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佰秀農業
-
2 # 王兮平
優質的農資經銷商呢,有幾個標準!
第一呢,就是經營時間要長,那麼市場存在一個優勝劣汰的規律,他居然做了這麼長的時間,肯定是有一些過人之處的。
第二呢,就是口碑要好,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所以呢,咱們大家都說這個店所經營的農資商品質量好,那麼他的商品質量就不會差到哪裡去。
第三呢,就是看有沒有各級機關單位呀,部門那發給他一些榮譽證書牌匾,如果有的話,他一定會掛到最醒目的位置上。
第四個最關鍵的還是說根據自己的需求去購買農資商品。不要的一味追求含量高,純度高,有時可能不是用你本身種植的作物。
-
3 # SDNHT
實話實說現在農資行業,基本飽和了,我畢業了就做農資,剛開始感覺還好做,後來慢慢的,感覺越來越難做,原因,現在國家整頓的比較厲害,基本沒什麼假產品了,也就是說,大廠家小廠家,效果都好,那麼,問題來了,這有什麼關係呢?小廠競爭不過大廠,小廠就降價,來博得客戶的人了,這樣一來,市場就破壞了,現在的糧食價格有比較地,老百姓一般都會選擇小廠家的產品。現在生產農藥化肥的廠家數不勝數,甚至還有一些廠家直接給零售商對接,搞的市場亂七八糟。
但是話又說回來,剛畢業做農資也可以,第一,可以學點植保知識一類經驗,第二,可以學習一些營銷技巧,第三,可以掙一桶金,一般待遇,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
4 # 剃了毛的
我是廠家的,跑過很多地方,只能說農資店看產品效果和價格了。現在我們廠家更願意直接對接零售商,因為代理一級級往下放,到零售商手裡不知加了多少倍。但現在雖然也對接很多零售商,更多的農資店還是把價格提的很高。這點暫且不說,只要零售商願意相信廠家,其實業內來說,越是大廠越是沒啥效果,很抱歉得罪了同行朋友,但誰家往上數不是農民出身呢?越是小廠越是需要競爭,國家查的嚴,弄一個專利啊證件啊的最少幾千萬,這部分錢肯定農民來出了。真的,什麼都別看,要想做好,看效果
-
5 # 中研網
農用物資簡稱農資,一般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用以改變和影響勞動物件的物質資料和物質條件,如農業運輸機械、生產及加工機械、農藥、種子、化肥、農膜等等。土地不是農用物資,而是農業勞動物件(農業生產過程中人們將勞動加於其上的物質物件),與農用物資相比,它具有數量有限,位置固定,功能不可代替,肥力可以再生等特點。農用物資應用於農業生產,必須採用先進的農業技術,才能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如科學使用化肥和防治病蟲害,採用現代技術改土治田,建立科學的耕作制度等。隨著農業生產水平的不斷髮展,農用物資的概念也不斷擴大,現代科技方法也可稱為農用物資,如電腦農業專家系統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使微電腦也成為農業生產中的一部分。
農資流通體制改革打破了供銷社系統獨家經營的流通組織體系,形成了供銷社渠道為主、其他渠道為輔的格局,推動了農資流通行業的全面市場化。目前,農資流通行業呈現了典型的“大行業、小企業”特徵,大多數經營者包括省級供銷合作社下屬農資公司受規模限制,對上游議價能力較弱;除天禾農資等少數企業外,大部分農資公司對下游服務能力弱,難以對基層農戶提供全方位的農技服務,同時也失去了對農戶的影響力。由於國內農資總體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在農資經營權放開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農資經營企業普遍採用以價格為主的低水平競爭手段,導致全行業盈利水平偏低,行業整體處於微利經營狀態。
近年來,中國化肥產量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化肥產量增速放緩,2017年更是出現了負增長。具體來看,2017年中國化學農藥原藥累計產量為294.1萬噸,累計下滑8.7%;預計2018年中國化學農藥原藥累計產量將下滑至283.25萬噸。2017年農膜產量約在240萬噸左右,增幅放緩。上半年主要以地膜為主,影響需求變化的因素較多,國家扶植政策、農作物盈利情況、成本問題、天氣因素等。下半年主要以棚膜需求為主,2017年受環保因素影響,華北地區整個生產情況較為艱難。
-
6 # 平凡人看大千世界
現在市場大環境不是很好的情況下,有人賠錢,但是還是有人賺錢的,關鍵是看個人。
我所理解的農資行業,就是包括農業生產的一些機械,還有包括農藥化肥種子,以及大棚地膜管道等等。
首先,你說你步入了農資行業,是你在給別人打工呢,還是你自己開了個農資方面的店,我覺得這個必須得弄清楚。
其次, 我們這邊現在在農村種地的分為三種,一種是隻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的,他們很多時候只種小麥,像玉米之類的都不會種,第二種是自己種自家地,品種稍微多元化,比如還會種些蔬菜大棚的,第三種是自己包地種。
最後,如果你是大的農機公司從事,其實你可以從比如蔬菜大棚產業基地、扶貧基地、以及包地大戶下手,來開發資源,掌握一定的銷售技巧,產品質量過關,價格合適,應該是比較容易成交的;但是如果你是自己開的小的農機公司,比如在農村,那麼就另當別論了,農村現在這種還是比較多的,另外如果你的量上不去,你也拿不到較低的價格,那麼你的客戶面就縮小了很多,包地大戶他們一般都會跟大的聯絡,因為量大能拿到優惠價格,你的客戶就僅剩那些種地的農民了,而農民買東西還是將就物美價廉的,如果能做到這點,那生意應該也是可以的。
-
7 # 農滴滴APP
現在你租個房子,掛個招牌“某某農資”,不出兩個禮拜,你店面的貨就有人給你鋪滿了,想要農資生意做得好,還要懂農業,要有服務能力!祝您成功!
