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善可渡
-
2 # 太極拳玄機
不懂文言文讀不懂拳論。拳論有很多省略、對文、互文等。拳論言簡意賅,每個字都有意思,要字斟句酌,不能只領略大意。
拳論用了很多比喻,要弄清其本體,才能讀懂。
拳論文字雖少,但思路清晰,結構嚴謹。比如,開篇首句是文章總綱。
拳論的話語是傳統文化的背景,必須瞭解易、道文化,才能讀懂。
太極拳是一門修煉的功夫,一層功夫一層理。一邊俢煉一邊對照,反覆理解,方能悟透。
-
3 # 上善若水125944379
《太極拳論》確實很難懂,因為它是經典,經典的東西往往都是高度概括的,抽像的,不會像小學的算術題那樣直白簡單。當下國內外練太極者差不多上億,卻無人能在擂臺上用真正的太極技擊術戰勝MMA選手,可直接地證明《太極拳論》是如何難懂。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寥寥幾句拳理,就夠練者費心勞神的,而後面的文字,均為拳法,有明示亦有暗示,但沒有具體的操作,如拳架套路,如何舉手投足,這讓學者有無所適從之感,不知從何下手。其實這正是《太極拳論》的高明之處,世上的事物有個普遍現像,越是流行的事物越容易過時,凡速成的,肯定短命,越是具體的東西,侷限性越大。
拳因理立,法從理出,太極是古代哲學思想的一種宇宙觀,這個思想範疇實在是太大了,習拳者並非都是思想家,絕大部分習拳者僅為養生健康,其中細研"拳論"者又有幾人?如明其理,一切疑難問題將迎刃而解。
古籍《易經》是太極思想之源,其哲理天,地,人,無所不包,《易經》的占卜預測功能,只是其哲理的一個具體外延。太極拳則是易理的又一外延,若明拳理,必究易理,否則讀不懂《太極拳論》。
太極圖揭示天下事物變化發展之規律,之法則,順之者倡,逆之者衰(亡),陰陽對立統一,消長平衡和合,為太極之精髓。
王宗嶽《太極拳論》是唯一正確之理法,舍此無他。
-
4 # 高樓避愁
太極拳是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早期由陳式太極拳衍生了楊、吳、武、孫式太極拳,即所謂的"五大門派″。為廣大太極拳愛好者學習和掌握。他獨特的養生健身功效,深邃的文化內函,羸得了世界人民的熱愛。隨著這一運動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練習太極拳的行列。從大城市到中、小城鎮,甚至農村,習練太極拳者從幾歲的孩子到八十多歲的老翁、老嫗,每天早晨公園廣場成群結隊的太極拳練習者,在音樂聲中展示著太極拳優美的拳技。
當然,學習太極拳看是簡單,學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首先,要有明師教授,這還不夠,還要學習太極拳的基本理論,這就說到《太極拳論了》。
系統所說的《太極拳論》,我想是指的王宗嶽前輩所著的《太極拳論》吧!確實這本書不是公園、廣場習練太極拳的人,人人都能讀懂的。這本書是文言文,沒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礎的確很難讀懂。這包括在各地教授太極拳的"老師未必讀得懂,甚至大多數"老師″還不知道有這本書呢!
那麼,怎麼辦呢?常言道"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在實踐中去學。如果離開了實踐,你仍然學不懂。
近些年來,不少拳師著書立說,根據王宗嶽前輩的《太極拳論》結合自已練拳的經驗,編寫出了白話拳論,只要我們一邊練習,一邊學習這些拳論,你的太極拳水平會有一個飛躍的提高。願所有太極拳愛好者都能如願。
-
5 # 大癮癮於食
看不懂是因為太極拳界沒有形成一個標準化的理論系統。說白了就是每一個動作,大家叫的名字都不一樣。各類的術語,各類的動作感悟,用的詞語都不同。這種誰看都是雲山霧繞,沒法探究真諦。
-
6 # 東萊國學
因為是先有太極拳,後有太極拳論的。
太極拳論,不是指導你練拳的。
是用來印證你練的對不對的。
-
7 # 其林軒
而今時空,數億太極拳,操,舞者,都認為在打拳。這樣和諧的鍛鍊大軍,僅健身而言,不必化太多時間研究拳理、真正按太極拳理鑽研苦練者幾乎都會默默無聞,勤奮耕耘。剩下的多數有場,有館,有所者無不被名利所框。純屬理論研究者,理論愛好者,似乎還沒有權威性的突破。所以網路可以各抒已見,百家爭鳴,全憑個人興趣。
-
8 # 沈理然體育技術與經濟
《太極拳論》出處真實性需要科學研究。其理念之臆想,文詞描述之臆想,概念之刻意設計之臆想,太過附會之意。
《生命太極的發現》沈理然
回覆列表
學太極拳不讀太極拳譜是絕對學不好的——試想,祖師爺的弟子,得到其真傳頂多就是十分之八九,弟子的弟子,一代代的傳承,到後來往往很多人練了一輩子拳都不知道太極拳為何物,這是何其可悲的一件事。讀、甚至是背誦太極拳譜,習練者則可以直接學習歷代祖師的經驗,聆聽歷代祖師的教誨,並在其指引下一點點去發掘拳架、發勁、化勁、散手、實戰的訣竅所在——這是太極拳提升功力,走向更高境界的必然要求;
另外,死讀書也是不提倡的。所謂死讀書,就是不求理解,不知變通,不求實踐。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不僅僅是要理解,還要再拳架中體現出來;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也要一遍遍的練習,體驗發勁,化勁的技巧;必於腰腿間求之——這個標準也應該不斷的用於檢驗自身的拳架。諸如類推。以上才真正算得上是把太極拳譜讀通讀懂,才可以真正的憑藉前人的經典來追隨前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