室成員都是要給宗人府處理,為了避免一家獨大,審問的時候,還是需要其他部門的人在場。
-
4 # 師明禮
(1)出現時間:明朝.
(2)職能:皇家宗室各種事務。
(3)明朝時期的宗人府。
歷史沿革:
①洪武三年(1370年)設立,名為大宗正院。
②1389年,改名為宗人府,長官由親王擔任。
④其後宗人府改歸禮部管理,長官稱為經歷司。
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並正一品掌皇九族之屬籍,以時修其玉牒,書宗室子女適庶、名封、嗣襲、生卒、婚嫁、諡葬之事。凡宗室陳請,為聞於上,達材能,錄罪過。初,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為宗人府,並以親王領之。秦王樉為令,晉王棡、燕王棣為左、右宗正,周王橚、楚王楨為左、右宗人。其後以勳戚大臣攝府事,不備官,而所領亦盡移之禮部。其屬,經歷司,經歷一人,正五品典出納文移。(《明史》卷72)
(4)清朝時期的宗人府。
設立時間:順治九年。
長官:宗令---親王或郡王擔任,後爵位無限制。
左右宗正,左右宗令:各一人,共四人,輔佐宗令,初期以皇族有爵位者擔任,後期無限制。
府丞:主管漢文冊籍。
屬官:約70人左右,輔佐官員。光緒時期記載宗人府有辦事人員219人。
宗人府的權力:清入關早期權力比較大,凡是宗室和覺羅的事情都可以插一手,乾隆以後,宗人府的權力縮小很多,遇到宗室或者覺羅的婚喪土地或者人命官司,宗人府不能獨自審理,必須配合六部中的相應部門會審。
宗人府地位:居內閣和六部之上。
-
5 # 古風散人
“宗人府”出現在電視劇中,大多是清宮戲。這個機構在明朝就出現了,最初叫“大宗正院”,後改稱宗人府。清朝沿襲了明朝的這一機構設定。
上圖影視劇中的宗人府
清代的宗人府位居百衙之首,班列內閣、六部之前,是全國最高級別的行政機關。愛新覺羅氏入主中原後於順治九年(1652)沿襲明制設宗人府。宗人府的首長是宗令,由親王、郡王內選充;副佐為左右宗正各一人,由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內選充。下設有經歷司、左右二司、銀庫、黃檔房、空房、左右翼宗學、八旗覺羅學等機構,根據《光緒會典》記載,宗人府及其下屬機構共有職官二百一十九人。
宗人府的首要職責是掌管皇族屬籍,纂修“玉牒”(皇家族譜)。從清王朝第一代皇帝“太祖”之父起,他的本支是“宗室”’伯叔兄弟之支為“覺羅”。凡皇族生兒育女,繼嗣、婚嫁、封爵、授職、升調、降革及死亡,都要報宗人府,宗人府根據各族呈報的材料,造冊登記匯存檔案。宗室登入黃冊,覺羅登入紅冊。生存的人用紅筆寫,死亡的人用墨筆寫。每到十年彙纂“玉牒”,編纂玉牒的方法是以帝係為統,以長幼為序,宗人府在每屆纂修玉牒之年,都要成立玉牒館,玉牒館的正副Quattroporte官由皇帝從宗正、宗令及滿漢大學士、禮部尚書、侍郎、內閣學士中選拔“欽派”;總校官由現任府丞照例充任;提調以下各職由宗人府屬官選派。不屬於宗人府的官員,由各有關衙門諮送。玉牒館不是常設機構,玉牒纂成之後,玉牒館即行散館,到下屆纂修再行組建開館。
注意上圖宗人府位置,大約位於現在的國博北部靠近長安街一側,離天安門最近的衙門,可見其地位!
宗人府還負責繕造皇族功勳官員的名冊,凡是王公、將軍以及一般宗室、覺羅的議處、議敘(考功議獎)都由宗人府辦理,有兼職的文官會同吏部辦理,武官會同兵部辦理。
對皇族子弟進行教育也是宗人府的職責,左右翼宗學有學生二百多人。八旗覺羅宗學有學生三百多人。
宗室、覺羅的贍養、撫卹,遇有婚喪等事的“恩賞”銀兩也由宗人府負責辦理。
最後一點,也就是宗人府經常出現在電視劇中的主要原因:皇族的訴訟案件則由宗人府根據案情分別會同戶部、刑部辦理。宗室、覺羅獲罪,判處監禁,不在刑部系統的機構中執行,宗人府設有“空房”(主管監獄的機構),由堂官委派司官二人、筆帖式四人掌“圈禁罪犯”事務。
-
6 # 我是眉宇
在中國歷史上, 歷朝歷代的皇帝最擔心的就是那些各鎮一方的軍隊將領、地方貴族有可能倚仗控制在他們手中的部隊和財富與中央抗衡。西漢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中晚唐的藩鎮割據都是前車之鑑, 很多顯赫一時的帝王都被攪得焦頭爛額。
清王朝的先祖們在入關伊始, 謀劃建立一個嶄新帝國的時候, 就特別提醒自己, 萬萬不要重蹈中央受制於地方的覆轍, 於是特別在國家制度建設上下了一番功夫, 為子孫們建立起一座中央集權的權力金字塔。
這座金字塔是這樣的: 最高的權威當然就是皇帝。皇帝以下,主要有內閣、軍機處、六部、都察院、理藩院以及管理皇族宮廷事務的宗人府和內務府。這些機構雖然各有分工, 但實際上互相牽制, 便於皇帝的直接控制。全部軍事、行政、財政最終幾乎完全集中在軍機處, 而軍機處的一切政令都要聽從皇帝的安排。
