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榮耀歷史

    民國年間,青幫大佬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縱橫上海灘,使得全華人民都認識了青幫!青幫年代久遠,組織嚴密,幫規森嚴,從歷史以及治理的角度來看,絕對不輸任何一家百年企業。

    雍正登基時,面對的是一個國庫空虛的帝國,為了充實國庫,他推行火耗歸公、攤丁入畝等改革,同時下詔讓田文鏡招民興辦水路糧運。田文鏡在浙江張貼皇榜,有三人揭榜,按照年齡大小分別叫翁巖,錢堅,潘清。此三人結為異性兄弟,共揭皇榜,創立糧運之道,在北京通州至杭州的運河上修建了七十二個半碼頭,設立一百二十八幫半,所謂的半碼頭指的是專做南北雜貨小買賣用的碼頭,漕幫由此誕生,而這三人也被後續幫眾尊稱為翁祖、錢祖、潘祖,此為青幫後三祖。

    在青幫後三祖中,潘祖對青幫影響最為巨大。因為漕幫成立不久,翁祖、錢祖就先後離世,潘祖一人掌管整個漕幫,他帶領幫眾制定了嚴格的幫規,勸誡幫眾修德論道,將一幫地痞流氓、市井走夫治理得井井有條,漕幫快速壯大。對於朝廷來說,一個穩定的漕幫方便管理,能保證漕運的暢通,也就默許其存在。

    潘祖在漕幫之中制定了師徒制度,幫眾以資歷論大小,幫中設立家廟,無論何姓入了漕幫便是潘家子孫,對於引領自己入幫的師父要格外尊重,幫規第一條便是“不準欺師滅祖”!

    幫內設有四庵六部,四庵分別是朱寺庵、劉寺庵、黃寺庵、石室庵,六部是仿照朝廷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四庵是管理中樞,朱寺庵是翁祖講道之地,傳授禪學和武學,統領兵部和刑部;劉寺庵是錢祖講道之地,傳授商道和財道,統領工部;黃寺庵是潘祖講道之地,傳授管理理論,教授聖賢之道,統領吏部和戶部;

    石室庵的來歷頗有故事,話說潘祖去世,有一個叫王培玉的五代弟子終日為其守墓,哀慟不已導致茶飯不思,數日後隨潘祖仙去,幫眾感念他的忠誠,故尊其為護法小爺。護法小爺去世後,幫眾為其開石室庵,但是護法小爺從未講過道,於是到後來石室庵由總領幫主講道,傳授幫規和江湖禮節,統領禮部。

    六部的職能相對較為簡單,吏部負責幫中大小事務,撰寫青幫史書;戶部負責管理人員,拜師、開香堂等等都尤其負責,還要編寫青幫人員名冊;禮部負責編纂幫中各項禮儀,主持重大活動;兵部則是在青幫遇到外敵或者與其他幫會發生衝突時,率領幫眾保護青幫;工部則是負責造船等工程,同時也是青幫的財務會計部門;刑部負責幫內執法,對於違反幫規的幫眾進行處罰。

    青幫弟子入幫也有一套非常嚴格的流程。想要入幫先要向師父拜帖,在其中詳細寫明身世背景、工作關係以及生辰八字,透過稽核後在幫內開設寄名香堂,經過香堂儀式洗禮之後,仍不能算是青幫的人,行話稱為一腳門內一腳門外。此後三年,師父會對其能力嚴加考核,稱為師訪徒三年,完成之後還有徒訪師三年,期間要向師父表現進幫的決心,透過這六年考核之後,還要跟隨師父或者進入石室庵學習幫規一年,總七年後,師父報請戶部,由戶部開設香堂,舉辦儀式,晉升為小香,此時才算真正入了潘家的門,成為青幫幫眾。

    小香階段三年後,師父會根據其三年內的表現,以及對於青幫的忠誠,來決定是否晉升其為大香,若確定可以晉升為大香,同樣報請戶部開設大香堂,舉辦儀式後晉升為大香,大香階段學習的就是如何帶領幫眾了,也就意味著有收徒的資格了!後來隨著時代的變法,時間會有縮短,但是流程不變!

