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又見岐伯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師父的作用是領進門,但是,師父自己就不在門裡面,領不進去怎麼辦?

    是不是很鬱悶?

    學習,可以向師父學,可以向書本學。

    1.有師父很幸福,這個師父不是說有教授職稱的就算是師父。不是的。師父,要有真學問才行。

    明師出高徒,不是名師,是明師。明白的明。

    師父不行,是現在的根本問題。望聞問切,中醫賴以診斷的絕技,已經沒有醫生能拿的準了。

    這個,沒辦法從師父那裡學到,只要這個不掌握,就是沒入門。就是外行。

    幾年大學畢業,其實還是外行。鬱悶不鬱悶。

    2.向書本學習,黃帝內經,仔細的讀,不要看近代現代醫生的解釋。解釋的對的沒有幾個,自己認真看。就知道古人的中醫是怎樣診病的了,神乎其神吧?現在的中醫師做不到,就說古人的書有毛病,說是誇張,說是迷信,其實是他自己不會,,像書中所寫,見面一觀,不用其他,就能準確了知患者疾病,位置,程度的人現在都有。能明觀人體內五臟光色,經絡流淌,透視內情的人,現實中有,扁鵲就是這樣看病的,沒什麼稀奇。

    3.歷史上的中醫大家,都有道家的內證功夫,內證功夫到了,診病如神治病如神,內證不到,斷病不確切,就是庸醫。這就是現在中醫被質疑的原因。

    綜上所說,學習中醫,一定要研究道家的學問,並能找到師父修證功夫。這樣才是正途。

  • 2 # 泡影2018

    首先你要樹立對傷寒論黃帝內經的信念,堅信其理論是絕對正確的,這是成功的最關鍵之處,沒有對這兩本中醫理論的絕對信念,你大概率要變成中醫黑,從而錯失成為中醫名家的機會。

    其次先學傷寒論,初步理解它,需要反覆讀很多很多遍,直至基本掌握。你需要看看名家註解,多個名家對照著看。這裡推薦黃元御陳修圓倪海廈胡希恕。掌握了之後你就基本可以給人看很多病了。

    然後看黃帝內經,並結合理解傷寒論治病背後的理論邏輯。傷寒論雖然不是脫胎於黃帝內經,但是在理論體系上有很多相通之處。

    再看看神農本草經,理解藥性。

    掌握以上幾個環節,你的醫術應該已經超越目前絕大多數中醫學院畢業生甚至大多數醫院的主任專家了。但是如果你第一條沒做好,那麼你就是被超越的畢業生之一。

    然後再看看其他醫書。

    最後,如果還想繼續深入提高,那麼你應該看看易經,從而理解黃帝內經背後的理論邏輯。

  • 3 # 郎中小楊

    關於這個問題,您可以看下我的類似回答,相信對於您有幫助的:

    這裡分享下我的個人經驗。

    首先:建議您可以在大一邊學習課堂上的理論知識的同時,找一位當地口碑很好的老中醫,邊學理論邊跟師臨床,越早臨床越能對中醫產生興趣,這是提成信心,堅定意志的一個過程。畢竟中醫是一門經驗醫學,每位中醫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在我們跟師的過程當中,可以給我們指引與參考。

    其次,就是背書了。肚子裡沒有一點“乾貨”是不行的。我再學校期間,課本上的內容是為了應付考試的。考試之前在網上或者你們學校的列印店,都能蒐羅到一些學長整理的考試重點,只要多看幾遍就OK了,也就是說,能滿足你不掛科就行了。

    而我說的背書,指的是中醫經典《傷寒論》《金匱》必須滾瓜爛熟,這是臨床的法寶。

    《黃帝內經》通讀幾遍就可以了。

    中藥學除了課本上應付考試時,需要背的重點藥以外,我建議背《神農本草經》和《藥性賦》。

    最後,建議每晚睡前閱讀一篇醫案,堅持下來,自有收穫。

    真心希望你能紮實專研,勤學多思,堅持不懈,日後必有所成!