省一級最高軍政和行政長官為總督和巡撫, 他們掌管一省或數省, 但是管理省級財政、民政、司法的藩司、臬司卻不歸他們管,而是直接聽命於中央六部中的吏、戶、刑部, 可以直接向中央彙報,職務也由皇帝任命,總督和巡撫只能監督他們,而沒有直接的管理權。透過這種相互牽制的制度,地方權力為清廷牢牢控制著。
宗人府是皇家宗室的管理機構,比如各宗室子女的詳細資訊皆由他們記錄,同時也負責培養皇室成員對皇帝的忠誠度,並向皇帝舉薦有用的人才,當然這些人才只限於皇族內部。
皇室成員也是會犯錯的,既然是管理皇族,這些犯錯的皇族自然也是由宗人府來處理。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皇子、后妃聽到宗人府三個字,都會膽顫心驚,他們一旦被關進宗人府,能夠再次走出來的可能性是極小的,基本上等同於終身監禁,當然也不排除一些例外。不過,他們雖被囚禁,待遇還是不錯的,還是會有奴僕來伺候的,只不過沒有人身自由,只能在裡面坐吃等死罷了。
宗人府對於皇帝來說關係重大,那麼誰又會是宗人府的一把手呢?宗人府的一把手名為宗人令,通常由皇帝最為信任的親王來擔任。宗人府內設有不同的部門,分別掌管著不同的事務,比如左司、右司、銀庫、空房等部門,所謂的空房其實就是高階的牢房。據《光緒會典》記載,宗人府及所屬各部門共有職官219人。
宗人府看起來權力很大,作為九五至尊的皇帝其實也有擔心。為了遏制宗人府的權力,當皇族成員需要懲治時,需要會同戶部、刑部來共同定罪,只不過人還得關在宗人府的空房內。同時皇帝對宗人府的親王們,謹慎的防止他們插手朝廷事務和各省的權力。
從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宗正院開始,後改為宗人府,共存在了五百餘年。辛亥革命以後,隨著清王朝的滅亡,宗人府也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
-
7 # 不信青史盡成灰
宗人府,一個讓皇室成員膽寒的地方。在電視劇中,大家應該都見到過宗人府,尤其是清宮戲。
的確,宗人府是明清兩朝設定的專門負責管理皇室成員的機構。主要的職能有兩個,一個是大家都知道的審理、處罰犯罪的皇室成員。清朝規定,皇室成員沒有死罪,也就是說即便是犯了不可饒恕的罪責,也只是由宗人府進行監禁,沒有人身安全的威脅。宗人府還有一個重要職能不為外界熟知,便是管理皇室成員的檔案。相當於皇室成員單獨的檔案局,負責皇室成員一切的檔案記錄與整理。例如哪位皇子生了一個兒子,哪個公主嫁給了某個大臣的兒子,某年某月賞賜了哪個后妃等等。
宗人府設立於明朝,設立之初叫大宗正院,後來改為宗人府。清隨明制,將宗人府的設定沿用下來,用來管理皇帝族內的一切事務。
根據清朝檔案記載:
“宗人府宗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俱各一人。宗室王、公為之。府丞,漢一人。正三品。其屬:堂主事,漢主事,經歷司經歷,並正六品。左、右二司理事官,正五品。副理事官,從五品。主事,委署主事,俱各二人;筆帖式,效力筆帖式,各二十有四人”。以上官職不多做解釋,只說一下宗令。宗令,就是宗人府的最高掌管者,清朝一般有皇帝最為新信任的親王、郡王擔任。我們熟悉的恭親王奕訢,在咸豐朝就是擔任宗令一職。
宗人府與內務府、詹事府、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太醫院共同組成清朝中央官制的帝室部,管理皇室內部的各項事務。
回覆列表
簡言之,宗人府就是管理皇族人口戶籍的地方。
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冊,按時撰寫帝王族譜,記錄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號、世襲爵位、生死時間、婚嫁、諡號安葬等,這些事都要由宗人府來干預。
從秦朝開始,沒了封建,但是這麼多皇家人口要管理啊,所以就有了宗正。宗正在周朝時叫宗伯,位次三公,為六卿之一,掌邦禮。《周禮》謂為春官,設大宗伯,卿一人,以小宗伯為副,所屬有肆師、大司樂、大祝、大吏等官。輔佐天子掌管宗室之事,掌對天神祖先的祭禮,並掌宗廟中和宗族內各種禮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宗伯與後世的禮部尚書一樣,是掌管祭祀、禮儀的管制。但是由於周朝時分封制,各諸侯國覲見周王這些事都要由宗伯操辦,再加上各諸侯國有很大一部分是姬姓,所以宗伯也負責管理皇家人口。
但是到了秦朝,分封制沒了,但依然有很多皇家人口需要管理,所以就誕生了宗正。一直到宋朝,宗正都是負責皇家人口管理的單位。
明朝建立後,先是設立大宗正院,後改為宗人府。宗人府也就從此誕生,並一直延續到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