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季我努學社
-
2 # 彩雲東昇戴寶山
清朝採取屠殺高壓政策趁虛奪取天下後,到康熙開始從滅身為主轉為攻心消滅精神為主,在軍事上不敢支援和製造火器,只注重冷兵器,當人的精神鬥志和道德進取心麻木後,冷兵器更難操作。因此清朝從康熙後期已經開始走向衰落了。而華夏民族從明末清初就開始走向大衰落和倒退了。清朝的功績在於中止了大屠殺政策,使人口得到了恢復和發展。清朝不推行女人裹小腳也是文明的表現。至於文字獄等手段是維護統治的手段,特別是少數民族統治大華夏,蠻夷統治文明本身就是天下的不幸。
-
3 # ZYY720605
清朝在乾隆執政中期達到了巔峰,但沒維持多久就盛極而衰,乾隆去世後僅過了40多年,歐洲列強的堅船利炮就敲開了大清的國門,使大清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為何滑落如此之快,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乾隆在其執政後期好大喜功、貪圖奢華、他六下江南、擴建圓明園可謂勞民傷財,而窮兵黷武發動的幾場不必要的戰爭更是耗盡國庫存銀。任用貪官和珅造成吏治腐敗、無官不貪。閉關鎖國使大清與外界隔絕,最終被歐洲趕超,而自己還渾然不知。二. 人口增長過快加劇清朝衰敗,康熙中期清朝進入穩定時期國內無戰亂髮生,以及番薯、玉米的傳入使人口增長迅速,康熙中後期人口突破一億,到了乾隆後期人口增長至三億。而耕地面積、勞動效率沒有改觀。大量人口無地可種,流民乞丐比比皆是,造成社會矛盾激化,各地叛亂起義頻發。 三. 歐洲列強發展迅速,與清朝差距越拉越大。以瓦特發明蒸汽機為標誌,英國為首的歐洲國家迅速進入到了工業時期,兩次工業革命又使歐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逐步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而大清閉關鎖國,仍然還停留在農業、手工業時期,這種差距在乾隆嘉慶時期還不是很明顯,畢竟廋死的駱駝比馬大。但到了道光時期爆發的鴉片戰爭,使這種差距徹底暴露,也使大清進入到了萬劫不復的黑暗時期。
-
4 # 春秋拾遺
因為當西方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呈現出一番新氣象時,清朝依然沿著封建社會原有得發展路徑往前走,因循守舊,不知也不願改變。當時的世界形勢是近代化,而清朝依然和中國先前的朝代並無兩樣,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技術是農業社會的傳統經驗,觀念仍不離四書五經,試問,這樣的傳統守舊落後、與世界大勢背道而馳的國家,豈有不衰落之理?
回覆列表
清朝由盛而衰的原因有很多,這裡我無法一一敘述,僅僅就乾隆朝,所謂清盛世期一些不太和諧的圖景,簡單談談清中期可能存在的衰敗隱患。
首先是用兵過濫。當然,並不是說戰爭就一定導致王朝走向衰敗,用武力抵抗侵略,敉平一些地方割據與叛亂,是維護國家統一的必要手段,那麼為什麼說清中期用兵過濫?這主要是從兩個來看:其一,任何一個王朝建立初期,都有一個對外擴張期,這本屬正常,但同樣的一個王朝之地理邊界亦有一定限度,也即對外擴張須有一定限度。這一限度主要是由國家官僚機制的執行效力所影響,也受傳統、認同等多方面因素制約。超出這個限度的對外擴張就是窮兵黷武。始於1762年的清緬戰爭最初本起因於緬甸侵入雲南普洱,但隨戰事發展,乾隆帝企圖壓服“南荒小夷”卻使整個帝國陷入了戰爭泥淖,最終也僅取得緬甸名義上的臣服。其二,對內部叛亂的敉平本也屬常事,但使用的方法未必僅有武力制裁一種,且打且撫才是正途。金川之役即是顯例,單一的平叛手段使清王朝耗銀逾億,而其功不顯,給清的盛世蒙下陰影。並且,每次用兵失敗都有高階將領負責,如張廣泗被誅,這種頻繁的用兵不利造成了皇帝與軍政要員的緊張和民間的恐慌。
張廣泗
其二是人口的迅速增長,而生產效率未見大的飛躍。依靠開墾邊荒和引進高產農作物帶來了人口的巨大增長,但普通百姓的生活亦愈發貧困。清中期大量的乞丐和遊方的僧道遍佈帝國的各個角落,他們與國家編民爭奪著生存的資源。普通民眾(不管在鄉村亦或城鎮)表現出的對乞丐的嫌惡(因貧困和生存資源的被爭奪)和對遊方僧道的恐懼、懷疑(對其掌握不為人知的超自然力量,且據此為惡);由於大量乞丐、遊方僧道帶給社群太多的陌生人員(流動人口),都給傳統社會造成一種緊張的氣氛。
乾隆
其三,康雍乾三朝吏治改革未見明顯實效,不論雍正的養廉銀亦或乾隆朝議罪銀製度,都未能有效遏制官員的貪腐之風,嘉慶朝和珅案的清算轟動朝野,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乾隆朝貪腐之烈(和珅或許是一個重大典型,但不會是一個特殊的個例)。同時,雍正朝開始的奏摺制度雖然企圖加強高階官員(地方督撫及中樞要員)對屬下的監督及互相的監督,但遺憾的是,大部分官員並不信任這一秘密渠道,奏摺多為敷衍(乾隆曾多次申斥此事),反而適得其反,這一舉措大大加深了皇帝對高階官僚的不信任。
和珅
以上種種:窮兵黷武造成的府庫空虛和皇帝與軍政要員間的緊張感;人口增長形成的貧困和地方社會的矛盾重重;吏治改革的低效所造成的官員貪腐成風,且官僚和知識分子道德淪喪,皇帝對高階官僚的不信任對給這個王朝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乾隆朝的偽稿案和關於妖術引發的一系列案件均與這些情狀密切相關,且這兩次大風波所造成的朝野上下的恐慌深深動搖了清的統治基礎。
參考文獻:
1.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2.孔飛力:《叫魂》
3.蕭一山:《清代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