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上是說秦瓊去押糧了,沒回來,不過回來後,哭了一場,還建了間廟,來懷念單雄信。
秦瓊,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將。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
單雄信(?—620年) ,曹州濟陰(今山東菏澤市曹縣西北)人,隋末唐初時期的猛將。勇武過人,同郡與徐世勣關係友好,誓同生死。隋末與徐世勣一起加入翟讓的瓦崗義軍反隋。後翟讓被殺,李密與王世充偃師之戰時,單雄信歸降王世充,徐世勣投奔李唐。王世充被李世民擊敗後,徐世勣為單雄信求情失敗,單雄信被斬首。
擴充套件資料: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秦瓊,字叔寶,齊州歷城人。隋大業年間,秦瓊在隋將來護兒帳下任職。秦瓊母親去世時,來護兒派人前去弔唁。軍士們對此感到奇怪,就問來護兒說:“士兵死亡和家中有喪事的很多,將軍為何只弔唁秦叔寶的家人呢?”來護兒回答道:“此人驍勇彪悍,又有志向氣節,將來必能自己取得富貴,怎能當做卑微之人對待呢?”
隋大業十年(614年)十二月,涿郡叛軍首領盧明月率軍十餘萬進攻祝阿(一說下邳),秦瓊隨齊郡通守張須陀前往征討。張須陀部共萬餘人,無法與盧明月軍匹敵,在叛軍營外六七里下寨,與其對峙數十日後糧草亦將耗盡,形勢十分不利。
張須陀對將士們說:“盧明月見我軍撤退必定前來追擊,待他們大軍出動營內空虛之時,若有人率兵一千前去襲營定能出奇制勝。只是這個行動實在兇險,不知諸位有誰能去?”眾將無人應聲,唯有秦瓊和羅士信奮而請戰。張須陀於是讓他們各自領兵千人埋伏於蘆葦叢中,自己率領大軍佯裝棄營逃遁。之後盧明月果然傾巢而出前往追擊,秦瓊和羅士信趁機發動偷襲。
見敵營寨門緊閉無法進入,二人爬上門樓拔下叛軍旗幟,各自殺死數人,之後斬斷門鎖放進了門外的伏兵,一舉縱火燒燬了盧明月軍三十多處營寨。趁盧明月匆忙回援之時,張須陀率主力掉頭掩殺,大破盧明月軍。盧明月僅率百餘名騎兵逃走,其餘部下皆被俘虜。此戰之後,秦瓊和羅士信的勇武之名聞於遠近。後來秦瓊又隨張須陀前往海曲征討孫宣雅,立下先登之功,以前後軍功被授職授建節尉。
奔走諸王:
大業十二年(616年)十一月,秦瓊隨張須陀征討瓦崗軍,被李密佯敗後誘至大海寺北林一帶伏擊。張須陀身陷重圍力竭戰死,秦瓊率隋軍殘部依附了據守虎牢的裴仁基。
大業十三年(617年)四月,裴仁基與監軍御史蕭懷靜不和,被李密成功招撫,殺死了蕭懷靜,以虎牢城向瓦崗請降。秦瓊隨裴仁基歸降後李密非常高興,用秦瓊為帳內驃騎,與程咬金等一起統領八千內軍,待遇十分豐厚。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發動兵變殺死了隋煬帝楊廣,而後率十餘萬驍果禁軍北返關中。李密為免腹背受敵,以入東都輔政為條件,同意了皇泰主由瓦崗出兵攻打宇文化及的請求。
七月,瓦崗軍與宇文化及軍於黎陽童山大戰,激戰從清晨一直持續到黃昏。混戰中李密被流矢射中墜馬昏厥,部下都逃散而去,幾乎落入追兵之手,幸得秦瓊拼死捍衛才得以脫險。救出李密後秦瓊又收攏潰軍與宇文化及軍力戰,終於將其擊退。
