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國布衣

    其實李世民晚年不算很昏庸,只是說不比魏徵在世時那麼虛心納諫了,但該聽時他還是會接受的。而李世民在晚年之所以會變成這樣,主要還是出了一堆讓他身心俱疲的事件。

    晉陽公主的去世讓太宗皇帝白髮人送黑髮人傷心欲絕,使得他身體越來越差;

    李承乾的謀反、李泰奪嫡,讓他看到了自己曾經的一幕,而這也是他一直在避免的,兩個兒子做出這樣的事,作為父親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

    侯君集的謀反,也讓李世民很是心痛,畢竟是當時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現在卻想謀反,這無疑也讓李世民的心口插了一把刀。

    以上這些原因導致李世民身心俱疲,因此在對朝政大事上顯得力不從心、對臣子的態度更加的暴躁,而對於李世民的“昏庸”很多人都存在一些誤解,基本都是道聽途說而來的。

    對於流傳的李世民的昏庸,無非大概就那麼幾件事。

    大興土木

    李世民的身體在晚年越來越差,主要還是本身患有氣疾和風疾,加上年輕時候拼殺落下的病根,和居住的環境潮溼,使得他身體下降的很厲害。因此,太宗後來所謂的“大興土木”不過是修繕一些破損的宮殿和修建一些乾燥適合居住的房間。

    這樣的行為讓很多人覺得他在大興土木驕奢淫逸,從歷史上說李世民修建宮殿是有的,但這些都是隋朝時候留下來的破舊宮殿。而這些史書上都有記載,只是有的小夥伴不愛翻書,人云亦云。

    大興刀兵

    對於高句麗的征戰,是李世民登基後的重要一次征戰,也使得他御駕親征,然後就有很多人拿李世民跟楊廣對比,來說明李世民為了確定天可汗的威名不惜耗損國家資源、行師動眾去征討高句麗。

    但這裡要解釋下,當時楊廣徵戰高句麗是因為他的決策錯誤導致士兵的大量傷亡,在三次征討後不但國家資源損耗殆盡,被抓獲計程車兵還被高句麗築造成京觀。

    而在太宗之時,徵兵多是自願報名,但太宗反而不許。在這征戰之前李世民確實做了一些錯事,如因需要造船,地方官員操之過急,導致百姓怨聲載道,引發各種不滿,因此也被載入史書。但李世民知道此事後便立即調整,反思自己的過錯。

    而在高句麗戰役中,太宗曾攻下對方十餘座城,俘虜大量人口、牛羊等,最後由於天氣原因和糧草供應線過長問題,不得不退兵。

    相對於歷史上的皇帝,李世民在綜合素質方面還是挺不錯的,多昏庸也不算。但他強佔弟媳、晚年煉丹求長生,這些歷史汙點還是無法抹去的。

    (玄武門之變場景)

    有人說李世民虛偽,因為魏徵的“小本本”事件而推倒了魏徵的墓碑,這個對一個帝王來說應該都會表現出這樣的心態吧。但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卻沒有任何的否認或掩蓋,白紙黑字都在史書上記載著,這也是他一生的痛,所以當他的兒子造反、奪嫡時,李世民身心俱疲。

    作為歷史上把一個朝代上升到萬國來朝、萬邦臣服的天可汗,這是抹不去的光榮,而李世民沒有否認玄武門之變的態度也是讓人敬佩他的原因之一。

  • 2 # 歷史百家爭鳴

    對於李世民,我們很多人都認為他是個明君,開闢了大唐盛世,當然李世民的個人能力對於唐朝的貢獻是不容置疑的,但隋朝打下的基礎也是唐朝興盛的一個原因。不過李世民後期跟漢武帝有點類似,在後期都犯了不少錯誤。

    李世民後期的表現沒有他前期表現得好,在這他寵愛的妃子的史傳《新唐書·列傳第一·后妃上》就有記載:“東戍遼海,西討昆丘,士馬罷耗,漕餉漂沒。捐有盡之農,趨無窮之壑;圖未獲之眾,喪已成之軍。故地廣者,非常安之術也;人勞者,為易亂之符也。”從這段材料中,李世民窮兵黷武,導致了百姓民不聊生,生活上飽受壓榨,與之前的貞觀之治形成了鮮明對比。

    除此之外,李世民也大興土木,史記記載:“翠微、玉華等宮,雖因山藉水,無築構之苦,而工力和僦,不謂無煩。有道之君,以逸逸人;無道之君,以樂樂身。”從這兩段史料中,可見李世民後期沒有之前的賢明,做了不少勞民傷財的事情,但說他昏庸也說不上,畢竟徐惠妃一進言,李世民就主動認錯,只是李世民當久了皇帝,也開始變得飄飄然,忘記了自己當皇帝初的本心。

    皇帝當久了自然會滋生一種腐化,畢竟絕對的權力造就絕對的腐敗,缺少魏徵勸誡的李世民也放鬆了對自己的約束。但李世民也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最怕的就是他固執地以為自己能夠處理好政事,而忘記了反省自己。

    此外,李世民最讓人詬病的兩件事情就是美化自己和吃仙丹,很多讀者可能都沒有意識到李世民在美化自己,這是李世民的高明之處。

    我們在學歷史的時候,總感覺這個皇位本應該是李世民的,他的父親李淵偏向太子李建成,而李建成咄咄相逼,所以李世民才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但我們仔細想想,皇家之間的鬥爭沒有道理可言,只有成敗,成王敗寇一直是權力爭奪的評判手段,雖說李世民的確做了很多有益於國家的事情,但我們又怎麼知道李建成一定做的不好呢?李世民沒有給他機會。

    無論是《新唐書》還是《舊唐書》都曾記載李世民曾經服用丹藥,對於現代人來說,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痴迷於長生不老和服用丹藥是可以理解但很難讓人接受的,因此雖說李世民晚年並沒有做太多的錯事,但依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發展前景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