-
8 # 周兵
我現在就做這行業的,不好做了,尤其是鄉鎮上更不好做,農資市場真假混亂,近幾年為了銷售農資出現賒銷。季節過了再給農資款,有的是每年算一次。自己考慮吧。
-
9 # 農人圈
2018年將是農資市場的洗牌年,比較殘忍地說,一些沒有實力沒有技術的農資從業者將會遭受市場的淘汰。
農資經銷商小李,由於對今年農資漲價認識不足,去年年底沒有進行充足的農資儲備,今年新貨價格大幅上漲,然而同行銷售的都是去年儲備的便宜貨。
就從這一點上,小李就在同他們的競爭中處於劣勢了,影響賺錢和發展那是肯定的,萬一以後再搞不好,無奈退出農資市場並不是不可能。
農資零售店面臨的不僅是市場行情的變化,還有經營水平的及時跟進的問題。
如今農業種植有兩個明顯的變化,一是種地大戶多了,二是經濟作物多了。在面對這些變化時,你的水平有沒有變化呢?
就像一位零售店老闆說的,不改變只有死路一條,不進步就不可能生存,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農資界得過且過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
10 # 三農那人那事
“農資難做”這個詞基本上已經成了大家的口頭禪了,隨著時代的發展與局勢的不斷在變化,農資行業暴露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多。
大家都覺得農資難做,卻很少有人去想為什麼會難做,這些原因堆積起來,就成了當代農資人的痛點。而且這些痛點並不是來自一方,而是多方面的,上到市場下到種植戶,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那麼大家的這些痛點具體來自哪裡呢?下面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01、產品原因
首先從我們最關注的產品原因入手,現在市場上各種各樣的產品競爭激烈,而那些沒有競爭力、質量沒那麼好的產品,以及沒有爆品、沒有價格優勢的農資商自然而然就沒有出路了。
再加上近年來受異常天氣的影響,產品效果不突出,行業內又存在著產品同化、假冒偽劣盛行、劣質產品低價傾銷等問題,農資當然就更難做了。
其實大多數的農資人都清楚自身產品成為痛點的原因,只是無力去改變而已。
02、市場原因
在市場秩序還沒有特別規範的背景下,同行惡性競爭、同質化產品多、商家惡意竄貨壓價、產品賒銷嚴重的情況層出不窮。
隨著農資電商的崛起,傳統的農資行業遭到了巨大的衝擊,而很多農資人缺乏足夠的市場把控力,對自身定位不清晰,只能把生意越做越難。
03、種植戶原因
很大一部分種植戶年齡都偏大,文化程度與接受能力都相對較低,沒有足夠的品牌意識和專業度,所以對新事物和新技術(田間管理技術、農藥應用技術、新型種植技術等)並不敏感,因此很多新產品或者服務技術想要推廣下去很難。
而且很多種植戶對產品的信任度很低,再加上現在農資忽悠團橫行,種植戶屢屢受騙,所以就不太會理性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時候是種植戶自身亂配濫用導致的問題,產品也得跟著背鍋,這就又為“農資難做”多添了一個痛點。
04、經銷商原因
其實遠遠不止,經銷商與種植戶間的溝通不順暢,導致很多經銷商根本不瞭解種植戶的情況和需求,那怎麼可能把好產品帶給他們呢?
關鍵是,農資經銷商本身也缺乏技術支援和服務意識,銷售渠道不暢、資訊閉塞,而且現在的基礎設施例如物流速度、服務質量、技術對接等也有很多不足,想降低成本卻拿不出解決方案,自然就覺得農資難做了。
其實當下現狀對於經銷商們來說,確實處於一個瓶頸期,除開上述原因,目前的大環境形勢又太過複雜,傳統農資行業面臨著空前的困境,如果不及時抓住機會轉型升級,很有可能就被時代所淘汰。
-
11 # 我愛碧水藍天和淨土
現在農資企業無論規模大小、實力強弱都面臨一個問題:市場營銷成本很高。基本上農資銷售一級市場被代理商、中間商瓜分為二級市場、三級市場,農資產品的營銷成本大幅激增。如何取消營銷的中間環節,把這部門成本轉化成利潤?來豐景網建設的豐景農業資源大市場完全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怎解決的?《農業資源大市場,是個什麼鬼?》告訴你~~~還有感興趣的,可以直接聯絡我的。
回覆列表
作為一名從事農資行業已經二十年的老農資人,來談幾點對農資行業的看法,應該沒人會反對。
其實,無論做什麼生意,都沒有絕對的好做,也沒有絕對的難做,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絕不是套話。
事實是,如今的農資行業,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一樣,正處於轉型調整期,有改變就會有陣痛,熬過這段時間,也許就可以天蠶再變了,但蛻變的肯定都是有準備的農資人,沒有轉變的就要淘汰,這就是所謂的洗牌吧。
作為一名大學生,恭喜你步入了農資行業,不管你未來會不會從事農資行業,但在農資界歷練幾年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無論是做企業銷售代表,還是農資經銷商,每天都會面對農業、農村、農民,和三農打交道多了,你就會知道,做農資其實是個腦力勞動和力氣勞動並存的行業,正所謂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趁著年輕,在廣袤的鄉村世界裡鍛鍊一下自己,充實一下自己,無論今後從事什麼樣的行業,都是一個極好的積澱。
而且,如今的農資行業,急切需要你這樣有文化的年輕人介入,很多人都感嘆農資不好做了,雖然賺錢,但思路明顯趕不上時代發展了,由於農資行業的特殊性,很多年輕人並不願從事這個行業,嫌棄農資行業髒累差,但站在服務農業和著眼未來的角度看,從事農資行業,肯定是個不錯的選擇,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