同年九月,瓦崗軍擊敗宇文化及後元氣大傷,李密本人卻因勝利變得驕傲自負,不再體恤將士使得部下紛紛離心,同時由於對王世充的蔑視紮營時甚至不修築壁壘工事。王世充趁機突然發動襲擊,在邙山腳下大破李密。李密戰敗後懼怕翟讓舊部報復,倉惶西逃長安投奔了李淵。秦瓊被俘後暫時投奔了王世充,被封為龍驤大將軍。
投奔李唐:
唐武德二年(619年)二月,秦瓊因不恥王世充奸詐的為人,與程咬金等人乘唐鄭兩軍於九曲對陣之時投奔了李唐,被唐高祖李淵安排到秦王李世民府上任職。李世民對秦瓊的英勇早有耳聞,對他十分禮遇,授予了他馬軍總管的職位,隨自己一同鎮守長春宮。
同年十一月,宋金剛先後攻陷晉州、澮州,唐朝河東告急,李世民調關中兵馬率領秦瓊等前往征討。唐軍經龍門踏堅冰渡過黃河,於柏壁紮營與宋金剛對峙。十二月,永安王李孝基於夏縣戰敗,唐儉、於筠等唐將均被宋軍大將尉遲恭俘虜。尉遲恭得勝後返回澮州途中,李世民派秦瓊、殷開山於美良川將其擊破,斬首兩千餘級。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宋金剛因糧盡向北敗走,李世民一路追擊至介休。宋金剛以殘部精兵兩萬出城西列陣與李世民決戰。李世民派遣秦瓊、程咬金、李勣攻打陣北,翟長孫、秦武通攻打陣南,與宋軍交戰後假裝後退。等宋金剛來追之時,李世民親率精騎衝殺其後軍,結果宋金剛大敗而逃,尉遲恭等人獻出介休、永安二城降唐。
美良川擊敗尉遲敬德,秦瓊立功最多,李淵賜給秦瓊金瓶,並慰勞秦瓊說:“你不顧妻兒遠道而來投奔我,如今又立下這樣的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來給你吃,更何況是賞賜一些僕婢和財帛呢。”於是拜秦瓊為秦王府右三統軍。平滅宋金剛後,又賞賜秦瓊黃金百斤、雜彩六千段,加封上柱國。
同年七月,李世民率軍進逼洛陽攻打王世充,每以秦瓊為先鋒。征討洛陽期間,李世民挑選了一隻千餘人的精銳騎兵部隊,命其身穿黑衣玄甲,分為左右隊,由秦瓊、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四人分別統領,每次作戰時親自率領作為前鋒使用,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敵人十分畏懼。
史書上是說秦瓊去押糧了,沒回來,不過回來後,哭了一場,還建了間廟,來懷念單雄信。
秦瓊,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將。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
單雄信(?—620年) ,曹州濟陰(今山東菏澤市曹縣西北)人,隋末唐初時期的猛將。勇武過人,同郡與徐世勣關係友好,誓同生死。隋末與徐世勣一起加入翟讓的瓦崗義軍反隋。後翟讓被殺,李密與王世充偃師之戰時,單雄信歸降王世充,徐世勣投奔李唐。王世充被李世民擊敗後,徐世勣為單雄信求情失敗,單雄信被斬首。
擴充套件資料: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秦瓊,字叔寶,齊州歷城人。隋大業年間,秦瓊在隋將來護兒帳下任職。秦瓊母親去世時,來護兒派人前去弔唁。軍士們對此感到奇怪,就問來護兒說:“士兵死亡和家中有喪事的很多,將軍為何只弔唁秦叔寶的家人呢?”來護兒回答道:“此人驍勇彪悍,又有志向氣節,將來必能自己取得富貴,怎能當做卑微之人對待呢?”