  • 4 # 袁聰

    我只能這樣回答提問,在大學大一學中醫,你自己如果覺得是學中醫的這塊材料,與生俱來具有學中醫的天賦異稟,具有學中醫的天然、天生、天賜的“天才”悟性、本性、秉性、特性和個性的特點、特徵、特長、擅長和專長,完全可以繼續在大學裡學中醫,如果自己覺得沒有學中醫的天賦異稟,我建議疑早不疑遲,趁自己在大學裡一年級早點轉行,選擇學自己合適的專業。

    我生於1962年,從14歲開始自學中醫至今,根據我自己學中醫的親身經歷和感同身受的“經驗”教訓,愚見認為:中醫自然科學中的中醫診斷醫術學說、學識、學術、學問完全是“無形的意會科學”的辨證、辯證、論斷和論證的診斷醫術科學,換句話說,除了中醫藥學以外,其它一切學說科學只能憑自己的天資聰穎去悟道,只能意會,不可言,無法言傳身教,尤其是中醫脈學、中醫脈診更為突出。

    中醫是無形病症的藏象學說診斷醫術,如果自己沒有天資聰明的中醫悟性,自己本性從根本上、本質上就學不好、學不會、學不來中醫診斷醫術。中醫自然科學的特點、特徵、特長、特性不同於其它任何一問科學。中醫完全是無形的藏象、象徵、象形、意會、神會科學………

    人的生命大於天,世間上萬事萬物沒有什麼東西比生命更為寶貴、高貴,一但自己誤診、錯診、失診人命關天,沿誤病情,錯失良機診斷的時候、時間,完全有可能導致造成患者的病情加速惡化,甚至是死亡,其後果自己不堪重負、不堪設想………這就是中醫自然科學不同於其它一切任何一門科學特殊、特別的地方。

  • 5 # 喝咖啡的貓1968

    學當求徑

    學無捷徑、無取巧之門徑。學習中醫的門徑有二:一種是從源到流。以四部經典著作奠基,要系統學習,然後再下溯歷代醫著。這種方法,能打下較好的理論根基,弄清水源木本,備足“後勁”。如能把一些主要篇章條目背熟,到臨床後則能激發靈感。另一種是從流到源。就是把後世淺近實用的讀物,如《湯頭歌訣》、《藥性賦》、《醫學三字經》等加以背誦記憶,同時閱讀《溫熱經緯》、《溫病條辨}、《醫宗金鑑》、《醫學心悟》、《醫方集解》等書,進入臨床時還要選讀2~3家醫案。這種途徑,容易與臨床接近,但理論方面要進一步深化,才能加深功底,否則缺乏後勁。

    學精於勤

    勤學五訣如次:一精讀。應以奠定基礎、切合實用之書為讀本,以少而精為原則,要帶著疑問讀,循著中醫學理論體系讀,有序地抓住主要內容,逐項理解鞏固。如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病機、辨證、治則、方藥。二勤記。摘要(卡片)、電腦輔助節錄,寫讀書心得體會,專題綜述多家獨特的學術見解,並予評析。二深思。要深思、明辨,敢於質疑。四熟背。要有像背外語單詞那樣的勁頭,背是為了用,不要片面斥為死背硬記。該背的就要背誦,要在背誦的基礎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五多問。要問道於師,珍惜現在學習的好條件。

    學忌門派

    中醫學術源遠流長,既有傷寒、溫病不同學派,又有經方、時方之爭,金元四大家流派及眾多的學術觀點之間有源與流的發展關係,應兼收幷蓄,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絕不能迷信一家之言,因“無偏不成派”,作為醫生應該胸無成見,做到圓機活法,切忌以偏賅全。在“西為中用”這一思想認識的基礎上,既要看到中醫自身特色和優勢,如整體恆動觀、辨證論治精髓,又能引進有關微觀辨病診斷知識及某些實用技能,為我所剛,這是有利於發展中醫學術的。

    學要專攻

    我們是中醫事業的繼承者,為此,必須加強專業思想,要狠抓中醫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相關課程的學習,“古為今用,根深則葉茂”可作為加強中醫專業基礎課程的思想認識。

    學以致用

    中醫學理論源於臨床,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門實踐醫學,中醫教育實際是適應患者需求的職業性教育。為此,在學習過程中,必須狠抓臨床基本功訓練,培養動手能力,早臨床、多臨床,在進入畢業實習階段,必須認真隨師實踐,增長自身的實踐知識,為今後的獨立臨床醫療增強信心和能力。