    上面說了翁祖、錢祖和潘祖後三祖,前三祖則是他們追認的三人,分別是明朝永樂年間的金幼孜、成化年間的羅清、明朝末年的陸逵,被稱為金祖、羅祖、陸祖!這三人和漕幫的淵源頗有點神話色彩了。

    金幼孜來歷不小,他是洪武年間的進士,後在燕王處任職,隨朱棣靖難成功,成為文淵閣大學士,朱棣御駕親征遼東,金幼孜多次負責督運糧草,明仁宗繼位後升任戶部右侍郎,明宣宗繼位後升任禮部尚書,堪稱國家棟梁,他和青幫有啥關係?

    多方查閱,普遍的說法是金幼孜晚年看破紅塵,隱居棲霞山紫雲洞修煉,後又到五臺山,拜入禪宗臨濟派三十六代鵝頭禪師門下,法號清源,成為達摩祖師爺的弟子,而青幫本就有宗教色彩,與禪宗也有淵源,於是金幼孜被選為“金祖”,以上這段完全與史書記載不符,金幼孜去世那年還在感慨“死無足惜,但愧無以報朝廷、益生民”呢,怎麼會遁入空門?

    羅清同樣鼎鼎大名,他是羅教創始人,被後代門徒成為羅祖。他出生於軍旅家庭,少年從軍,退伍後四處雲遊,修行淨土宗與禪宗,後又自創教義,吸納了佛教、道教各派思想,又採納儒家孝親愛人的說法,成立“無為教”,認為人都應該要虛靜無為,以便迴歸“真空家鄉”的“無生父母”身邊。“無為教”也稱羅教,此教一出風靡全國,教眾頗多,清朝年間仍有影響力,翁祖等人便是羅教信徒,故奉其為青幫羅祖也是應當的。

    關於陸逵,資料很少,基本查不到什麼內容,至於很多文章的論述都是破綻百出,最主流的說法是陸逵自幼習武,明朝滅亡後隱居茅山,後前往五臺山修行禪宗,康熙年間幫助朝廷處理回民與漢人的宗教問題有功受到朝廷嘉獎,封為靖國尊人,後又封為一清佛祖,晚年在杭州武林門外寶華山劉氏庵內講經說法,翁祖等人在杭州聽過其說法,拜入其門下,故奉其為青幫三祖之一。以上說法我沒找到任何歷史記載依據,各位自行判斷吧。

    總結來說,漕幫(青幫、清幫)從雍正年間建立,透過嚴密的組織管理,一直做大做強,成為民國時期三大幫會之一,不可謂不成功,現在在臺灣或者海外,還有青幫弟子活躍!

  • 2 # 小島知風

    說起青幫可能最讓人熟知的就是民國時期的青幫三大佬也就是上海灘三大亨,分別是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三人,但是在青幫歷史上最受門下弟子尊崇的其實是青幫開山立派的六位祖師爺,江湖上稱之為青幫六祖,而青幫六祖又分為前三祖和後三祖,下面就來詳細說一說青幫六祖的傳奇故事。

    後三祖創立青幫

    其實青幫六祖還得從後三祖說起,不過不要誤會,後三祖可不是大家熟知的上海灘三大亨黃金榮、杜月笙和張嘯林啊。青幫的後三祖實際上是青幫的創派祖師,關於後三祖創立青幫的事情還得從清朝雍正時期說起。

    雍正皇帝是清朝歷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他上承康熙盛世,下啟乾隆盛世,對康乾盛世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但是其實歷史上康熙晚年弊政很多,皇室內部有康熙諸子爭位的事件發生,朝廷外部又是生平日久,官員開始墮落腐化,各地方政府虧空很大,國庫空虛,康熙晚年面對這些國家矛盾是有心無力,因此實際上康熙交給雍正並不是一個盛世江山,而是一個承平日久弊政頻生的江山。