隋大業十年(614年)十二月,涿郡叛軍首領盧明月率軍十餘萬進攻祝阿(一說下邳),秦瓊隨齊郡通守張須陀前往征討。張須陀部共萬餘人,無法與盧明月軍匹敵,在叛軍營外六七里下寨,與其對峙數十日後糧草亦將耗盡,形勢十分不利。
張須陀對將士們說:“盧明月見我軍撤退必定前來追擊,待他們大軍出動營內空虛之時,若有人率兵一千前去襲營定能出奇制勝。只是這個行動實在兇險,不知諸位有誰能去?”眾將無人應聲,唯有秦瓊和羅士信奮而請戰。張須陀於是讓他們各自領兵千人埋伏於蘆葦叢中,自己率領大軍佯裝棄營逃遁。之後盧明月果然傾巢而出前往追擊,秦瓊和羅士信趁機發動偷襲。
見敵營寨門緊閉無法進入,二人爬上門樓拔下叛軍旗幟,各自殺死數人,之後斬斷門鎖放進了門外的伏兵,一舉縱火燒燬了盧明月軍三十多處營寨。趁盧明月匆忙回援之時,張須陀率主力掉頭掩殺,大破盧明月軍。盧明月僅率百餘名騎兵逃走,其餘部下皆被俘虜。此戰之後,秦瓊和羅士信的勇武之名聞於遠近。後來秦瓊又隨張須陀前往海曲征討孫宣雅,立下先登之功,以前後軍功被授職授建節尉。
奔走諸王:
大業十二年(616年)十一月,秦瓊隨張須陀征討瓦崗軍,被李密佯敗後誘至大海寺北林一帶伏擊。張須陀身陷重圍力竭戰死,秦瓊率隋軍殘部依附了據守虎牢的裴仁基。
大業十三年(617年)四月,裴仁基與監軍御史蕭懷靜不和,被李密成功招撫,殺死了蕭懷靜,以虎牢城向瓦崗請降。秦瓊隨裴仁基歸降後李密非常高興,用秦瓊為帳內驃騎,與程咬金等一起統領八千內軍,待遇十分豐厚。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發動兵變殺死了隋煬帝楊廣,而後率十餘萬驍果禁軍北返關中。李密為免腹背受敵,以入東都輔政為條件,同意了皇泰主由瓦崗出兵攻打宇文化及的請求。
七月,瓦崗軍與宇文化及軍於黎陽童山大戰,激戰從清晨一直持續到黃昏。混戰中李密被流矢射中墜馬昏厥,部下都逃散而去,幾乎落入追兵之手,幸得秦瓊拼死捍衛才得以脫險。救出李密後秦瓊又收攏潰軍與宇文化及軍力戰,終於將其擊退。
同年九月,瓦崗軍擊敗宇文化及後元氣大傷,李密本人卻因勝利變得驕傲自負,不再體恤將士使得部下紛紛離心,同時由於對王世充的蔑視紮營時甚至不修築壁壘工事。王世充趁機突然發動襲擊,在邙山腳下大破李密。李密戰敗後懼怕翟讓舊部報復,倉惶西逃長安投奔了李淵。秦瓊被俘後暫時投奔了王世充,被封為龍驤大將軍。
投奔李唐:
唐武德二年(619年)二月,秦瓊因不恥王世充奸詐的為人,與程咬金等人乘唐鄭兩軍於九曲對陣之時投奔了李唐,被唐高祖李淵安排到秦王李世民府上任職。李世民對秦瓊的英勇早有耳聞,對他十分禮遇,授予了他馬軍總管的職位,隨自己一同鎮守長春宮。
同年十一月,宋金剛先後攻陷晉州、澮州,唐朝河東告急,李世民調關中兵馬率領秦瓊等前往征討。唐軍經龍門踏堅冰渡過黃河,於柏壁紮營與宋金剛對峙。十二月,永安王李孝基於夏縣戰敗,唐儉、於筠等唐將均被宋軍大將尉遲恭俘虜。尉遲恭得勝後返回澮州途中,李世民派秦瓊、殷開山於美良川將其擊破,斬首兩千餘級。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宋金剛因糧盡向北敗走,李世民一路追擊至介休。宋金剛以殘部精兵兩萬出城西列陣與李世民決戰。李世民派遣秦瓊、程咬金、李勣攻打陣北,翟長孫、秦武通攻打陣南,與宋軍交戰後假裝後退。等宋金剛來追之時,李世民親率精騎衝殺其後軍,結果宋金剛大敗而逃,尉遲恭等人獻出介休、永安二城降唐。
美良川擊敗尉遲敬德,秦瓊立功最多,李淵賜給秦瓊金瓶,並慰勞秦瓊說:“你不顧妻兒遠道而來投奔我,如今又立下這樣的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來給你吃,更何況是賞賜一些僕婢和財帛呢。”於是拜秦瓊為秦王府右三統軍。平滅宋金剛後,又賞賜秦瓊黃金百斤、雜彩六千段,加封上柱國。
同年七月,李世民率軍進逼洛陽攻打王世充,每以秦瓊為先鋒。征討洛陽期間,李世民挑選了一隻千餘人的精銳騎兵部隊,命其身穿黑衣玄甲,分為左右隊,由秦瓊、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四人分別統領,每次作戰時親自率領作為前鋒使用,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敵人十分畏懼。