  • 6 # 夢仙曲

    答:學中醫,一定要以陰陽五行概論為中醫辨證施治的哲學原理,特別要知先陰後陽為天理之序,認準六經中三陰三陽的歸屬方位與時季之變的順序。在後傳的中醫學內,很難找到六經中三陰三陽的準確定位,也就給學中醫的人難找到真知實學。

    現在我把中國夢啟迪的文明理念,已破解了上古河圖洛書之迷,對中醫有極其重要的啟示作用。以《易經》八卦圖作棋盤,視河圖洛書中兩色數碼作棋子,用中國夢啟迪知先陰後陽兩性辨證法,就1、3、5、7、9,單數屬陰,處西南至正北方的卦位之數,是從上而下的減法為負陰。2、4、6、8、10,雙數屬陽,處東北方至正南方的卦位之數,是從下而升是加法為抱之數。就知八卦中乾為天,是夏至時節。坤為地,是冬至時節。以先陰早始點,就知立秋時節,是巽卦為-1之數至坎卦為-3,是秋分時節,是少陰之方位與時節定燥屬金。主肺。立冬為艮卦是-5,為金開始化水之時,冬至為坤卦-7,有舊與新兩半交合處。為厥陰屬水,主腎。其9數是金以白日為象,至艮卦白日依山盡歸陰八卦內圍,記實歷史執行八方而終和有一立中,為陰小無內而有兩半合圓為母性而又屬土,主脾胃,是太陰,知四季病因之變而入裡症之因素所示。+2是震卦是立春時節至春分是+4屬木,主肝,為少陽。立夏是兌卦為+6至乾卦為+8,屬火,主心,為陽明。10數是陽大無外,按八方各一,剩二是正東與正南為日出與中天之重點各有二,為表症,是太陽經。有此河圖洛書數碼知西落與東昇和秋燥,冬寒,春溫,夏熱的變化規律,有六經中三陰三陽的準確定位。就能去除後傳中醫理論所產生的迷茫與攔路虎,就能打下辨證施冶的堅實基礎,就可提高學習中醫的接受能力,更是促進中醫知識豐富的捷徑。祝你成為一個傑出而名符才實的中醫學者,把中醫文明文化發揚光大,報效於國家,服務於人類。

  • 7 # 血管鋒哥

    如果你不後悔學醫的話,鋒兄作為一箇中醫藥大學讀了8年的“老人”,或許能給到你一些建議。

    大一必須打好基礎,基礎理論要重複去看,可以買一些舌脈的書籍加強理解,就像房子要穩要高就要打好地基一樣。接下來把中藥、方劑該背的全部背下來,畢業之前都要不斷重複去背幾次,就會記得越來越牢固,這樣以後開藥基本就能信手拈來。大四分大科之前,把傷寒、金匱、內經等條文背下來,這個時候硬背是不行的,建議到那時買一些胡希恕等老前輩的醫書看看,只有結合了醫案你才能有更深的理解和體會。大五實習一年,建議在這之前要注重實操能力和現代醫學知識,尤其是要掌握臨床操作,心肺復甦、四大穿刺、縫針打結等等,可以書本結合視訊加強學習。醫院裡除了把脈開中藥,現代醫學的方方面面技術和能力都滲透在醫院裡。最後,建議多動筆頭,要有自己的大學筆記本。最好從大一開始。

  • 8 # 黃帝內經本草養生

    黃帝內經不是文言,是道哲白話,至精至簡,需成書年代的人文道德思想方法去理解去認識,用經過歷代政治精神文化改良過的文化思想去理解、認識古文,將錯位原質,也會偏離精神。

  • 9 # 高江蘇

    學習,積累,實踐,思考,提高,三甲中醫院的有真本領的中醫師,一號難求。所以學好中醫藥,前程似錦,未來美好,但是得有一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心。

  • 10 # 中醫第一工作室

    先死記硬背,後慢慢理解!沒有捷徑,傷寒、金匱、脈決、中藥、方劑等都的背,醫書要多讀,尤其是醫案,要反覆推敲!