    雍正繼位時江南地區就已經人心不穩,反清復明組織的天地會在江南地區頻頻爆發小股的起義,雖然天地會領導這些小股起義對清朝根基沒有造成動搖,但是長此以往下去國困民乏必定會造成更大的起義,雍正深明此理,因此雍正繼位後在政治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在政治上雍正積極命各地官員填補虧空,並能對虧空進行追繳,並在地方推行火耗歸公,在少數民族地區廢除土司制度,實行改土歸流,在社會上雍正廢除了賤籍制度,把賤籍改為良民,有效提高了原來賤籍人群的生產積極性,在朝廷上雍正強化皇權,革除了八旗旗主的權力,在農業上也是最重要的,雍正取消了人頭稅,改為攤丁入畝,並且取消了地方士紳的特權,要求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雍正的這些改革史稱雍正新政。

    在雍正新政中,雍正極為重視農業生產,攤丁入畝、火耗歸公、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等政策都是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重視農業的政策,在農業產量提升上來之後,雍正就要在天下大設糧倉,還要保證糧道暢通。

    然而運輸糧道在雍正之前都是以走旱路為主,但是旱路的路程遠不說,風險還很大,況且運輸成本也比較高,因此雍正就想改走水路開啟漕運。

    同時江浙地區天地會領導的起義不斷,雍正任命心腹重臣李衛成為浙江總督,專門負責剿滅江浙地區的反清組織天地會,李衛雖然盡職盡責,先後抓捕了包括江南大俠甘鳳池在內的不少江浙地區天地會領袖人物,但是天地會成員大多是販夫走卒身份駁雜抓之不盡,因此雍正就想到天地會的人反清無非就是因為生活不下去,收入不夠,既然如此不如就給他們創造就業崗位,讓江浙地區的販夫走卒都有了穩定收入,這樣不就減少了天地會起義的爆發。

    因此在雍正需要漕運暢通同時還想要穩定江浙地區的販夫走卒,減少天地會起義事件,所以雍正就派心腹重臣田文鏡為欽差,並公開貼出皇榜,想將朝廷的水路運糧以官督民辦的形式承包給民眾。

    當時杭州武林有一位名叫翁巖的人就想揭皇榜攬下這筆公家買賣,這個翁巖原籍山東聊城人,後來落戶江蘇常熟,年輕的時候曾考中秀才,由於屢試不第,因此棄文習武,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學習武藝,是少林俗家弟子,後來在武林同道的影響下,加入了天地會。

    翁巖還有兩位結拜兄弟,分別是錢堅和潘清,老二錢堅也是原籍山東聊城,落戶河南開封經商, 也是少林俗家弟子,後來跟隨翁巖一起加入了天地會,老三潘清是浙江杭州人,一身武功均傳承自兩位結拜義兄。

    三兄弟之所以揭下皇榜就是為了謀一條生路,他們雖然是天地會中成員,對清廷不滿,但是反清的前提也得讓自己先能生存下去,因此他們揭皇榜掙清廷的錢也是為了生存。

    揭下皇榜之後,三兄弟就著手組織人手幫助朝廷興起漕運運糧之路,由於聚集人數越來越多,因此就形成了幫派勢力,這就是後來的青幫,由於最初的時候青幫中人都是以碼頭漕運為生,所以最初也叫漕幫。

    因此翁巖、錢堅、潘清三兄弟也被青幫後人尊為後三祖,稱之為翁祖、錢祖、潘祖。

    青幫創立不久,翁巖和錢堅就先後去世,此後青幫一直由潘清負責管理並壯大,由於三兄弟一身武藝均傳自於嵩山少林寺,因此潘清後來管理幫會都是以少林禪宗教義約束幫眾,佛教本身就是導人向善,因此佛教教義很適合約束幫眾。

