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秦嶺

    文人墨客皆想留名,曰青史留傳。有人做到了,而蘇軾無疑是傑出的中一位。久負盛名但累謫邊遠,但其志猶存,樂天常在。從其詩作中可見一二。

    《飲湖上初晴後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於是在杭州有了蘇堤。謫貶黃州,衣食有憂,而作: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自此,百姓多了道美食,中華食譜添得了東坡肉。又或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辛苦嶺南人。

    所以,慕蘇軾名者千千萬。而心牽民生於一生。不管他在哪裡,為官何方,百姓是認可的推崇的。他已經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老百姓的心中,因而即使在蓬萊為官五日而建祠堂亦無須為怪了。

  • 2 # 福至52

    蘇軾號東坡居士,其知名度甚高。作為北宋大文豪,加上古今演繹戲劇傳說和電影電視播放,幾乎人盡皆知。“五日登州府,千載蘇公祠”的當地流傳,蓋因其從民生實際出發,做了利民的兩件大事:一是加強海防建設,防止外患入侵,能讓百姓安居樂業;二是罷官鹽,允許百姓自燒鹽用,因官鹽經水路外來,運輸成本高鹽價奇高,且遇異常天氣常使百姓斷鹽,加之私鹽盤剝更甚,自我採製使百姓減輕了很大負擔,這一制度一直延續至清末。

    做五日登州府時,蘇拭已錯過了海市出現時節,心中極為遺憾,就去朝拜所謂樂海龍王廟,第二天竟暢觀了海市,並寫下了有名海市詩,蘇公祠中便有清代大書法家翁方綱臨蘇軾海市詩楷書刻石。

    短短五天,蘇軾便為民著想,切實解決了關鍵難題,當是天感其志了。

  • 3 # 傳媒人賈璋岷

    登州(包括今日蓬萊)是蘇東坡人生歷程中重要一個驛站,儘管只有五天任職。

    黃州歲月期間,蘇東坡的思想與文學成就有一個突變。

    幾年後他奉詔移居,在兩州盤桓。即汝州和常州。

    1084年49歲,元豐七年。他4月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團練副使。

    4月遊覽廬山,寫詩《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

    期間,又經歷兩件大事,即幼子夭折,並赴金陵見了政敵兼朋友與文化學術知音王安石。

    他請求移居常州,獲准。

    系列作作品表明他思想和寫作都上了新的層次。

    這時,朝廷政局有變,他奉旨迅速北上登州,重新作為一方大員。

    有了系列磨難,再獲這個平臺,他十分珍惜,全速運轉,為當地百姓和朝廷作貢獻。

    到常州的同年,即1085年,他50歲。5月6日出任登州知州七品(任期1085年10月15日至20日,五天)。爾後詔令急急而下,他再啟程,趕赴京城,重入中樞。

    此年,東坡從以犯官之身,到盤桓汝州常州,再到匆匆趕赴登州,做五日地方官,又到奉詔晉京。一年之內,命運急轉。

    不管是在登州三五天,還是回京城後,他寫了系列詩文。

    簡而言之地概括,他為登州做了六件大事。一是狀奏朝廷關於鹽業生產與銷售之事。

    二是狀奏朝廷關於水軍及設施建設之事。

    三是對當地奇觀“海市”進行了推介。

    四是對當地“萬松閣”“海上峰”等人文自然景觀進行記敘。

    五是品嚐並描述了當地美食“鰒魚”。

    六是結識一幫文友唱和,為當地文化添彩。

    任何一件事,都足以留譽身後,況且是蘇東坡,而且是蒙難之後再度出山的蘇東坡。

    感謝登州,在東坡命運發生鉅變之轉折點,給他提供的平臺。

    感謝東坡,為登州的民生政務防務作了貢獻;而且,為登州、為今日的蓬萊,在景觀和美食等方面,打了那麼大的一個廣告。

    作為東坡故里人和東坡文化熱愛者,我曾在研究中認為,東坡關於登州的詩文,不可能都在五日之內完成,有的是後續工作,有的是回京後的補敘。但他的精神,他對登州的貢獻,不可磨滅。

    當地不管以什麼方式紀念東坡,都不為過。

  • 4 # 發現安康

    蓬萊屬登州,蘇軾是在登州為官五日,然後奉調回京。按照推算,蘇軾在蓬萊等地逗留了不到一個月時間。

    蘇軾在登州待的時間非常短,為什麼當地人在蓬萊閣給他建祠紀念,並且留下五日登州府,千年蘇公祠的佳話?

    我覺得首先是名人效應,蘇軾在宋朝一直被認為是宰相的不二人選,雖然到底沒有身居高位,但是民間聲望極高,粉絲眾多。所有地方都以他曾經去過為榮,因此,以蘇公命名的風景名勝比比皆是,更何況蓬萊這樣的地方,不免更要大做文章了。

    其次,蘇軾雖然在登州時間短,卻實實在在發揮了作用。他在登州完成了兩份重要的調研報告《登州召還議水軍狀》,《乞罷登萊榷鹽狀》。特別是調研報告《乞罷登萊榷鹽狀》獲得朝廷認可,“廢除了過去的當地食鹽官營專賣制度,改為由沿海鹽民(灶戶)直接賣與地方百姓,官府只收鹽稅,這樣既保護了鹽民的生產積極性,又方便了百姓生活,而且交易價格下降,減輕了百姓負擔。”據說,罷榷鹽政策由此開始在登州一帶沿用到清。也可以說,老百姓對蘇東坡是知恩圖報、感恩戴德的。

    當然,作為一名大文學家、大書法家,蘇軾在蓬萊這些地方還留下了大量詩文手跡,這也為後人為他建祠提供了方便。事實上,願意與名人攀親戚是自古有之的習慣,古人也總是希望一個地方與偉人與名人聯絡起來。既是為了紀念,也是為了擴大地方影響。

    這個回答,希望您能夠滿意!

  • 5 # 龍馬精神藍色小豆子

    蘇東坡在文學上成就很大,而且是身前有名,死後亦有名。他在仕途上一直不得志,但憂國為民的情懷一直未改,所以他的詩歌意境寬闊,格調高雅。他的為人處世哲學亦成為古代士大夫們的楷模。他雖在蓬萊僅為官5日,並未能為當地作出多大貢獻,卻為天下仕人作出了表率,所以後人景仰他的才學,他的剛正,他的木秀於林,他的入世哲學,才會在蓬萊建起蘇公祠,這樣的蘇公祠並不只在蓬萊有吧!

    人之為人,能像蘇公這樣,可為人上人!

  • 6 # 水木雲和

    蘇軾雖然在登州任上時間雖然極短,但留下的詩作卻極多,尤以《海市》詩最為著名:

    東方雲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蕩搖浮世生永珍,豈有貝闕藏珠宮。

    而且在任期間體恤民情,經常走到百姓之間,實地考察,視察海防,為當地百姓踏踏實實做諸多事,故老百姓懷念他,並建祠以念…

  • 7 # 若愚詩詞

    雖然蘇軾任登州知府才五天(蓬萊),蘇軾罷了鹽官,修築海防,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人們為了紀念他。一位遊者周公看到了蘇軾的詩和雕像,十分感慨,便自己捐錢修建了蘇公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補牙那麼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