  • 11 # 蘭州易道王

    首先,要堅信中醫藥也是科學,而且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科學。中華民族上下5000年唯一不曾中斷,中醫藥是個重要原因。 其次,要明白中西醫的哲學基礎不一樣,也就是說思路不一樣。不能用西醫的方法,套在中醫上。中醫的哲學基礎,是《周易》古經。因此,不懂易經,成不了合格的中醫大夫,更不可能成為一箇中醫名家。 再次,學中醫當然要多讀書,古代中醫經典,如《黃帝內經》《瘟病學》等,更要向中醫老師學實踐,尤其診脈之法,太玄妙了,又太重要了。不會摸脈,當中醫根本不合格。 再其次,西醫也要學一些,可以借鑑,如檢驗,可供診斷用來參照。最後,要研究創新。 舉個實際例子吧。我的同事與我一起下鄉去,得了病,三天未大便。西醫大夫按消化不良,開的保和丸。吃了二天後,仍大便乾結。當時我剛讀中醫書,初步認定是熱症,非寒症,藥吃反了。情急之下,建議他買了一把三黃片,反而見效了,免除了患腸梗阻的危險。消化不良,在中醫有表裡,虛實,寒熱之分別。當時初學,尚不辨陰陽。在西醫卻是不加區分的。這是一個真實的例子,都說明了些什麼道理?請朋友們思忖吧!

  • 12 # 火龍20188

    靜下心來,沉進去,做一輩子的打算。才有出路,也許只有到老了四五十歲,五六十歲才能功成名就而且概率會很低。是自己喜歡的就堅持下去。

  • 13 # 瀘永春

    給你的忠告就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現在這些大學生自稱文化人……他讀要的書還沒人別人做的筆記多……淺薄的東西滔滔不絕,深的東西他們就兩個字“迷信”或者抬槓,或者就是三個字“死腦筋”……好像他們說得還滿有理呢……

  • 14 # 鬼大將軍

    學傷寒論,不要學方證對應,要學氣化派(張志聰,陳修園)

    學內經,不要學中醫基礎理論,要學(王冰,張志聰)

    學本草,不要學清朝以後的,要學本草崇原,

    學溫病,不要學溫病條辨,要學溫病正宗。

    中醫書,不是越多越好,是越對越好。

    學錯了一本,幾乎就回不了頭了。

    此道太難。

  • 15 # 齊物行者

    從生命中來,到生命中去,認識生命執行規律,為生命服務。

    這就是中醫!

    故,中醫陰陽,五行生剋,營衛,三焦,經絡等等理論,是關於生命執行規律的學說與方法論。

    這世上還有比生命執行規律更高的科學嗎

  • 16 # 觀海聽濤51111

    五年的中醫藥大學,只是打個基礎,如果你真正喜歡中醫,就到民間去拜有真才實學的傳統老中醫為師,要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刻苦跟老中醫學習至少五年,甚至十年,淡泊名利,不急於求成,才有希望成為真正的中醫。 請記住現在的中醫藥大學裡已經很少有真正意義上的中醫老師了。

  • 17 # 東方君逸

    恭喜你選擇了學中醫,中醫不僅僅是一門治病救人的學問,它還是一種由古老文化的精髓所凝聚而成自然規律學,他會使你人生充滿光明且智慧

  • 18 # 肩周炎專家

    學中醫並非簡單的學知識,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是學古人如何認識疾病及發現治療疾病的藥材,他們是如何探索的。你當了醫生依然要探索而不是依葫蘆畫瓢開方,探索是永恆的,中醫相比西醫最大的優勢是可發明新藥。發明的過程就是探索的過程,聰明來自於勤奮,天才來自於積累(華羅庚),望你在大學期間多動腦思考些問題,將來必有成就。

  • 19 # 耳順莫言觀雲22166611

    傳承中醫為之贊,

    突破中醫難上難。

    把脈問診看氣色,

    藥引增減需爭辯。

    把國粹中醫,推向世界,需要膽識去突破中醫瓶頸。這次疫情,中西結合,讓中醫學子有了目標的奔頭。

  • 20 # 劉達虎

    只能說在座的都是樂色

    也不知道哪兒來的自信

    去抨擊和非議不是自己專業

    我是中醫藥大學本科畢業

    去的中醫院

    堅持療效

    基本上是上午看病下午看書

    大一看幾遍《黃帝內經》

    看看名老中醫成長之路

    堅持療效 只對患者負責

    有條件把《傷寒論》背誦

    好點中醫年入百萬很輕鬆

    上治君親之疾

    下救貧苦窮厄

    中以保身長全

    恭喜你加入薪火相傳的國醫之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樣是追肥,葉面噴肥和土壤追肥到底有啥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