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梁說試
-
2 # IT幻想者
你好,我從事教培訓育行業6年了,對於你提的這個問題我回答一下:
培訓行業的工作量和薪資與機構大小是掛鉤的,機構大,效益好的,各崗位工作量都是比較大的,薪資呢,肯定也比較高。但是各崗位之間的差異化也是比較明顯的。
從機構的運營角度看:
第一個環節:推廣
上圖是我簡單寫的推廣工作,但工作內容會比上圖多,就不詳細說明了。從推廣的職責來看,每天的工作量和校區的成本是有關係的,所以工作量就和預算掛鉤了,舉個例子:某培訓機構一個校區,一個月的推廣預算是5萬,推广部主要就是要想辦法用5萬塊錢拿到比較多的優質客戶資訊,給到銷售團隊。所以說做推廣就需要花最少的錢,拿到最多,最優的客戶資訊。
第二個環節:銷售
上圖是我簡單寫的銷售工作,但工作內容會比上圖多,就不詳細說明了。從銷售的職責來看,每天的工作就是從推廣拿過來的資訊,然後進行電話/網路邀約,進行面銷/網銷。所以說銷售就是為了成單。
第三個環節:上課
上圖是我簡單寫的老師工作,但工作內容會比上圖多,就不詳細說明了。從講師的職責來看,每天的工作就是上課、備課、點評作業,教好每一位學生。
第四個環節:售後
售後不是某一個部門或者是某一個人的崗位職責,有班主任,有些機構有就業老師等等的。
從一個培訓機構的運營來看,各崗位職責不同工作量不同薪資也就不同了,培訓市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各崗位都不是拿固定薪資的。
而且整個公司的運營流程(上圖所示),各個崗位之間都是有影響的,想要在培訓機構以較少的工作量拿高薪資,就需要整個團隊配合熟練, 做好各崗位職責。
-
3 # Signor任
工資是不錯,但職業瓶頸也明顯!發展空間受限!
每天都是上不完的課!
而且,很多教育機構的老師,會選擇自己創業開名師工作室,
我做個對比,看完你就明白了……
求穩定,就去學校做老師;
求高薪,就去機構裡做老師。
在學校有周末和寒暑假,
在機構無週末和寒暑假。
在學校是教書育人,
在機構既是賺錢的機器,又是教書育人。
在學校,家長待你如上帝,
在機構,你待學生如上帝。
大致就這些吧!
關於老師,一些在行業裡待了幾年的人都清楚,就是機構賺錢的機器。
教育機構老師的日常工作大概有以下幾點:
1.授課,每天都授課,能夠給你排8小時課,絕對不會排6小時;
2.教研,課程沒有排滿的情況下,就在辦公室參與教研;
3.批改作業,教育機構每次課後都會佈置作業,也是需要及時批改;
4.跟家長反饋,在家長群裡及時的回答跟教學相關的內容;
5.參與招生,偶爾有一些市場活動需要參加,當然,有時候還會涉及到講座;
6.如果是管理的話,還會涉及到跨部門協作和人員管理。
這基本上就是教育機構裡面老師要做的工作了,很具體了……
當然,除了關注具體工作以外,作為在教育行業待了八九年的資深運營狗,
我也還要多講幾句培訓機構的那些事,
因為這涉及到教育機構老師的個人職業發展問題:
關於老師,一些在行業裡待了幾年的人都清楚,就是機構賺錢的機器。
美其名曰:傳授知識。
大部分機構裡面,都有一套完整的機制培訓老師快速上崗,應屆畢業生1個月培訓後就可上崗,
這也是為了儘量減少教師離開為機構帶來大的損失。
第二,教育機構去培養老師的時候,一般是讓老師按機構希望的模式去成長,比如說:你是一位英語老師,但是機構為了讓老師有專長,同時又不能太全面,所以把老師的培養方向切分為:聽、說、讀、寫,每個老師只專於一門,這樣子的話,老師出去創業的風險就大大降低了。
另外,一般老師只管教學,很難去接觸到市場和銷售,這不是因為老師能力不行,而是機構怕,怕老師知道如何招生,如何銷售,最後學了幾年就出去單幹了。
老師一旦出去單幹,機構損失的不僅僅是人力成本和員工流失,更需要考慮的是老師帶走學生,帶來長期的損傷。畢竟學生的教學成果都是老師教出來的,而家長和學生認同的也是老師,老師離開,學員跟著流失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在教育機構做老師,還是得擺脫成為機構賺錢機器的問題。做好教學的同時,八小時以外也需要考慮個人職業發展規劃。教師的職業瓶頸跟銷售是一樣的,也是很明顯的,但是長板也很明顯。很多教師從機構出來以後,大部分會選擇創業,但是因為個人只懂教學,不懂機構運營邏輯,不懂銷售,只知道努力教學,提高成績,帶來口碑和轉介紹,所以創業往往是很難成功的。
回覆列表
教育培訓行業在我看來還不錯,當時薪資與工作量是成正比對。首先,他們的薪資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課時,課時多了工作量大,薪資自然就好一些。其次,跟你課程有關,如果你是英語或者數學物理,那麼收入會好些,因為補課學生一般都會選擇這三類。最後,不論哪個行業,薪資還有工作量都與你的職位還有付出成正比,職位高收入高,付出多,收入高。石家莊這邊做培訓行業的,勤快點的,收入都在大幾千一萬左右,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