    在青幫中都以入幫字輩師徒相稱,幫規第一條就是不能欺師滅祖,青幫內部設立了四庵六部來管理幫眾,四庵分別是朱寺庵、劉寺庵、黃寺庵、石寺庵,六部則是仿照朝廷的六部而設立,也就是禮、吏、戶、兵、刑、工六部。

    朱寺庵本是翁祖講學之地,後來成為青幫負責講授禪學和武學的機構;劉寺庵是錢祖講學之地,後來成為青幫負責講授商道和財道的機構;黃寺庵是潘祖講學之地,後來成為青幫中講授幫派管理理論的機構。

    石寺庵其實很有說法,潘清大概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跑漕運的途中去世,當時青幫中一位都是潘清的徒孫輩的第五代弟子王培玉一路從直隸幫助把潘清的遺體運回杭州老家安葬,並且王培玉對於祖師爺潘清去世十分悲痛,回到杭州還為其守墓,整日悲痛不已,不思飲食,不久之後王培玉在潘清墓前去世。

    青幫的幫眾感念王培玉對待潘祖如此忠誠孝順,因此尊其為護法小爺,並特意為其開設了石寺庵,而石寺庵則成了青幫後來專門為幫眾講授幫規和江湖道義以及忠孝理論的機構。

    六部則是由四庵管理,並分理幫中大小事務。六部中兵部負責組織人手護衛幫派總壇,一旦有江湖紛爭,兵部就可以調派幫中人手護衛幫眾和總壇;刑部則是青幫的執法機構,負責監督維護幫派紀律,對違反幫規的弟子進行懲罰。兵部和刑部都由翁祖的朱寺庵統管。

    工部則是負責管理青幫的船隻打造和營運以及維護,同時還要負責幫派中的財務支出和運營。工部由錢祖的劉寺庵直接統管。

    吏部則是負責統籌協調管理幫中的大小事務,還要負責編寫幫中的歷史傳承;戶部則是負責管理幫中人事方面事務,比如拜師、開香堂等等事務,還要負責統計編輯每年新加入幫派人員花名冊,到年底交由吏部統一歸檔。吏部和戶部則是由潘祖的黃寺庵負責統管。

    這些就是青幫的創始祖師翁祖、錢祖、潘祖創立青幫的事情。由於翁、錢、潘三人只被稱為後三祖,那麼前三祖又都是誰呢?

    前三祖其實是青幫精神上的祖師爺

    其實說起來青幫的前三祖有些神話,青幫的前三祖分別是金純、羅清、陸飛。但是這三個人和創立青幫沒有任何關係,不過是青幫弟子給自己找的前輩祖師爺。

    金純號碧峰,是明初時期的著名清官,金純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曾出任江西布政司右參政之職,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成功登基後,為官清廉的金純獲得朱棣重用,北京的紫禁城就是金純負責調運統籌修建。

    元朝時期以走陸路和海路進行運輸,運輸成本比較高,因此朱棣登基後決意疏通運河河道改走漕運,因此金純又被朱棣派去疏通運河河道,金純疏通了會通河的運河河道,使得南北漕運通暢起來。

    此後金純又負責治河,修築堤壩,幫助百姓抵禦水患。金純最後官至刑部尚書,歷仕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五朝,在官場呆了這麼久,還多次負責巨大的工程建設,但是金純從來不以權謀私,從來不在其中牟利,甚至朱棣曾想蔭恩他的子孫入錦衣衛,享受錦衣衛世職待遇,都被金純所拒絕,金純不想讓自己的子孫依靠自己的功勞享受高官厚祿待遇。

    金純晚年退休還鄉之後,沒有了朝廷俸祿,他的手頭很不富裕,只能依靠變賣田產度日,金純去世後,田產變賣殆盡,他的子孫連安葬他的錢都沒有,多虧了明宣宗朱瞻基念在五朝老臣的份上,賞賜了一大筆喪葬費,金純才得以入土為安。

