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銀山翠雲齋
-
2 # 書法功課
對於接觸書法時間較長的同志們來說,經常會聽到、見到“勢”這個術語,什麼“取勢”、“筆勢”、“體勢”等等,各種解釋、說法都有,讓人云裡霧裡摸不著頭腦。
那麼書法中的“勢”究竟指的是什麼?
其實這是個老問題了,由於書法這門學科沒有固定、標準的術語,導致大家對一個詞的理解都不一樣,比如“中鋒、側鋒”這種基本的概念解釋都不固定,更別說“勢”這種形而上的詞了。
先說第一個解釋——姿勢、形態。
比如下面三個“不”字,分別出自虞世南、米芾、王羲之,同樣一個字,虞世南取“靜勢”,寫的很穩當;米芾取“險勢”,字形傾斜;而王羲之取“動勢”,用牽絲表現出筆鋒的運動。
這是一種解釋,很簡單,還有其他解釋嗎?有的,這就是張懷瓘記載的所謂草聖張旭的“五勢”。
中國書法中有所謂的筆法傳授譜,類似陳氏太極等傳統秘技的傳承歷史。經過大概是這樣:王羲之——王氏子孫——智永——虞世南——陸柬之、陸彥遠——張旭,張旭的弟子很多,其中包括顏真卿,此外還有鄔彤——懷素等其他脈絡。
可見張旭是根正苗紅的二王一脈傳承人。
那張旭是怎麼論述“勢”的?
張懷瓘的記載是這樣的,說書法中有五勢,就是五個筆勢:一曰鉤裹勢,二曰鉤弩勢,三曰滾筆勢,四曰豎筆勢,五曰奮筆勢。
可以看出,張旭這裡說的“勢”不是對整個字的描述,而是指字的一部分,是字組成構件。張懷瓘後邊還記載了三十幾種筆勢。
有人說,咦!這不就是我們說的偏旁部首嗎?確實,這跟偏旁部首的思路很像,只不過,偏旁部首是文字學裡對漢字部件的拆分,而張旭所講的“勢”,是書法中對漢字部件的理解,一個來認字,一個來書寫。
張旭所說的勢,(1)每個筆勢都有固定的名稱,固定的點畫搭配;(2)每個筆勢都是一次運筆寫成的;(3)一個筆勢表示筆鋒固定的路線。
有人說,古人是不是閒的,明明有偏旁部首,為啥還搞出這麼一套筆勢理論?
這是因為,認字跟寫字完全是兩碼事,日常手寫追求的是速度,放到今天也是,除了寫作業,估計沒人願意一筆一畫地寫,太費勁。那用筆勢來書寫能提高書寫速度同時達到美觀的效果的嗎?
完全可以。只要善用筆勢,可以把很複雜的字簡單美觀地書寫出來。
比如繁體的“無”,筆畫多到二十幾筆,寫起來很費勁,而且不容易寫好看。那古人如何用筆勢思維寫這個字?
下面是王羲之聖教序中的無,可以看到,王羲之只用了兩個豎筆勢二筆就寫出了一個行書的無。
筆勢稍加移位或多幾個來回,便可以有無窮的創造力。孫過庭的“似”字,是豎筆勢寫了四個來回。
文徵明的“花”字,上面草字頭其實也是豎筆勢移位兩筆寫出
其他更復雜的應用不一一舉例。
所以用“勢”的思維去書寫漢字簡直是古人感天動地的創舉,瞭解這點,其實大大增加了我們對書法的理解。很明顯的比如筆順問題。
下面這個“成”字,現代漢語要求第一筆是橫,但書法中都是先寫撇?這種現象該如何跟人解釋?
為什麼這個“隹”不是“丿-丨丿”而是“丿、丿、丨”?
其實這都是因為古人在寫字時是按“筆勢”的思維來的,他們在長時間的摸索中已經總結出了可以固定的筆勢、寫法,而這一點對於不知道筆勢含義的書法練習者恐怕是難以理解的。
書法這門學問或者技術,看似低門檻,誰都能擺弄兩下子,但真正知道里面門道的卻沒有幾個,不是會認字就會寫字,兩者還差十萬八千里。
以上。
-
3 # 藝術生活阿興
書法章法的勢連,應該是指書法中“勢”。那究竟何為“勢”,這是一個相對抽象的概念。用通俗的話講,大家都知道水電站是如何發電的,其利用的就是水高低落差產生的勢能,從而推動發電機進運轉而產生電能。書法的“勢”同樣可以這樣理解。
書法的“勢”表現最為明顯的應當屬於草書。其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看起來龍飛鳳舞,錯綜複雜。但字與字、行與行流暢無比,這就是草書“勢”的表現,即上字的落筆之勢既是下字的開筆之勢。
-
4 # 牛鳴霄漢
所謂"勢連",我以為是指書法講究點畫上下筆、字與字,乃至行與行之間的呼應關係;講究體勢、行氣貫通,這是書法章法特別是行草章法的基本要求。
王羲之巜筆勢論》中有一句話是"牽引深妙",說的就是這種"勢"。意為筆畫間的牽引連帶,深奧而微妙,用的好就會讓作品神采飛揚,表情達意。
但具體操作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它要求,上一筆的結束動作,就是下一筆的起始。其間的遊絲,可斷可連,但氣不能斷。如能做到像蔡邕巜九勢》中說的"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那就是高手了。
有資料上說,王獻之在學張芝、王羲之的基礎上,獨劈蹺徑,創造了一種"非行非草"的"大令體",筆勢飛動,豪邁恣肄。其代表作巜中秋帖》,被稱為"一筆書",可謂"勢連"的典範。
回覆列表
書法章法的勢連是取決於“一點是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的道理,章法的勢連是決定一篇書法作品是否成為整體還是拼揍的,東拼西揍的書法只會如積薪、如運算元,不成整體,難以取勢,但是無勢之作可得四平八穩的感覺,會被不肯在書法上花費時間與精力者所稱道,如印刷體的排布,美術字的安排都不會出有表現風格充分的手寫體中的勢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