    可見金純一生為官有多麼清廉,而金純由於為官過於清廉在民間口碑極好,尤其是他疏通運河和治理水患,著實是有恩於民,因此民間在金純死後都開始供奉紀念他。

    也因為金純疏通運河,保證了漕運暢通,加上他在窮苦百姓心目中極受愛戴,因此青幫就認金純為祖師爺,尊其為前三祖中的金祖。

    羅清是明朝中期的人,他本是明朝衛所軍籍家庭出身,但是由於自幼父母雙亡,非常孤苦無依,青年時期又被徵調到密雲當兵,目睹了官場的黑暗,因此羅清逃離軍籍,決心隱居起來。

    在隱居期間羅清萌發了對宗教的追求,他先後接觸佛教,兼修了佛門淨土宗和禪宗,後來羅清又閉門苦讀道教經典和儒家經典,最後羅清認為現有的宗教不足以滿足自己的信仰,於是他融合了佛教淨土宗和禪宗的教義,又融合了道教的正一派和全真派的教義,還融合了儒家的經典,最終自創出無為教,後世又稱之為羅教,尊其為羅祖。

    青幫的創派祖師翁巖從少林寺下山之後就曾信奉羅教,因此青幫創立之後,就尊羅教的祖師羅清為青幫祖師爺,尊其為羅祖。

    陸飛是明末清初時期的人,陸飛也是屬於佛道雙修的武人,他自幼習武,曾想報國,可惜明朝很快就滅亡了,明朝滅亡後他曾隱居茅山修習道法,後來又曾上五臺山修習禪宗法門,是五臺山禪宗武學的俗家高手。

    在康熙時期陸飛曾下山幫助清朝處理西北邊境的回民和漢民的宗教信仰問題,由此受到康熙的讚譽。晚年陸飛隱居浙江杭州傳道,青幫的創派祖師翁巖曾在杭州聽陸飛傳道,因此也算是陸飛的門徒,所以青幫尊其為祖師爺,稱其為陸祖。

    金純、羅清、陸飛就是青幫的前三祖,但是實際上三人與青幫成立沒有任何關係,不過是青幫弟子給自己找了三位在民間影響力比較大的冠名祖師爺而已。

    青幫的傳承

    別看青幫的創始祖師翁祖、錢祖、潘祖都出身於天地會,實際上在清朝中期江湖上主要瞧不起青幫的人就是天地會成員。

    由於後三祖揭了雍正的皇榜,為朝廷進行漕運業務,在潘祖執掌青幫時期,基本上反清思想已經被淡化掉了,而青幫弟子也從不積極參與天地會的反清事業,雖然青幫不再反清,但是幫內也是以替天行道和扶危濟貧為宗旨。

    而天地會認為青幫不再從事反清大業,還甘願替朝廷進行漕運業務,屬於是朝廷的鷹犬走狗,一度將青幫認為是叛徒,嚴禁天地會成員轉投青幫,凡是天地會成員轉投青幫,天地會就會將該成員視為叛徒,下達追殺令。

    天地會也被稱為洪門,因此當時江湖中有言:由青轉洪,披紅掛綵;由洪轉青,剝皮抽筋。

    直到晚清時期,青幫的成員也開始逐漸反清,至此天地會才和青幫化解,才有了青洪本一家的說法。

    雖然青幫和天地會淵源很深,但是二者之間制度並不同,天地會講究凡入我洪門皆為異姓兄弟,幫眾之間以兄弟相稱,而青幫則不同,青幫講究拜師入幫,幫眾之間以師徒相稱,如同父子一般。

    而且青幫的拜師極為繁瑣,凡是進入青幫的人都要經過重重考核,先要給師父上拜帖,在拜帖中寫明自己的家世背景,還要寫上生辰八字和職業工作,然後師父再上報禮部請開香堂舉行拜師儀式。

    不過不要以為這就算是拜師成功了,這次拜師儀式之後,只算是半個青幫中人,屬於一腳門內一腳門外,師父還得考察弟子三年,這三年內要看看弟子的人品如何,天資如何,所以第一次拜師上香也叫小香,也叫師訪徒三年。

    三年期滿之後,師父還得再報請戶部和禮部,重新再開一次拜師儀式,這回戶部就會把徒弟的姓名登記到花名冊上,徒弟才算正式成了青幫的人了,因此這也叫大香。

    但是徒弟上完大香之後卻不能收徒弟,還得繼續經常去找師父學習幫規、盤口還有幫派的管理制度,還得需要三年,這也叫徒訪師三年。這三年期滿之後徒弟還得再學習一年的幫規和禮儀以及江湖道義才有資格成為正式的青幫成員,並開設香堂再收徒弟。

    看一看青幫入幫麻煩不麻煩,師訪徒三年,徒訪師三年,再學一年規矩,也就是說想入青幫就得需要至少七年的考察和學習時間。雖然到了民國時期,像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他們這些青幫大佬已經不再嚴格執行這些入幫規矩,只要拜了師徒帖就算是師徒了,但畢竟是後話。

    因此青幫入幫極為繁瑣還秘密,遠比天地會得入我洪門皆兄弟麻煩多了,所以江湖中人稱青幫一條線,洪門一大片,就是形容入青幫不好入,入洪門卻很方便。

    不過即便入幫如此繁瑣,青幫在鼎盛時期實力也不容小覷,青幫在鼎盛時期曾有九千九百多艘運船,掌控著七十二個半的碼頭(徐家口碼頭由於是民用雜貨碼頭,因此青幫內部算其為半個碼頭),可以說當時天下的漕運工人基本都出自青幫。

    但是隨著晚清時期近代化的興起,漕運逐漸沒落,海運則興盛起來,因此曾經在運河沿岸靠著漕運討生活的青幫成員,則逐漸開始到上海這些沿海碼頭討生活,故此在晚清民國時期上海青幫非常紅火,遠比其他地方的青幫更加興盛,而隨著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等人的興起,更使得上海青幫名聲大噪。

    寫在最後

    所以青幫中人最尊敬的六位祖師就是前三祖金純、羅清、陸飛,但是前三祖沒有參與青幫創立,只是他們的精神祖師而已,後三祖是翁巖、錢堅、潘清,這三人才是共同創立青幫的祖師爺。

    青幫創立之初以替天行道和扶危濟貧為宗旨,幫派規矩也是傳承的佛教教義,本身都是好的,都是引領幫派弟子向善的,只不過到了民國時期,隨著青幫制度鬆散,黃金榮等上海灘三大亨帶著青幫專幹一些不法勾當,才弄臭了青幫的名聲,使得青幫在民間成了一群地痞無賴拉幫結夥的形象。

  • 3 # 寧影笑天下

    說起幫派是圍著歷史還是作者當然看重歷史角度去評價了要。

    說起青幫的前三祖分別是金純、羅清、陸飛;青幫後三祖翁巖、錢堅、潘青也稱之為翁祖、錢祖、潘祖。

    話說得好,民國年間,青幫大佬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縱橫上海灘,使得全華人民都認識了青幫!青幫年代久遠,組織嚴密,幫規森嚴,從歷史以及治理的角度來看,絕對不輸任何一家百年企業。

  • 4 # 樞密院十八號

    青幫中人最尊敬的六位祖師就是前三祖金純、羅清、陸飛,但是前三祖沒有參與青幫創立,只是他們的精神祖師而已,後三祖是翁巖、錢堅、潘清,這三人才是共同創立青幫的祖師爺。

  • 5 # curios

    筒芹問答是青就是青朝未期民簡黑社會組織派生出洪幫即太平天國頭領叫洪秀全組建封建社團推翻朝庭組織在民國初期風迷民間延申為黑勢力魚肉人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金瞳》演員張藝興,張嘴就來的臺詞“你人真好”是人真的好嗎?是又一個真好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